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 2018年6月重庆游
这是次趁出差得来的行程。
行程概览
6.22: (晚上)解放碑,较场口夜市,老居民楼芋儿鸡
6.23: (晚上)南山的枇杷园火锅,洪崖洞夜景,网红凉粉
6.24: (上午)花市碗杂面,磁器口 (下午)长江索道,古木枫火锅,路边凉粉
游记
2018.6.22
5点航班,八点多抵达机场,近十点入住酒店。

初识重庆,是入夜的重庆,霓虹灯火,华灯初上;是解放碑的重庆,人群熙攘,一如上海的人民广场与城隍庙。
酒店放好行李后,首先看到解放碑,这是纪念抗战胜利和人民解放的纪念碑。

十点多,吃当地小伙伴推荐的老居民楼芋儿鸡。

经过了较场口夜市,类似台湾夜市,各色小吃及观光客店。走过主大道,穿过绕绕弯的巷子,竟然是爬坡,是的,在解放碑附近,这一最繁华的区域,竟然有爬坡的即视感,无愧于“山城”的美誉,厉害!
芋儿鸡,是深藏闺中的老酒,破旧的环境,但是以味道著称。类似于苍蝇馆子即视感。好吃。芋艿细腻柔滑,鸡块滑嫩入味,魔芋吸收精华。
带着第一天就大吃的愉快心情,回到酒店,兴奋到2点才入睡。
2018.6.23
白天工作完成,原先预计先回酒店再夜游活动的,洪崖洞必去,然后在南山一棵树的重庆全城夜景及两江游之间纠结选择哪一个。师傅开心地为我们推荐了南山一棵树。
然后放在了半山腰的“枇杷园”,霸气的主人承包了一座山头,只为提供最美味的火锅。几百号人同吃火锅确实蔚为壮观。配上灯光,夜景赏心悦目,也上照。环境只能说一般,当时还下了阵雨,不可谓有点差强人意,露天吃火锅,也是一大情调。菜色新鲜,分量一般,耗儿鱼鱼肉鲜嫩美味,老肉片厚实,鸭血直接一盆端入好评。


这算是我们在重庆吃的第一顿正式火锅,火锅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是当时纤夫,没有食物,自己备上食物,放入水中煮即成。一说重庆湿润,吃火锅可以治湿气。
吃完九点,去一棵树要半小时,且容易堵车。担心时间来不及看洪崖洞,于是直接奔去。
洪崖洞,原为“洪崖门”,是“九开八闭”中的闭门,也是曾经的军事要地和通商港口,也是城市变迁的缩影。
目前这个洪崖洞,临于嘉陵江旁,与世界第一拱的朝天门相望。这是是个复原作品,其特色在于造于悬崖上的建筑群,包括吊脚楼、古牌坊、木垂花、悬挑梁、雕刻楼廊、半山街市及青石板。
从桥上纵观全景,灯管的线条勾勒出一派雕梁画栋之景。这类似于上海外滩的夜景,灯光勾勒出的形状才是它的精髓、本质所在。
灯光、江上景色,让这一切与众不同。

偶遇的网红凉粉店,让我们满血复活,可爱的店员姑娘,本来应该10:30结束营业,结果来了一波客人,于是演变为11:45,会叫嚷着”玫瑰酱沾到围裙上了“。爱笑的姑娘总会感染别人。
2018.6.24
悠哉舒服到9点,决定尝试附近的网红“花市碗杂面”,小小的店面,人气很旺。招牌花市碗杂面,一向不太欢喜的干拌面,偶尔一试,也尤为惊人。入口即化的豌豆,特别的肉酱,嚼劲的面条,绿叶菜的空心菜【空心菜为什么在重庆常见,未解之谜】,一切都组成了一碗看似简单却不简约的面。

继而朝磁器口出发。磁器口,类似上海的田子坊,各种小吃店、文艺创意店、特色纪念品店。更多的特色,一来建筑上吊脚楼的特色,二来融入了当地特色小吃,比如遍地可见的“陈麻花”、糍粑等。

体验了地铁,发现没有特别之处。
最后去做长江索道,幸而听从一个昨天刚到游客的建议。地铁1号线沙加坪也就是磁器口站台转到6号线到上新村,出发单程,坐到对岸,只要排队一二十分钟,否则从解放碑排队,得一二小时。
全长1166米,6米/秒的速度,也是感人。全程不过四分钟。跨长江而过,穿越楼宇之间,作为长江上唯一一座观光隧道,值得一去。
我跨过长江了!


最后吃了一顿环境好的重庆火锅,九宫格,环境宜人,空调,配上火锅的辣,就是这么酸爽。

路旁的一碗凉粉,落下了完美的重庆非正式旅游。
一波飞机窗外照片彩蛋



后记
* 小吃景点靠当地朋友推荐,靠司机师傅推荐(司机师傅的不信任感:和司机唠唠家常,是了解当地生活及背后故事的好方式,但是不免让人有推销之嫌疑,推销自己的包车服务,推销某某店。)
* 网红店与当地人爱吃的店,环境与美味,你选择的是什么?当地人爱吃的一般装修一般,网红店需要装逼发朋友圈。
* 本次遗憾没有特别爬越山城,用步行丈量山城之美,但是炎热实在吃不消。
* 夜景,不知道什么时候蔚然成风。伴随着城市化道路,浩浩荡荡,存在于生活中,不论是人行道,还是著名景观。有时候让人不知道意义在于装扮城市还是什么?那么星空的消失是必然的么?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