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及物与及意”的讨论
关于“及物与及意”的讨论
阿啃老师在非虚构写作第三课上讲到“及物”:
“用词及物。及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达这个物体,就是你的描述,在语言被发明之前,万物都沉浸在幽暗之中,然后人类发明了语言,语言就是一道光,照亮了这个物体,所以及物的语言就是要恰好的照到这个物体上,这个物体显现出来。”(此处来自舒林老师文章《阿啃的写作课》,谢谢舒林老师的辛勤整理)
课后,写作群里学友们就“及物”展开了有趣的讨论,舒林老师创作了一篇文章,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shulin:
回顾暑假里住在乡下的日子,真是太幸福了。
房子就位于省道边,买东西很方便。早上来到菜市场,刚刚从河里抓来的小鱼,小小虾,泥鳅,黄鳝,还活蹦乱跳,用很便宜的价格就可买到,都是野生的,在城里可是稀罕物。
田里刚刚掰来的玉米,香甜可口。从塘里挖出来的鲜藕,白嫩粗壮,鸡窝里刚下的蛋⋯⋯任你挑任你选。
我无意中买了一次螺蛳,原汁原味,和城里买的就是不一样。那是一个农妇每天辛勤工作的付出,每天捞少许,量不。现捞现卖,
公交车就在门口,25分钟一趟。到城里只要十分钟,省力又省钱。
附近有一条江,就是远近闻名的衢江。刚刚建造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宽阔的防洪大道成了天然健身场所。早上我去那里跑步,顺便看看江边的人钓鱼;晚上我去那边散步,顺便和村里的老人聊天,免费听老故事。有次我还在一大清早看到了几十年未见的彩虹,两条巨大的彩虹,绚丽多姿,横卧在雾蒙蒙的江面,好像专门为我准备。
江附近是爸爸妈妈的菜地,有香瓜,丝瓜,西瓜,随便采,随时吃。没有农药,沒有激素。吃不下了,我就叫城里的朋友来摘,个子也许不好看,关键是新鲜,是天然。
住在乡下,生活很简单,睡觉吃饭,锻炼看书,不用上班,不必操劳,岁月静好。
小马哥:好像岁月静好这个词有点突兀哦。我不喜欢岁月静好。
菜菜:为什么不喜欢岁月静好,能不能说说。
小马哥:这个词用烂了,就像正能量这个词一样。
阿啃1919:什么叫及物,就是最准确的那个词,第一段里的幸福,就不够及物。这段话里,那几句是只有你shulin能讲出来的?你找找,那些别人也能讲的话,尽量不讲,至少少讲。我给你看一段粲然的朋友圈:
前一段有那么一段时间,我陷入某种奇怪的抑郁。
这样说真是太矫情了哈哈哈,我这么一个乐观主义者哈哈哈。
但的确是这样的。并没有具体的什么事情来重创你。只是生活突然风声鹤唳。每一个消息的到来都像带着冰棱的暗器穿过竹林,一片碎响。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你会觉得不是你自己在生活。但说着话、喝着水、思考着、选择着的那个人明明是你吖!可“ta”不像你。
你像被水流席卷着。你感觉你不动弹,你缴械投降,你奋力反抗、你气壮如牛,一切都不会改变。
睡眠不好。
不知道应该有所谓,还是应该不所谓。
整件事,整个感受,就好像走在好端端的路上忽然深陷泥沼。后来,出了一趟门。
和米尼尼一起泡在夜晚的温泉里,有一句没一句说话。撕扯着吃了走地鸡。
没什么,写出来就是为了告诉你,我好起来了。
于是又来大战三百回合。
阿啃1919:我们来看一下,哪些话是只有粲然说得出的。
小雪:吖,她的口头禅。
小马哥:都是自己的话,不光是吖,读起来很舒服。
菜菜:泡在夜晚的温泉里。只是生活突然风声鹤唳。每一个消息的到来都像带着冰棱的暗器穿过竹林,一片碎响。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wen:撕扯着吃了走地鸡。
小雪:舒服的原因是她的文字有力度,有个人特色。嗯,读起来很痛快。
白宇极:我梳理一下,意思是:
前一段有那么一段时间,我陷入某种奇怪的抑郁。
整件事,整个感受,就好像走在好端端的路上忽然深陷泥沼。后来,出了一趟门,好了。
开心果:觉得好多词都透出一股子常人没有的机灵,让人想起黄蓉,古灵精怪。
开心果:我昨晚躺在床上还在想粲然的那些美句,觉得蹦蹦跳跳的很吸引眼球,而我自己常常写得四平八稳的。
菜菜:幸福是怎样的幸福,买菜方便到底怎么方便,螺蛳怎么跟城里的不一样,读者还是靠自己的经验去感受的,那就还没有“及物”;粲然写抑郁,像被流水席卷着,不动弹,缴械投降,奋力反抗,气壮如牛都不会好,像走在好端端的路上忽然深陷泥沼。这个抑郁就明确了,看得见了,就不需要依赖自己有限的经验去理解了,是“及物”了吧。
开心果:“及物”似乎很大程度上都在于天赋,这个有办法学吗?
