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灾127】两个老头的反秦大业
↑点上面的猫头关注作者,第一时间获取更新~
军队走到洛阳,一路上已经收拢了十万多残兵,再往前走不远,就到关中了。
进了关中,苻坚就安全了。江山已经残破,淝水一场大败,让每个投降的胡族都变得不再可信,但关中是氐人的老根据地,在遍地狼籍之后,只有关中是肯定不会生出二心的,对苻坚来说,这里绝对的可靠。
但对于慕容垂来说,这里就是绝对的死地了。
苻坚是宽仁,而不是愚蠢,国家新败,这会儿最合理的措施,是把各族的实权人物都召到长安,放在自己身边看起来,以保证他们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这一招当然不会完全管用,各族首领也不傻,在这个当口接到召令,百分百是一去长安就要在那里生根发芽,改换祖籍了,他们当然不会应召,反正前秦现在威望大损,苻坚正焦头烂额,就是抗命他也不能怎么样。
但慕容垂不同。
其它贵族是鞭长莫及,苻坚逮不到他们,慕容垂此时可是正在苻坚身边。
如果一路不搞点小动作的话,慕容垂的结局就是跟着苻坚回长安,然后在那里老死为止。
但是,他已经有了复国之意,是不大愿意跟苻坚白头到老的。
所以,在过了洛阳城之后,慕容垂来找苻坚,请求苻坚外放自己。当然,他的话说得非常好听:
“大军失利,北方民心不稳,臣请求带着陛下的诏书前去安抚,顺便祭拜一下祖宗的陵墓。”
苻坚同意了。
他居然同意了。
国家遭逢大变,慕容垂这样身怀巨大人望、也身怀不世奇才的人,放在身边就是左膀右臂,放在外面就是隐患,这个时候,对待慕容垂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他半看管式的留在身边,他是整个鲜卑慕容氏的睾丸,只要攥住了他,鲜卑人闹事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苻坚的态度让人莫名的诧异,甚至身边的近臣都看不懂。
制作诏书的时候,左仆射权翼得知了苻坚的决定,大惊失色,急匆匆的跑来见他,拼命进谏说慕容垂有凌霄之志,应该给他个笼子把他关起来,现在让他走的话,就等于解开了他身上的链子,以后就不可控制了。
苻坚这时候说的话,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他的心态。
他说:“爱卿你说得对,不过由他去吧,天命如果要转移的话,也不是智谋勇略所能改变的。”
如果还有半点雄心的话,没有哪个帝王会说出这样的话。
淝水一场大败,摧毁的不只是氐族精锐战士,更是秦皇苻坚的心志,他已经迅速的心灰意冷了。
在这样的苻坚面前,慕容垂得到了他一直想要的一份大礼:
自由!
苻坚派了三千士兵,护送慕容垂北上,另外派骁骑将军石越带三千士兵去协防邺城。
苻坚对慕容垂,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邺城,就是当年燕国的首都,如今他加强邺城的守备,到底是为了防谁,一目了然。
权翼也一直防备慕容垂,但对苻坚此举并不是特别认同,他是王猛的信徒,做事原则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单单只是把燕国老巢守得严实一点,在他看来,并没有多少用处,他选择的是一个更加直接有效的方法。
这个方法当年王猛也曾用过,不过没有奏效:就是当年陷害慕容垂的儿子,逼他跑路的那次。
既然当年王猛失败了,权翼现在就对这一招进行了改良:他不打算走间接路线了,而是要直接暗算掉慕容垂的脑袋。
权翼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地方,来为慕容垂送终。
他在慕容垂渡黄河必须经过的桥南边,找到了一个空空的仓库,然后往这个仓库里塞满了他送给慕容垂的惊喜。
一支取慕容垂性命的伏兵!
