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工程师,她从零学颠勺,10年变成摘星女主厨
文丨周柯言
首发丨光芒glamor(微博、公众号同名)

2016年,中国内地第一本米其林指南正式发布,虽然只帮魔都的老百姓种了种草,但还是让广大吃货们欢欣雀跃,各种鸡冻发问:“米其林怎么不来我这儿评选啊?”,“上榜餐厅什么时候开到我家门口?”,“摘星主厨会不会出现女性面孔?”……
然而,没过多久,倒是那个看起来更“难”回答的问题,先有了答案:2018年米其林上海榜单中,“厨魔Bo Shanghai”的双子星主厨之一谭绮文(DeAille),成为了内地第一位摘星女主厨。

在男性撑起大半天的厨师圈儿里,谭绮文的成功之路相当“另类”。
她本是“工科女”,就读于加拿大顶级学院的工程师专业,人设应该是非常“刚”的。可她的业余爱好却是烘焙甜品,还抽空去参加了当地华裔小姐选美,只为了锻炼内心那点儿自卑和胆怯。

并且,就在所有人以为谭绮文会以工程师身份,在职场大有所为时,她突然宣布要将烹调爱好,升级为终身事业,这一决定立马招致了父母的强烈反对:
“我爸爸觉得,厨师就是没有太多学识男人做的职业。”
谭绮文没有因此放弃,她不仅要证明厨师也可以是有品而美好的职业,她还发誓要得到米其林的肯定,做最好的那一个。 “半路出家”的她,只用了10年时间,从一位“菜鸟实习生”摇身一变,成了摘星女主厨。

从小在海外长大的谭绮文,对中华文化、料理抱着很谦卑的心态,她总说还有很多需要去探寻、学习。但至少人们已经记住,在上海外滩5号的“厨魔Bo Shanghai”有一位女主厨,她以传统中国菜式为灵感,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了每一位到访的食客特别的回忆……
忙总:最初为什么选择这一行?
谭绮文:因为我真的很喜欢烹调,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喜欢,好像没有什么词能容我心里想的。那个时候我觉得做这份工作,能让我感受到挑战,让我把梦想照进现实,然后它可以有很多变化,满足我无穷的好奇心。看着我的创意一点点变成现实,有很大的满足感。

忙总:当时父母支持你的决定吗?
谭绮文:我的父母不太支持,因为觉得我是女生,厨房这么脏又全都是男人工作的地方,为什么我要进去?刚开始真的满心疼的,最亲的家人没给我鼓励。但我就是比较执着的人,特别是得不到认可的时候,我更想证明给他们看我的选择没错。所以我更努力去学习、努力,希望做些成功给他们看。

忙总:为什么厨师行业女性比较少?
谭绮文:这个行业刚开始就是男性为主,但其实这方面现在已经有很大的改变,大家不会只是关心主厨的性别,而是会关注菜做的好不好吃,这其实就给了女厨师很大的信心,因为只要她们做好分内事,就会得到认可,甚至“摘星”。
另外女性比较少,我觉得也和生理条件有关。比如当女厨师怀孕了,她们是可能很难在厨房这么极端的环境工作,我们需要放弃工作而达成另外那一部分。所以相比来说,我们需要更多的牺牲、努力,才能达到和男生一样的级别。

忙总:觉得自己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谭绮文:首先是厨魔团队很支持我们,给我很多鼓励。然后因为有从工程师到厨师的一个跨界转变,让我在烹饪的时候有很多特别的想法。最重要是我的梦想,希望能把米其林带到一个更大众的环境里面。我觉得这些是让我能把事情做好的原因。

忙总:米其林评选是什么样的标准?
谭绮文:米其林的话有分好几个category,包括比如说有Consistency(烹饪水准的一致性),食物本身的好,然后是创意,还有价值(value)。我觉得最重要的标准是,客人能感受到我们传达给他们的experience(体验),让他们有难忘的回忆,会让他们有“我曾经在这边吃到这个,希望可以再来重新体验”,这种感觉。

忙总:咱们店里是以中餐为灵感的创意菜,当初为什么这样设置?
谭绮文:从小到大其实妈妈都会做中餐给我,但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餐,等来到这边工作我才懂得,原来中国菜有那么多元素、变化、历史在里面。我看了很多,学习了很多,跟客人聊天的过程,启发了我,就是虽然我是用西餐的烹调方法,但我可以以中餐为灵感,给他们一个更熟悉的体验。
我想把这家店做的更多元化,将中餐的灵魂更深的融合在,西餐的烹调里,让每个客人在用餐过程中,回忆到家的味道。如果是外国的客人,那他们也会对中国、中国菜有全新的看法。

忙总:还会继续做中西合璧的东西吗?
谭绮文:会,因为我也是中国人。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希望可以继续做的更好,我的梦想还是把米其林这个等级的美食带到大众,让更多人可以认识,无论以后我在哪,这个梦想是不会变得,传达米其林,传达中餐的灵魂给大家。

忙总:会觉得很辛苦吗?
谭绮文:辛苦肯定有的,我工作时间很长,吃东西又少,睡眠又特别少。但我觉得辛苦不会让我想放弃,相反它让我可以更努力,能有一天把辛苦变成不辛苦。中国人有句话说,先苦后甜,我相信将来会变好的。

忙总:你的先生是不是也给了你很大鼓励?
谭绮文:其实是双方面的。我中文要比他好,可以想象他的中文有多差(笑),有这个语言上一点点优势,可能行政上很多东西我要做的比他多。但反过来他也有自己强的部分,比如烹调肉类,他确实比我厉害。所以我们在餐厅有很明确分工,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会互相交流、鼓励,一起进步。我们是很健康的“竞争”关系,不是说要争输赢,而是看看彼此缺些什么,哪里需要更努力些。

忙总: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
谭绮文:我很充实,醒来的每一分钟都是为着我的梦想,为着我的目标去往前走,每过一天我觉得自己的收获又多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