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三种存在
生活之三种存在
(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同样的时节,不一样的春天,这一切怎么了?哦,是我一往一来的岁月里,地球进入了一个小冰期。北方的游牧民族犬戎没法过了,大举南侵,我们这些戍边的勇士也扛不住了,往日的荣耀在极度深寒中脆弱得不堪一击。
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草原、能源等这些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最为重要的财富,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需要我们去追寻、去争夺、去捍卫,不惜耗尽我们的时间和生命为之一搏。
在这样一个存在之中,我们需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并因此产生有善恶之分、好坏之别、价值评判、是非曲直。我们得以品尝愿悔、苦乐、悲喜、爱恨、恩怨、荣辱,以及对生杀予夺的深深不安。这是一个不由己的竞争之存在,虽然圣人大德叮嘱着“社会共存”之首要德性。
(二)
当亚历山大大帝去拜访哲学家第欧根尼,居高临下地问哲人有什么请求时,据说,第欧根尼回答道:“是的。请挪尊步,不要挡着我晒太阳。”
在这幅拉菲尔的《雅典学院》中,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指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亚里士多德脚下方那位懒洋洋的正是犬儒学派代表人物第欧根尼。
在这样一幅巨大的艺术作品面前,你或多或少有所超越。畅想自己也是这象牙塔中的一员,塔外的贫富贵贱无关乎塔中人的理知,大家尽享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是的。即便在基督教钳制着理知的中世纪,从圣奥古斯丁到圣托马斯-阿奎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知传统一直得到传承,并在现代的科学实证中得以发扬。
在这样一个存在之中,需要自圆其说,并因此产生有真伪之辩。这是一个不断去伪存真,不断否定旧识之存在。
(三)
有没有那样一个存在,没有贫富之别、贵贱之分,没有真伪之辩?
或者说,抛却一切别、分、辩,我们将失去什么?还能有什么?
别分辩,都伴随着心灵伤害,为了不受伤,我们只好给心灵穿衣服。别分辨越强烈,心灵的装甲就会越厚重。别分辨越持久,心灵的装甲就越脱不下来,以至于我们意识不到心灵还穿着装甲,甚至认为披甲的心灵是本真。
装甲既是保护,也是枷锁。需要的时候能穿上就是保护,穿上了脱不下来就是枷锁。我们可不可以暂时脱离别分辨枪林弹雨的战场,把装甲脱下来,让心灵透透气,让我们还明了心灵的本真,然后再披甲上阵继续战斗?
自古以来,我们正是这样做的。个人可以暂时独处,让自己回复孤寂之愉悦,很放松很自由。从冰河时代的萨满到图腾制度到宗教,人类集体在寻求超越别分辨的超自然象征,甚至超越空间和物质,把时间放在超越性象征的中心。犹太教的安息日智慧正是如此。再苦再累、生意再要紧,守法的犹太人在每周星期六度安息日。这似乎是一种不可能的奢侈,然而一旦找回这样的一天,就给一周的其余几天赋予了品质,因为你时刻明了心灵本真。安息日傍晚的一则祈祷是这样的:“用你平安的帐蓬拥抱我们。”古代拉比将安息日比作新娘或皇后。不同宗教信仰,都是对实在的象征表达。用什么去象征不是根本问题。
俗世中,自己能做的,也许只能是不刻意往亲朋心灵上加衣服。不刻意对朋友别分辨,让他们在跟我相处时感觉比较放松比较自由。朋友们对我别分辨也不要紧,或学海宁格说我同意,或学泰来拈花不笑。
(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同样的时节,不一样的春天,这一切怎么了?哦,是我一往一来的岁月里,地球进入了一个小冰期。北方的游牧民族犬戎没法过了,大举南侵,我们这些戍边的勇士也扛不住了,往日的荣耀在极度深寒中脆弱得不堪一击。
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草原、能源等这些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最为重要的财富,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需要我们去追寻、去争夺、去捍卫,不惜耗尽我们的时间和生命为之一搏。
在这样一个存在之中,我们需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并因此产生有善恶之分、好坏之别、价值评判、是非曲直。我们得以品尝愿悔、苦乐、悲喜、爱恨、恩怨、荣辱,以及对生杀予夺的深深不安。这是一个不由己的竞争之存在,虽然圣人大德叮嘱着“社会共存”之首要德性。
(二)
![]() |
当亚历山大大帝去拜访哲学家第欧根尼,居高临下地问哲人有什么请求时,据说,第欧根尼回答道:“是的。请挪尊步,不要挡着我晒太阳。”
在这幅拉菲尔的《雅典学院》中,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指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亚里士多德脚下方那位懒洋洋的正是犬儒学派代表人物第欧根尼。
在这样一幅巨大的艺术作品面前,你或多或少有所超越。畅想自己也是这象牙塔中的一员,塔外的贫富贵贱无关乎塔中人的理知,大家尽享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是的。即便在基督教钳制着理知的中世纪,从圣奥古斯丁到圣托马斯-阿奎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知传统一直得到传承,并在现代的科学实证中得以发扬。
在这样一个存在之中,需要自圆其说,并因此产生有真伪之辩。这是一个不断去伪存真,不断否定旧识之存在。
(三)
有没有那样一个存在,没有贫富之别、贵贱之分,没有真伪之辩?
或者说,抛却一切别、分、辩,我们将失去什么?还能有什么?
别分辩,都伴随着心灵伤害,为了不受伤,我们只好给心灵穿衣服。别分辨越强烈,心灵的装甲就会越厚重。别分辨越持久,心灵的装甲就越脱不下来,以至于我们意识不到心灵还穿着装甲,甚至认为披甲的心灵是本真。
装甲既是保护,也是枷锁。需要的时候能穿上就是保护,穿上了脱不下来就是枷锁。我们可不可以暂时脱离别分辨枪林弹雨的战场,把装甲脱下来,让心灵透透气,让我们还明了心灵的本真,然后再披甲上阵继续战斗?
自古以来,我们正是这样做的。个人可以暂时独处,让自己回复孤寂之愉悦,很放松很自由。从冰河时代的萨满到图腾制度到宗教,人类集体在寻求超越别分辨的超自然象征,甚至超越空间和物质,把时间放在超越性象征的中心。犹太教的安息日智慧正是如此。再苦再累、生意再要紧,守法的犹太人在每周星期六度安息日。这似乎是一种不可能的奢侈,然而一旦找回这样的一天,就给一周的其余几天赋予了品质,因为你时刻明了心灵本真。安息日傍晚的一则祈祷是这样的:“用你平安的帐蓬拥抱我们。”古代拉比将安息日比作新娘或皇后。不同宗教信仰,都是对实在的象征表达。用什么去象征不是根本问题。
俗世中,自己能做的,也许只能是不刻意往亲朋心灵上加衣服。不刻意对朋友别分辨,让他们在跟我相处时感觉比较放松比较自由。朋友们对我别分辨也不要紧,或学海宁格说我同意,或学泰来拈花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