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戏剧现场十佳
2017年,观戏61场。
作为一个热爱戏剧的普通观众、非戏剧剧场及任何相关从业人员、始终自费购票看戏,我有时候都想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观众」。
但观众哪里分好坏呢 ?
至多能算个自有趣味的观众吧。

1- 《他她它》
导演:Herbert Fritsch(柏林人民剧院)
剧场: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日期:2017年6月8日
语言早已不是戏剧唯一重要的表达手段。
但若没有一句有意义的台词,剧目如何在两个小时里跟观众相处 ?
与各种非线性叙事、反情节或肢体默剧不同,《他她它》不仅完全没有台词,就连呈现意义的企图都没有。
这剧目有什么 ?
有五彩斑斓的装置和光影、奇形怪状的舞台设计、大胆淘气的形体表现、品味独特的现场配乐,有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和艺术形式的无限可能。
好看极了。

2- 《2666》
导演:Julien Gosselin(如果你能舔舔我的心剧团)
剧场:天津大剧院
日期:2017年7月15日
与彻底瓦解了语言被赋予的一切功用意义的《他她它》相反,《2666》基于同名原著小说呈现剧目,没有大的改编,完全仰赖文本语言带动叙事、铺陈情节。
由于小说《2666》本身的时间空间跨度、体量、叙事皆巨,对其进行戏剧展现、如何取舍是个难题。
我是原著的忠实拥趸,对大量密集喷发的台词很熟悉,又深为主创能将几处重要场景具象化而折服,所以非常喜爱剧目。但对于不熟悉小说的观众而言,即使有影像、音乐等辅助手段,长达12小时的观剧极有可能是对身心的磨练。

3- 《欲望城国》
导演:吴兴国(台北当代传奇剧场)
剧场: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日期:2017年5月5日
麦克白的故事,短小精悍。
从女巫预言挑起麦克白夫妇对权力的贪欲、谋篡、弑君、登位,到二人被鬼魂与良心折磨癫狂、最终遭报身死,充满戏剧张力。
《欲望城国》将麦克白置于东周蓟国。人物先被欲望膨胀、后因恐惧扭曲的内心,由吴兴国与魏海敏演绎得丝丝入扣。
舞美、扮相、唱词、念白,京剧戏曲元素与改编的情节完美融合。

4-《冬之旅》
导演:赖声川
剧场:保利剧院
日期:2017年3月23日
年度暖心剧目。

5-《父亲》
导演:赵立新
剧场:保利剧院
日期:2017年12月1日
赵立新与金星,是一对颇令人意外而又相得益彰的组合。

6- 《命运之影》
导演:EirikStubo(瑞典皇家戏剧院)
剧场: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日期:2017年9月7日
Eugene O'Neill / 尤金·奥尼尔在他的最后一部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中,描写了自己年轻时身处的痛苦无望的悲剧家庭,而《命运之影》则展现了老年尤金·奥尼尔身处的痛苦无望的悲剧家庭。
他始终逃不脱同样的无情命运。清醒地感受痛苦而无处可逃,何其哀伤。

7-《我爱XXX》
导演:刘畅(黑猫剧团)
剧场:蜂巢剧场
日期:2017年5月6日
这剧目在二十多年前演出即遭了禁。
反情节,也就没有清晰的故事与情节,类似Peter Handke的递进增量堆砌式语言,有什么被禁演的理由呢 ?
许是因为无意义的语言本身也有力量吧。如今复排,即使历二十年,仍旧有着澎湃的冲击力。

8-《4.48精神崩溃》
导演:Grzegorz Jarzyna
剧场:人大如论讲堂
日期:2017年6月2日
如果戏剧是创作者将自己的妄想传达给观众的方式,这出戏就是妄想呈现的一种极致。
剧作家通过文本细微描摹的,是一个饱受抑郁症折磨的灵魂;导演、演员、舞美、音效则将其痛苦绝望精准具化,进而加诸于所有人类。
她的每一个悲伤念头与痛苦感受,曾经或终将在你的内心蔓延。

9- 《醉梦诗仙》
导演:丁一滕
剧场:蜂巢剧场
日期:2017年9月10日
《醉梦诗仙》讲了一位未能挽救所爱贵妃的诗人,在亦真亦幻的场景中的追寻,体现了作为个体的人,经历世事纷繁、穿越梦境现实之后,转而向内,对自我的拷问。
传统戏曲元素、多媒体影像手段、解构、间离、颠覆……透过这些形式,丁一滕与主创充满灵气地呈现了演剧之外的哲学思考。

10-《窦娥》
导演:丁一滕
剧场:天桥艺术中心多功能剧场
日期:2017年12月29日
个人十佳竟然有同一位导演的两出戏,而且喜好程度无视豆瓣评分背道而行。看来是真喜欢。
《窦娥》是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的变体,融入了现代理念与表现手法。
此外,鼓楼西剧场的复排《枕头人》(导演:周可,日期:2017年11月3日),黄湘丽在蜂巢剧场持续复排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孟京辉,日期:2017年11月24日),鼓楼西剧场的新戏《婚姻情境》(导演:过士行,日期:2017年11月19日),亦属佳作。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热爱戏剧的普通观众,所列剧目均自费购票观看。
因此,排行的标准相当主观,个人对戏剧剧场的整体(包括了剧本、舞美、表演、音效各个方面)审美趣味是第一评判要素,而第二要素,则是非常庸俗的个人感受,即戏剧作品整体是否值回票价。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这个排列并未区分首演与复排,以及剧场规模、剧型分类。也就是说,我把一年之中欣赏过的小剧场话剧与大剧场制作、国外经典与本土实验作品统统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比较,对于落后分子而言,的确是不大公平的。
© 本文版权归 EmptySpaceX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