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 | 一场西方视觉艺术史上的「火鸡盛宴」
发表于 “小活字“公众号(ID:type2018)
明天就是美国的感恩节了,不知你是否也和小编一样,发现自己身边不知从何时起,已燃起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恩节风行的烤火鸡、火鸡派、火鸡三明治纷纷上线,竟也成了中国各大餐厅和活动场所用来招徕顾客的拿手好戏。
今天赶在火鸡大餐之前,小活字也为大家提前准备了一场关于感恩节的视觉艺术盛宴。
1 从玉米到火鸡
1620年,英国一批主张改革的清教徒,因受英国国教及亨利八世的迫害,乘“五月花”号远渡重洋,在海上漂泊数十天,于11月抵达美国东海岸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据称,当地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帮助英国清教徒们度过了难关,为表示感谢,这些英国人设宴款待印第安人,只不过——当时他们吃的并不是火鸡,而是玉米。


美国内战期间,在女诗人、编辑莎拉·哈尔(Sarah Josepha Buell Hale)的努力推广下,1863年,林肯总统终将感恩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哈尔则被誉为“感恩节之母”,而感恩节火鸡大餐也是从这时开始真正流行起来。

大约在同一时期,大洋彼岸的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也画过一幅活灵活现的火鸡题材作品,只不过当时身处欧洲大陆的他并不知道美国人民关于感恩节的火鸡大餐习俗。

2 红遍全国的火鸡图
美国大萧条期间,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一幅名为《感恩节》的画作在赢得“弗兰克·G·罗根夫妇奖”的同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后成为美国感恩节传统中流传最广的图像之一。

张爱玲曾在《忘不了的画》中这样描绘该作品:“美国的一个不甚著名的女画家所作的《感恩节》,那却是绝对属于现代文明的。画的是一家人忙碌地庆祝感恩节,从电灶里拖出火鸡,桌上有布丁,小孩在桌肚下乱钻。粉红脸,花衣服的主妇捧着大叠杯盘往饭厅里走,厨房砖地是青灰的大方块,青灰的空气里有许多人来回跑,一阵风来,一阵风去。”
1941年12月,罗斯福总统经国会同意,签署法案将感恩节定为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两年后,美国著名的大器晚成画家摩西奶奶便创作了这幅《感恩节前捉火鸡》。

同年,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应罗斯福总统号召,为《星期六晚报》3月刊封面创作了这幅《无乏匮之虞》(Freedom from Want)。该作品极具代表性,成为美国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感恩节大餐画面之一。

🦃️其他刊登在美国杂志《星期六晚报》上的火鸡插画封面:




🦃️美国杂志《乡绅》杂志封面上的火鸡:



1961年,著名波普艺术家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受杂货店一则广告的启发,创作了这幅《火鸡》。

3 为火鸡们发声
据统计,美国人每年感恩节当天要吃掉约4600万只火鸡。在当代美国,一群爱为火鸡打抱不平的人们成立了一个火鸡联盟,为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火鸡们发起了一个名为“纪念4600万只火鸡”艺术项目。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这一项目当中,运用任何可以利用的艺术媒介来为火鸡创作一幅有尊严的肖像。







| References:
https://observer.com/2017/11/best-thanksgiving-themed-works-of-art/
http://www.joyfulheart.com/thanksgiving/pilgrim_artwork.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