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观影报告
查看话题 >6部日本治愈系の美食片子!

十六始终觉得食物能带给人温暖,在睡眼惺忪的早晨,来一碗热腾腾的拉面,就像是被注入了无限的能量。加班到深夜的时候,抚慰人心的或许是一碗关东煮。食物本身自带治愈感,对于一个吃货来说,美食题材的片子更是不能错过咯~所以,今天十六就来盘点一下日本治愈系的美食片子。
1.
多谢款待 ごちそうさん
第一顺位一定是留给《多谢款待》的,喜欢剧中那些被吃联系起来的人情冷暖。女主角从一枚小吃货进化成做得一手好菜的好妻子、好妈妈,用食物治愈了家人。

读书的时候,对回家吃饭这件事情,曾一度很抗拒,吃腻了家里的饭,觉得外面有更多的美味;工作之后却发现,最想念的菜就是家里人做的饭菜。每次回家都会吃的特别多,以至于家里人都觉得我在外面是吃的有多不好,中国人不善于表达的自己的情感,不太会说出多谢款待这个词,但是把家人做的饭菜吃个精光,就是表达谢意的最好方式了吧。

剧中料理:蛋包饭、柿叶寿司、鱼肉寿喜锅、沙丁鱼炸丸子



2.
小森林 夏秋篇 リトル・フォレスト 夏・秋
小森林 冬春篇 リトル・フォレスト 冬・春
这部片子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回,女主在小森乡村的生活是随着四季变换周而复始的,每个季节有该去做的事情,才能在下一季吃上应季的食物。真正的乡村生活不是只有诗意,其实还有各种蚊虫。

小时候大部分时间住在爷爷家,和小森挺像的,交通闭塞,需要骑脚踏车到镇上,最期待的就是爷爷去赶集市,一定会带小馄饨回来,那个时候小馄饨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去种田的时候,奶奶就会带上我,把我放在田埂上,吃的蔬菜瓜果都是自家种的,邻里之间会分享。在小小的我眼里,似乎生活就是只要想着下一顿吃什么就好了。

剧中料理:核桃饭、糖渍栗子、南瓜黑米双色蛋糕、酸米酒、胡颓子果酱



3.
海街日记 海街diary
一直很喜欢是枝裕和的电影,自己开始做梅子酒也是因为这部电影。食物会成为你脑海中最坚实的记忆,四个性格迥异的姐妹,在他们的记忆中有童年中印象最深的一道料理,而料理中自然藏了一段关于亲情的过往。

小时候在奶奶家吃饭,用的是灶台,奶奶总是喜欢做蒸蛋给我吃,打好鸡蛋再撒上一点干菜,放在饭里一起蒸,在我的记忆里这就是最好吃的蒸蛋。长大以后在外面吃的蒸蛋都是撒虾米的,所以每次回去,奶奶问我想吃什么,我总说想吃蒸蛋,那是在外面吃不到的味道。

剧中料理:梅子酒、沙丁鱼面包、鱼糕咖喱、夹竹鱼套餐



4.
深夜食堂
淡淡的透过食物讲述人情世故,深夜开张的小店,接待辛苦一天的人们,在这家小店里,在自己喜欢的食物面前,大家都放下了戒备心,没有什么人间不值得,把酒言欢就是好时候。

一般是在工作日之后的某一天晚上,会一起约上朋友去吃一顿好的,再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人都需要排遣,排遣工作、生活的压力,而诉说或许是最好的方式。边吃边聊的形式,更随意不拘谨,食物和朋友都可以温暖你的心呀。

剧中料理:红色香肠和鸡蛋烧、猫饭、土豆沙拉、猪排盖饭、鸡蛋三明治



5.
料理仙姬 おせん
一个爱喝酒的老板娘,对待料理就只有两个字“认真”。在速食时代,还有人愿意花那么多的时间用古法去做料理,一粒粒挑选黄豆做味增也好,花五个小时细细熬煮豆腐也好,认真对待食材的态度就值得被肯定呀。

我们习惯了吃速食,但是忘记了好料理需要时间来造就。食物讲究不时不食,拿到好食材的时候就要想着,怎么样才能让食物把自身美味发挥的淋淋尽致,做法是是其一,料理人的态度也很重要。反面例子在这里,有一次吃大闸蟹,直接把大闸蟹肚子朝下放了,开锅之后才反应过来,没有锁住鲜味,欲哭无泪。

剧中料理:天妇罗虾茶泡饭、山药饭、味增汤、木松鱼盖浇饭、寿喜烧



6.
孤独的美食家 孤独のグルメ
跟着五郎叔在日本各个城市的角落发现美食吧!这些美食很大众,像是炸猪排啦、鸡肉串啦、关东煮啦,但是却能轻易撬开你的食欲,幸福的时刻就是是填饱肚子的时候。

关于一人食,十六似乎很少一个人吃饭,实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也很少在餐厅堂食,都会打包回家,或者回家自己做,我应该就是没有办法突破一个人吃饭独孤等级的人。

剧中料理:烤鸡肉串、亲子盖饭、黑关东煮



- end -
关注我们,一起吃吃喝喝乐享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