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为什么你就是不爱我”
12.15-16日的系统排列心理工作坊圆满结束啦
这里有大家的走心的分享。
每周二晚7:30-9:00
有波夫老师的系统排列沙龙
期待你的参与~
*以下文字由录音成文,进行过匿名化处理,如果有学员不方便分享可与小助手联系。
一mm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工作坊,一波三折,本来决定来又决定不来,但是还是来了,我很庆幸我来到这里。这几天我做了不同的人物了,觉得真的是很奇妙。奇妙在哪里呢?就是做对方前男朋友代表的时候,因为我发现我就是我之前的男朋友,她就是我,我的前男朋友也对我说:是,你很优秀,我们爱过,我们不要结婚了。为什么会这样?
老师:你问这个问题,相同的频率会互相吸引。同时做代表,之所以选你做代表,是因为你们可能很多时候也有些共同的课题。
我觉得前男朋友和我那种关系的是一模一样的,也是这个原因,是爱过但不能结婚。所以我觉得真的很奇妙。
老师:另外你在走入这个课程之前,那种反复其实是你内心的潜意识里面已经知道这次对你来说会有一些帮助,可是另外一部分就会拉扯你让你制造一些事情,让你又来不了,一下来的了,一下又来不了。
我来之前完全没有想过我的前男友,我觉得他已经是过去式了,其实我我来之前我想解决其它方面的问题。但是我听了两天课,觉得首先要解决的又不是亲子的关系了,我也想要比如说我父亲得病的原因,我就想知道这个。所以我想下次我就很期待的想知道这个,谢谢大家。
二x
我觉得来了两天,我又做了好几次代表,一样的就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是我觉得我来还是有收获的。原来我来的目的是想和我老公两个人能够夫妻同心,改善我们俩之间的一些矛盾,我觉得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一些感想,就像我今天上午分享的那样:我感觉原来我在他身上投射的是我爸爸没有给我期待中的父爱,我把这种愤怒投射在我老公身上。昨天晚上回去我还他讲,我说我感觉我们俩可以重新再结一次婚,再谈一次恋爱,我这一次把你当丈夫对待。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三xx
其实当初来完成一个任务也好,满足老婆的一个要求也好,然后来到这里。不过这两天下来还是有所收获的,第一个收获就是突然会发现我们平时用来解决事情的一些工具,其实可以用来解读人的内心的一些东西。第二个收获的话也就是说改善我们家庭里的冲突矛盾,通过这两天学习吧,听了这么多、感受到这么多,可能当她再提出一个什么想法啊,或者什么要求的时候,我不会说:你为什么又要这样去问我。可能我内心里还是会这样想她为什么要问我,但是这两个为什么中间是不同的。之前可能是说为什么是会有疑惑,你为什么老是问我这个同样的问题,但是可能现在她再问的时候,我会好奇她背后的情绪和需要,可能就这么一个区别在这里。
四mw
感觉我要说的很多啊。先说我的收获:学会了怎么样真正的换位思考,以前只会说说。通过这种情景模式的切换真正去体验,特别是我上去当“群演”,是吧,还要我带入情绪啊,就学会了。当你真正想要为对方着想的时候,那么你才会发现自己平时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至少是不够好,是吧。我还不说发现以前自己做的不对,但是我是真的感觉到自己以前做的不对的地方。那么现在发现这个错误了,能够勇敢地去面对这个错误了,现在还有点迷茫了,需要继续学习。
比如说:发现我不会做父亲、不会做老公,然后昨天学了一个就是罗老师的这个观点-我们要无条件地去爱,不要用爱的名义提要求。这个让我有切身的体会,昨天晚上跟我老婆两个人讨论了我们对儿子的爱,我们是用爱的名义在不断地提要求,儿子抗拒,他甚至连你的爱都不接纳了,我不需要这样的爱。然后我们又讨论了:当儿子的要求得到满足以后会说:“妈妈,么么哒我爱你呀”,这是儿子的表现。所以我跟老婆讨论:虽然是儿子的要求被满足以后,但他回馈的,我认为他是比较纯的爱。虽然他是要求得到满足了以后才跟你表达,但不管怎么样他跟你表达这个爱的时候他没有提继续的新的要求,他只是想纯粹的不管他是要求被满足也好、什么也好,他认为他被爱了,他又回馈给你们。学会了以后不要用爱的方式去向别人提要求、去索爱。-“我爱你为什么你就是不爱我”
本来我们夫妻两个人来是想解决这个亲子问题,然后在这个里面发现我们两个作为父母是不够的,【老师:是有成长空间的】对,而且必须要成长。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在我的认知里面我绝对不是一个笨人,我认为我的理智、我的智慧不比别人差,然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因为这个以前不会接触嘛,哪里会有,想像都想象不出。如果说两个男人就这么尴尬的去这么尬聊,那开不了口对不对。然后通过这种大家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我们把心里想要说的话,想要解决的问题讲出来,然后其实在听大家所有的个案,其实对我是个洗礼,我和我老婆两个都明白..【老师:你只能代表你说啊,不能代表你老婆说】是,这个就是我不好的习惯。
