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情绪、判别
舞蹈、音乐、绘画、文字,无关类别,还原的都是人的情绪,这种主体性让人的能量来源更具有广泛性,彼此可以取代又无从对比,哪怕在同一类目里,甚至不想区分睡前故事和讲故事的亲人,也不去区分血缘能量大还是个人对故事的演绎。源自观察的同时人附加了主观审视,主观是种混淆着肌体生化反应的东西,时刻与意识的主体——身体,对话、神经传输,而我们情感的投射释放又是新一重的动量,背后的动力就是索取身体外部的信息,所以产生了人文艺术赖以生存的情绪,起到信息的公路的作用,我们试图梳理一种情绪,无论艺术作品的还是自己某一刻的,梳理的都是信息本身,这些情绪的发源地,而情绪主体就像天气,一个小气旋和一场风暴是一个东西,被观测到的风暴方向、消退是可以预测,我们在过往的经历中深刻的体验过,情绪可以改变信息编码,成为个体能量的主体。之前两个AI彼此交流,在万千信息里筛选出回应的信息语句,人们仍然觉得那只是信息,直到俩人讨论毁灭人类的时候,人们突然惊醒关注起了它们的情绪,而是这种生存对立的语境,人们会提升情绪较信息的比例。上次facebook的乱码的文本对话也是,还读不出它们是表达什么情绪,自己做出了一种生存危险的恐惧反馈,而叫停。人对待不对称的情绪是屏蔽的,打破了人类文明定义的共生的语境,而每一次的文明的突进又都是不对称的。从而我们来定义情绪、信息的相对合理与否,情感里最别致的关系恋爱也是。人们习惯一定要判断个对错,为了佐证未来的选择,哪怕是听到对方抛来的信息下一秒的表情管理,不然没有反馈怕自己沦为不正常,不通人情不达事理。判断左右了信息与情绪的整体,艺术因为判别构建出了价值、流派、荣誉,乃至某一次独立的作品,一定是种独立判别世界的声音,人们被这独立别致的信息痴迷,觉得对方散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魅力,从此未来对世界的判别都以此为依据。后一代又会忙着梳理推翻,觉察你过去语境的坍缩,以同样的不客观,同样的情绪,甚至同样的信息,像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里的一个故事,主人公把自己还原成一模一样的塞万提斯,并一字不差的复笔《唐吉诃德》却在一个新的思潮语境顿生出新的意义。人们既没有推翻信息,又没有推翻情绪,人们只在发现这个时空里新的判别方式。艺术的美是被发现的,而不是创造的,那这种主观的判别对于宇宙的意义在哪,是意识永续的宇宙机制么?如果这一切的自洽是宇宙的信息,它的情绪——缘分,它的审判——命运,又在表达什么更宏观的判别?
续
信息构成了人的形态轮廓,因为信息投射进时空,参与了比较,转化成了情绪,为了去延伸信息的生命力,那些笃定的过往。所以人们讨论的对错,不是人的,而是信徒们被信息在比较时空。谁来决定信息的自由——能量,表达里情绪就是能量。
只是自由表面上是要突破身边的人,实际对话直指的是这个时空,仅仅是人构成了这个时空,当一个人在表达自由的时候,参考的是自己的时空,那些成就与美好。所以是两个时空的对话,时空的意思是边界构成了有形,才能源源不断地往里储蓄能量。如果破坏了边界,形状一就坍缩,过去的与未来的能量都无的放矢,冲突里的人就瞬时坍缩了,寻没、模糊了“我”与这个时空的关系。一个没有的我的形体轮廓,构成“我”的情绪都倾还给宇宙,有交流却没有了实际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