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夺不走的天真
12世纪末才真正形成的中国戏曲,距今仅有800多年历史,比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希腊戏剧和2800多年资历的印度梵剧来说,真的算是晚生后辈。不过好在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让中国戏曲这个大家庭中,拥有300多个剧种。
戏曲表演的唱、念、做、打高度综合,演员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程式规范,舞台布景、时空和演员表演动作虚实相生,以形写意,这些都是戏曲含蓄凝练的迷人之处。然而,最吸引我和让我讶异的地方在于戏曲表现出的身处困境也夺不走的对真善美追求的天真。
就像油画注重写实一样,西方传统美学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所以从古希腊开始,悲剧和喜剧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在两千多年的历程中,它们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直到当代才开始出现二者融合的悲喜剧。而作为戏剧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悲剧,在此前更是严格遵循“一悲到底”的原则,即结局必须是悲剧性的。
我们熟知的《俄狄浦斯王》,虽然主人公清白无辜、奋力挣扎,却任然摆脱不了命运无情的摆布,在无意中犯下弑父娶母的大罪,这本不是他的错,却还是落得自戳双眼,四处流浪的悲惨结局。
与之相反,中国传统美学更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中国戏曲悲剧中,无论主人公遭受了多少血泪混合的苦难,但最终都会迎来苦尽甘来的大团圆结局,正如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里所总结的“有团圆之趣”。
为了达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中国戏曲采用了许多充满天真的想象力的办法。
其一,寄希望于清官。中国的治道要律不在“法”治,而在“人”治。所以面对冤案和不平,历代老百姓都寄希望于清官。正因为如此,中国戏曲传统剧目中有非常多的“包公戏”,最著名的当属《秦香莲》。陈世美考中状元,又当了驸马,便派杀手去刺杀妻子秦香莲和亲生的两个孩子,就连杀手都不忍下手,自尽而亡。这让陈世美遭到众人的唾骂,但国太和公主的庇护让他逍遥法外。铁面无私的包公受理此案,不畏强权,为民伸冤,抬出先王御赐的“龙头铡”处死了陈世美,为秦香莲母子讨回了公道。
其二,寄希望于老天。人间往往是清官少,官官相护的贪官多,清官顾不来这层出不穷的冤案,老百姓的冤案只能寄希望于老天。《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被人诬告后遇到了昏官,临刑时窦娥满腔悲愤地许下“血溅三尺,六月降雪,三年大旱”的无头愿。老天爷让她的誓愿一一实现,也为她洗净冤屈,让迫害她的张驴儿被杀,所以窦娥虽然受尽了人间一切苦难,但仍迎来善恶有报的好结局。
其三,如果人间的清官和老天爷都顾不上,那就让团圆在想象中实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梁祝之间有着真挚的爱情,却被活活拆散。梁山伯悲愤欲绝,在病中抱恨死去。祝英台被迫嫁到马家,完婚途中经过梁墓,下轿哭泣,一时之间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梁墓裂开,英台纵身跳入。这对在阳间结不了连理的苦命鸳鸯最终化作彩蝶,自由飞舞,缠缠绵绵,仍迎来大团圆的结局。
其四,寄希望于神话。昆曲《牡丹亭》中,身心压抑的太守之女杜丽娘游园入梦与书生柳梦梅相遇相爱,然而梦醒时分的怅然若失使她在相思之苦中香消玉陨。幸而柳梦梅的深情不移、痴心不改,冒着砍头的危险掘坟救人,得以让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终得在人间结为伉俪,虽然受尽苦头,也终迎来大团圆的结局。
细细看来,是不是感觉很像王子和公主最终在一起的童话故事呢?童话故事以美好保护着儿童期待自己拥有金光闪闪的未来的天真童心。那老少咸宜的中国戏曲呢?
教科书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范式,在这种“求善”的德性文化范式制约下,中国的人治特别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戏曲也要具有惩恶扬善的教化功能,所以戏曲结局总是好人有好报,坏人被惩罚。
的确,戏曲作为不用认字就能欣赏的艺术,比书要更适用教化广大的没有闲钱上学的百姓。但正是这群大字不识一个的观众更容易被欺辱,也更容易捍卫不了自己的权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美好的期望。那为什么大团圆结局的戏曲会如此受欢迎呢?
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一介草民,道德的模糊性和无强制执行性让每个人的权益都得不到确切的保障,处于权威地位的四书五经,对圣贤的赞扬和见贤思齐的要求常常让读书人惶恐地面对自己人性中不符合要求的“恶”。概念明确的法治让位于假定人是圣贤的人治,那权益的捍卫就有种听天由命的无力感了。
人世间总有人在遭受着苦难,可是有冤无处诉。现实生活中真的能很幸运地碰到清正严明又明察秋毫的父母官吗?在遇险时又真的恰好有仙人助你逢凶化吉吗?活着时未尽的心愿会在死后完成吗?好人往往不像大家宣扬的那样得到好报,可祸害偏偏遗千年,那就不要当好人了吗?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戏曲并不是为了寓教于乐,教育观众为了好报来做好人,而是如果惩恶扬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话,那在戏曲中用满足仍保有天真的观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吧。
鲁迅先生说翻开史书,看到的是“吃人”二字。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才让我们告别了世代相传的穷困贫苦。可就是在满目疮痍,苦难时刻相随的情况下,天真保护了我们的祖先。现实常常叫人沮丧,在黑暗中,先辈们用对真善美追求的天真照亮了道路。愿这样的天真也照亮我们坎坷的人生之路。
© 本文版权归 Sunny shad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