原来所有的人其实都挺不容易的,我们家碰到的这点困难,其实因为我平时很焦虑,怎么得了,这么大的问题我解决本来。然后这个有助于我平复,然后我会再从中去找。我现在已经直面我的困难了,那么我在寻找方法,这已经迈出第一步了。
刚才我想到刚才罗老师问我们:快乐跟幸福有什么区别?我的回答是:快乐跟幸福离我已经很远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过那种感觉了,所以我当时一下子想不出来。刚才坐在这里一个人在这里想,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对不对:快乐是单方面的,是以感官刺激或者物质刺激都可以让你感到快乐。幸福是相互的、是需要交流的、是需要有回馈的,幸福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一个人坐在家里想我很幸福了你就幸福了,是要两个人或者是一个家庭几个人相互之间都有这种幸福的感觉,在传递在流转,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不知道我这么理解是不是正确,但是我认为这是单个跟群体的区别。我再说一遍啊,就是我很羡慕这位朋友的老公,真的。我们曾经也碰到问题,甚至还有后果发生,在那个时候我们很迷茫,只会两个人针尖对麦芒,不知道往哪个方向突破。为什么会羡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嫉妒,你很聪明、也很勇敢,找到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向。我一直信奉一句话,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问题写出来了、摆出来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至少是我愿意解决,然后我再寻找方法,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你的问题肯定可以解决。
五mt
今天到这来还是非常的感谢我的老公跟我一起来,来之前我也很忧虑、也很害怕,就是害怕大家能够看到我心里最痛苦的地方。其实到这儿来了以后就觉得就是每个家庭各有各事情,所以我现在也坦然很多了,觉得很多事情只要两个人共同面对都不是问题,只要勇敢的走出。
六zz
大家好,当代表孩子时候,其实我对这个部分还是蛮有感触的。我知道就是每次被选中不是无缘无故的,在我体验的这个过程当中我能感受到作为一个孩子我跟妈妈的链接是如何的,就跟我出生的时候,好像我也没有那么大的意愿我要去拥抱她,也没有那么大的意愿我想出来,就刚那个感觉是太熟悉了。然后就觉得好像在生活当中的很多关系中我其实都挺渴望那种温暖的,但是好像都是有距离,所以在那个地方会有很多的悲伤在。现在可能更多不一样的是,我会去反思为什么这些关系会这样?或许最开始不是这样子的,而最后发展成是这个样子。
七ww
我非常庆幸我第一个做的个案,怎么说呢,以前也参加过一次这样子的工作坊,但是上次没有做个案,就一直很忐忑。这一次是自己亲身体会,也是第一个,虽然当时也是很紧张,上去的时候也懵了,但是自己没有觉察。等我做完个案以后我发现每个人演给我看,然后罗老师说了我不在演了,终于就是放下了。然后在个案里面我发现我好像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到了我们家男人那里,男人他很重要,这个是我现在需要去成长的地方。还有就是之后每个人去做个案的时候,因为我自己做个案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晰,也有蒙圈的时候,看的也不是那么的仔细。等我再去看别人个案的时候,我就感觉我是站在外围去看,就更加能够理解当时TA为什么是那样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映我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点可以触动到我的,所以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因为自己做了以后,再讲加上你们一个个这样子加深我的印象,包括波夫老师跟我说的一些话,当时我不懂,之后这些话再出现的时候更能进入我的心灵,内心也更清晰。
更多关于家排的读物:
个人成长:
咨询师:
团体咨询与个体咨询,分别适合哪些人?哪个更有利于咨询师的成长?

-
valent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29 17: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