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人士近期情感问题总结(二)
本来想写个2018回顾什么的东西,但是没想到从开篇就两三句不离情感问题,好像我是个整天耽于情爱的肤浅女子,于是我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是因为个人成长经验之类的部分都被我内化吸收并且已经应用在实践中了,毫无心理负担地专门来写情感问题总结第二弹。
总结当然是在结束之后。需要很羞愧的坦诚,在对于我人生十分重要的备考阶段中竟然也与人有了一段情感纠葛,虽然从某些方面看也算是情理之中,但从理性的角度依然是不合适的,我的番茄钟统计也明白地告诉了我这一点。
但所有的经历都有价值,我在这次情感的尝试中也学到很多。
首先是关于婚姻的思考。天知道我第一次听到对方要跟我结婚的时候有多么震惊恐惧不解种种负面情绪接踵而至,尤其是当时对方甚至没有见过我。这种随意(后来了解到也许并非如此)的态度也让我没有多少好感,理所当然给出对别人来说也许是束缚的承诺在我看来也是自大的表现。我的种种情绪固然有对方因为原生家庭急于建立自己家庭的急迫态度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我在自省中发现,其实也是由于我对婚姻没有期待,因为我对它没有需求。
是的,我对于婚姻没有需求,当下我可以说自己是不婚主义者,我甚至怀疑这一点也从另一个方面影响了我的性向。
我大概算一个靠体验生活的人,在我体验过跟林老师同居过后,我便不再向往跟伴侣的同居生活。在我的原生家庭中,我体验到了父母给予我的足够的爱,因此我也一直没有想组建另一个家庭的想法。也正是因为如此,具有无限性的自我成长才能因为满足了“升级”的集体无意识成为我人生的中心。
说回来,想到之前看到天海佑希说道“我不想照顾任何人也不想被别人照顾”的时候还觉得她真酷,现在我也能感同身受了。如果我有伴侣,我想确定边界是比亲密更有必要性的。我甚至思考过,如果我和林老师谈恋爱,也必须在两个人不共享一个房间的前提下。如果在一个小一居室里共同生活,我想我是不愿意的。(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成为恋人,除非我们单身着步入中年)
另外一点就是我接受了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
我就是会被某些特质吸引,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怎样不好的人,既不意味着我狭隘,也不意味着我挑剔,更不意味着我愚蠢,喜欢本来就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我现在能坦然接受自己被某几个固定的特质吸引,也不再试图去突破它来证明自己口味“不单一”。另外,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与对方在我跟我相处时的态度表现是都需要考虑的部分,对方对我好和对方对我好的方式也是都需要考虑的部分。
写下来仿佛觉得确实挺挑剔的...但知道了哪些是必须要考虑的部分,每个部分所占的“分值”多少想必在之后的权衡中会更便于了解自己的心意。
最后,上一段情感尝试以拉黑作为结束并非我所愿,愤怒之后想想也能理解被拒绝后付出落空后想要报复的感受,毕竟我在跟林老师分手后也突破了给自己定下的“君子绝不出恶语”的原则。但大概我是个更加不宽容的人,也只能这样遗憾唏嘘着收场。
© 本文版权归 Sappho不在希腊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