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书推
去年的kindle5蒙主恩召后启用kpw3,始终觉得自带背光和触屏的设计不够朴实刚健。反而是在多年电子化阅读之后,逐渐开始回归纸质载体,kindle的屏幕尺寸还是更适合可以单线阅读的作品。
今年的阅读量骤降,只有70本左右,由于人生经验的不足,在纷杂的日常信息冲击下,尚未形成一种系统化的应对模式,仍然陷于被动输入信息与主观化反应,以致深度阅读效率降低很多。而且很少以往略有点无用之用的作品,更多集中在金融类阅读,今年的书推也只好偏向于此。
《大牛市·股殇》和《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前者虽然是虚构类作品,但对07年牛市的描写很吸引人。书中末尾有个比喻,大致说在低价时没入场的选手,以为可以在大涨后跟进去饱餐一顿,结果就成了去结账的。读完此书时正处于年初的上证50指数19连涨行情之中,彼时各种鼓吹2018是价值投资的元年,是慢牛的开始。
后者是被广为追捧的传记,常见表述是读过几十遍之类的。对崇拜灯塔的选手而言,对比大萧条前后的美股和二十余年来的A股,就会发现二者在早期阶段都有很多不完善。对A股投资者而言,很有可能要思考如何适应当下的低效。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和《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一般而言,基本面选手和技术分析选手互相看不起对方。个人感觉,基于单纯价量数据的技术分析,很难为盈亏归因。简单的模式也许还有点行为金融的解释,稍微复杂点的更像是碰巧拟合了。另一方面,基本面的数据或信息源非常多样,大部分人可能陷于某种认知偏见,从而导致错判。高毅资产的这本合集,很自谦地说是选择容易看得懂的企业,从而把握能够把握的机会。彼得·林奇也是类似的思路,更多选择可以看出产品盈利好坏的企业去投资。从这几年来看,哪怕是在A股这个盛行炒作概念的市场,选择这种相对朴实刚健的模式,也是能有不错的长期回报。
《原则》
今年无可替代的年度最佳读物,通过大量独立策略构建纯粹阿尔法,而非高度自信地满仓梭,以及团队内高度的开放透明,读完后学到很多。
此外还买了十几本东方出版社的郑永年系列,可惜只读了其中几本,大致内容也曾读过。重读对比之下,发现郑永年对中国的对外战略,比如东南亚问题,可能看法更深刻。中国问题方面,还读了刘煜辉在2011年出版的《大通胀与再平衡》。处于2018年的末尾回看前几年,选择了一条当时就认为是低效的路径,又增加了转型的困难度。去年还列了《政治的人生》中的书单,可惜今年没时间了。
推理小说方面,读得更少了,读了《双蛇密室》,一如既往的风格就不评价了。
© 本文版权归 MyHaWillGoO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Phoenix_冰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29 01: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