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观影报告
查看话题 >我的2018年度观影报告
2018年是我真正意义上热爱电影的第一年,也是收获颇丰的一年。正值2019新年之际,做个简单的总结,以下是我的2018年度Top11,这些影片不仅质量上乘,而且带给我启迪。
1.《末代皇帝》

1926年,电影学会唱歌,电影进入有声时代,而我的有声时代开始于《末代皇帝》。一直以来,我看电影的关注点只在剧情和演员上,对配乐这一要素基本忽视。《末代皇帝》优秀的配乐使我第一次感受到配乐竟与故事紧密联合,例如文绣向溥仪提出离婚,扔下雨伞享受自由那段,是一场绝美的“雨中曲”。
2.《春光乍泄》

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出现,我的色彩出现于《春光乍泄》。王家卫的风格非常迷人,他真是善于运用各种元素构成独特的整体。这是一部壁纸电影,随手截一张都可以做成壁纸。
3.《情书》

《情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唯美单纯的暗恋,而是日本电影娓娓道来甚至有些慢慢腾腾的节奏。以前的我不愿意看“闷片”,《情书》教给我享受这种细腻。
3.《无人知晓》

我在《无人知晓》中进一步领略日本电影的独特魅力,感叹平静、生活化的镜头竟有这么大的力量。整部电影看下来使人非常消极,不愿接受却无能为力。
5.《蓝色大门》

《蓝色大门》或许不是最好的青春片,但足够我想起那些夏天,很多往事随着电影一幕幕重演。我爱每个夏天。
6.《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最喜欢的一部现实题材电影,有力。马修和莱托的演绎入木三分,很多场戏使我震撼。
7.《与狼共舞》

观看的第一部时长四个小时附近的影片,又是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本片不像传统西部片一般,没有过多描写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更着眼于文化的交融。在印第安文化展现上,不仅有恢宏的场面,更有细枝末节。时长不短,但不乏味,值得付出一个午后。
8.《城市之光》

卓别林是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大师,《城市之光》又是卓别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幽默不失温情,完美诠释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金钱至上的城市中,人性的光芒温暖你我。
9.《麻将》

今年最大的收获是“闷片王”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或《一一》更能代表杨,可我对这部《麻将》更加喜爱。现代的都市,人际的疏离,我们四个人在一起,看起来都很欢乐,可每个人却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10.《爱乐之城》

《爱乐之城》是一场极佳的观影体验。看完开头公路堵车那段戏,我就被征服了。场景的转换、人物的衔接、镜头的运动,都随着那段音乐同时进行,一气呵成。最梦幻的还是最后那段造梦蒙太奇,所有的遗憾在最后一曲中被修复,妙不可言。另外石头姐和闺蜜去派对,那段里面还出现了小虎队《青苹果乐园》的曲子。
11.《海边的曼彻斯特》

如果用一部电影来总结2018,那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经历打击后的我一蹶不振,没有激情,没有活力,没有期待。不必鸡汤,也没什么过不去的。万事凑合,得过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