按理来说,这应该就是慕容垂的谢幕了,他现在手头没兵,护送的三千人马并不是他的,权翼用的还是暗算这么卑鄙又有效的招,怎么看,慕容垂这次都要魂断南桥了。
但是,有些事用理智是解释不清楚的。
久经战阵的人,对杀气有种莫名的敏感,慕容垂走到桥边,看了一眼地形,就觉得有些不对。
说不上哪里不对,但就是不对。
于是,他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操作:让心腹穿上自己的衣服,骑上自己的马,和自家的奴仆一起去走桥过河。
至于他自己,则跑到孟津县北的凉马台,这里水浅,他扎了几个筏子漂过河去了。
本来的必死之局,就被他的直觉给破了。
天选之人,真的不在年纪,慕容垂这一年已经五十八了,黄土埋到下巴的年纪,但上天依然眷顾他,选定他接替苻坚,成为大半个北中国的主人。
过了黄河之后,慕容垂就成了跳过龙门的那条鲤鱼,天下不再有谁能制衡得了他了。
这一段历史叙事的主角,悄然换成了这个五十八岁的老头。
不过,打响反秦第一枪的,并不是他。
这个荣誉,属于丁零族的翟斌。
这是一个比慕容垂老得多的老头,他成长于石勒时代,早在五十多年前,他就得到过石勒的封爵,被封为句町王。投降苻坚之后,苻坚把他的族人就安置在离洛阳不远的新安、渑池一带。
五十多年过去了,他的官职是:卫军从事中郎。
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二十岁的小年轻来当和七十岁的老头来当,观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二十岁的时候,可以把小官职当成人生的起点,可是七十岁呢,难道带着这么小的官身入土?
反差太大了,翟斌是一族之长,他也是要面子的。
在前秦强盛之时,当小官就当小官,他没有可以反抗的空间,但是,他也是率领部族跟着苻坚打过淝水之战的,在大败而回后,苻坚只在洛阳留下了四千疲卒,就反回长安去了,翟斌也留在了他的封地之中。
他亲眼目睹了前秦兵败后的死气沉沉,从前线一路北归,他也切身体会到了各地底层人对前秦的怨恨。
如果不想挂着前秦小官的身份入土,现在就是最后的机会了吧。
于是,在苻坚离开洛阳之后,翟斌当月就反了。
他率领四千族中战兵,一举扫平了洛阳城郊,然后开始进攻洛阳。
他的目标选得很好,洛阳是天下重城,无数双眼睛盯着,翟斌攻洛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四方。
这相当于给他打了一个巨型的广告。
淝水大败之后,前秦的江山立刻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之中,谁先举起第一面旗帜,谁就能得到最大的关注度。
第一个反叛的其实不是翟斌,而是陇西鲜卑乞伏部,淝水之战还没开打的时候,他们就宣布脱离前秦,自立门户了。不过他们不懂得宣传,此时还没什么人知道,把这个出风头的机会让给了翟斌。
抢占先机的好处是巨大的,翟斌开始攻打洛阳之后,在四周观望的反骨仔们立刻全都投奔他来了,有前燕宗室慕容凤、前燕旧臣王腾、段延等等。
反骨仔的主体,就是燕国的余孽。他们日思夜想的就是复国,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尤其是慕容凤,他是慕容垂的侄子,燕亡之时,他的父亲战死,他才十一岁,哭得呕血。身在长安的那些年,苻坚虽然对他很好,但他时刻都在想着报仇。
现在,他二十四岁,正是热血最容易上头、也最勇不可挡的年华。
洛阳城内的老将毛当出战叛军,慕容凤第一个拍马冲上去,阵斩毛当,把守军杀得大败。
然后,他又乘胜攻下了西郊的陵云台堡垒,缴获了可以武装万人的武器和盔甲。
苻坚走的时候,只给洛阳留下了区区四千人马,连墙头都站不满,此时面对城外的叛军,只能倚仗城墙固守,但完全没有反攻的力量了。
镇守洛阳的,是苻坚的儿子苻晖,他觉得靠自己是肯定拿这些叛军没办法了,只能请外援。
他请的外援对象非常微妙,可以说,正是他叫的这一声救命,让前秦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在几年之内就落入了外人之手。
下一章:
【五胡灾128】在阴谋和背叛中建立的后燕
这本书原本不打算收费,坚持了1年多的免费阅读。
但理想抵不过现实,作者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所以捱到现在,本书还是上架销售了。
为了对得起大家的买书钱,我新写了姚襄篇,作为付费读者的专属内容。
各位很抱歉,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