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
三四线城市棚改,本质上是为了低价拿地,政府和开发商都有利可图,而且还名正言顺。
以前是打土豪分田地,现在打的那些,底层的乞丐都没地方跑了。
其实我一直都不太担心房价会有多少下跌,因为只要中国制造业能够正常的运转,源源不断的有收入投入到房产里面的话,房价不会有太多下跌,但是现在贸易战,美国打破了这个平衡,未来我们的制造业如果出现利润的下滑,那么将会直接影响房价。
如果政府现在不压制房价,那么等到我们制造业利润缩水的时候,将无法支撑房价,将会导致如同美国2007年08年的次贷危机。
我现在担心的是制造业危机,制造业危机直接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来源,而且,制造业危机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行的房地产危机。
以前西方鼓吹自由贸易,鼓吹资本自由流动。自由贸易不可能双赢,自由贸易肯定是一方受益,一方受损。我们现在的问题,如果说到根源上的话,还是在2005年,美国逼迫中国放开汇率的自由浮动。我们的泡沫,先是因为美元疯狂涌入中国吹起来,然后到2008年2013年两次政府4万亿放水,继续吹大。既得利益集团把控着经济命脉,政府想改革都改不动。
最坏的情况就是恶性通货膨胀,政府被迫加息,导致泡沫破灭。显然,现在政府不愿用这一招,所以才用行政命令来调控房价。但我感觉行政命令,好像起不了太大作用。最终可能演变成通过提高房贷利率,最终会将房地产业冷冻起来。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里的恐惧,预先给自己打个预防针,让心里面,有一个预先的准备,其实是好的。我觉得,应该不会太糟糕。只是在今年,中产阶级,包括政府,好像都比较的恐慌。所以导致了今年,人民币大幅贬值。财富缩水,这是必然的。
货币就像士兵,大量的美元涌入中国,就像大量的美军闯入中国,中国政府必然要释放大量的人民币来应对。否则国内的优质资产就会被美国捡了便宜。
目前的通胀局面,房地产泡沫,债务杠杆。
第一个源于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
第二个,中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下滑,采取了大幅的刺激政策,货币超发,凯恩斯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
在艰难的改革阻力面前,中国政府选择了印钱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然而现在中国政府又忙于用行政命令去产能,降杠杆,去泡沫化。
在美元大幅回流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似乎停摆了。既不能跟随美国一起加息,也不能再次的放水,中国政府已经是骑虎难下,似乎已经失去了应对措施。
一国经济的增长,根本原因还在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通过改革国内旧有的不合理的政策制度来提高效率提高,如果只是仅仅停留于玩弄货币政策,并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从经济层面来说,公平、正义,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人类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的意义所在。
解铃还需系玲人,当美元洪水退去,中国也必须要收回超发的人民币。使社会资源以及各种要素的流动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使价格信号重新起到价值流转的引导作用。
人民币兑美元为什么在2005年要自由浮动?只是迫于美国的压力吗?
汇率为什么要自由浮动,不能与外国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吗?
如何从学术上予以解释?
固定汇率,是弱小经济体,应对发达国家资本入侵的最有效方式。外资的入侵,能充分的体现在物价上。真实的反映国内通胀水平,如果外资大量涌入,有利于央行采取紧缩政策,预防通胀。
然而经济体也是有生命的,随着一国经济成长壮大,其在国际上的价值将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如果长期保持固定汇率,那么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对外币汇率会存在低估,长此以往,在国际贸易双将会形成对其他国家的倾销,必然会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与经济实力增长相对应的本币升值是合理的,如果是大规模的外资入侵,导致本币短期内急剧升值,则将带来巨大灾难。毕竟一个社会的成长与进步,需要时间的打磨。一夜暴富的神话,会把国民引向错误的,发展路径。
日本的历史教训就在眼前。日本与中国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内市场。日本国内市场狭小,离不开国际市场,只能被动的签订广场协定。而日本无法长期承受日元的高估。必须要让日元贬值,以追逐国际市场。
当下,我们遇到了,当年日本所遭遇的情况。
国内市场能否成为我们的救命稻草?
房地产成了吞噬民众利润的黑洞,消费数据下滑。
优先发展房地产市场,还是优先发展股市,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客观讲,房地产市场带动了中国,这十来年的飞速发展,为经济增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要想走科技强国之路,必须要依靠发达的资本市场。
2018年,中国政府能否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一场革命性的基础性的改革? 一如1998年,中国政府推出《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国政府必须要出台措施,引导社会长期资本,流入股市。就像我们的住房公积金政策一样。
合理的分红制度,合理的退市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