“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与反脆弱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些类似,但也不尽相同。后者表达的是某个事情看似好的一面也寓意着存在不利的兆基,反之亦然,说明事物目前的状况都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发展趋势。前者侧重的是两种或多种事物的做为,以至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产生不同的结果,进而达到互相补充风险共担的效用。

古人的这种智慧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不断在证明着它的正确性,大家可以自行脑补或百度,不过今天要说的,是在遵循东隅桑榆背后逻辑的条件下,试着阐释其在当下的作用和启示。
具体到个体的境遇,东隅桑榆所蕴含的智慧,无疑对今天的人们更有现实意义,而且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有个思维惯性或认知惰性,以为知道的就是那个样子了,而没有具体运用到自己的认知过程中,去解决如何适应当下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

事物发展的逻辑一直在,但赋予其内容一直在变化,殊不知情况已经今非昔比了,原则没错,是自己的理解出现了僵化,这是一般人意识不到的问题所在。比如热议的大量工作岗位未来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话题,以往行业的“精专”要求将不再适合所有行业等等,现实需求的快速变化,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岗位很难保留或一成不变,这也是造成当下许多人对未来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
这让我想起来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书里所讲的,大部分人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意外和不确定的事件是少数的、偶然的,但是事实上,少数而偶然的重要事件对我们的生活却可能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事件就是所谓的黑天鹅事件。

无疑身处这个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即将爆发的时代,对人类社会变革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势必会改变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模式,而越来越多的“黑天鹅”的出现将会是一种常态,如何认识和适应已经出现的新趋势,我们作为个体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应对。《反脆弱》书中提到的“杠铃策略”与“东隅桑榆”有着极为相似的效用,结合“黑天鹅”理论,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应对,即对于自己传统的认知领域和从事的传统行业,虽然目前应该投入最多的时间和成本,但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念,使自己的认知不断迭代升级,在这些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领域——“黑天鹅”中投入精力和成本,通过不断试错的尝试磨砺,开拓出自己未来成长的新空间。

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赞吧(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szc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