阿啃1919:当然有办法学,像我这么愚钝的,我40岁以后才明白及物是什么意思。
quietree2010:“像手术刀那样精确”?及物的理解。
shulin:这个“及物”怎么才能到达呢?平时拿个小本本记下来,然后呢写得时候看看能不能套,比如说辅导孩子写作业的那个词“远交近攻”是不是很“及物”。
开心果:如果有了思想不能精准表达,不能“及物”,还是白搭。
陈小齐:及物只是第一层,而且是较浅的那一层。比及物更高一层的境界,我也照搬“及物”的构词,生造一个词叫“及意”。你会看到有些写作,及物及得很好啊,但是“意思”那层境界差很远,这叫做辞不达意,或者以辞害意。所以,“及物”只是第一层,比较粗浅的一层。不过呢,普通人写作要做到“及物”已经算是及格,因为要抵达这一层,也并不容易。
冬日暖阳:可不可以举一个及意的例子。
陈小齐:我举个反例吧。推敲,推敲,“僧推月下门”也好,“僧敲月下门”也好,无论是推,还是敲,都不算是一流文字。为什么?境界摆在这里,这首诗的“意”达不到最高水准。
shulin:那达到的意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陈小齐:这种推敲,用字再精准,也难超越作品本身的局限,为什么?不够及意。
一只有理想的猪:求科普,及物、急意是什么意思?
阿啃1919:及意是陈小齐自己想出来的。
陈小齐:为什么李白的作品是一流的文字?用字很特别吗?很精准吗?很栩栩如生吗?不是,李白的作品,苏轼的作品,驱驰以意,纵马千里,这叫做“意胜”。我们常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这个“意”。“意”是第二层境界。还有更高层次的境界,我暂时想不好它的名字。及物,贴地。及意,已经不贴地了。第三层境界几乎如白日飞升。意趣,意旨,意境,抵达这一层,你会发现所有的“及物”都是为了“及意”。
开心果:再来一段碎碎念:这几天迷上“及物”了,蔡老师一讲,才发现自己以前写文都是懒洋洋的,没有使心劲儿,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都轻飘飘啊,“及物”那是远远不够啊,如同武术上的花拳绣腿,打出去毫无力度。
shulin:我认为及物对我来说应该是第二层次,我肚子空空如也,词都没有,怎么也找不出那个“及物”的词。我最大的缺点不会描写,不会细节。所以我还在想先得准备一个词仓库,当务之急,每天准备背一段,或者每星期背一段,像阿信所说坚持一年二年,把年轻时错过的弥补。第二,在背的前提下坚持写,写一段或二段也行。欢迎各位邻家中年提供可以用来背诵的文本。我的感悟,当作业了。
白宇极:第二层是格物。(未完待续,期待白宇极老师的精彩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