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日渐老去的父母相处?
查看话题 >父母除去与孩子血缘这一层关系,他们更应该是孩子的朋友。
最近看到豆瓣上发起了一个话题”如何与日渐老去的父母相处”。看到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今年遇到的两个真实案例。
1.豪豪,是我老板的一个儿子,今年上初中,还处在叛逆期。记得每天晚上放学之后回到办公室写作业就要写3到4个小时,一边写一边玩,一边写一边唱歌,旁边就是爸爸在盯着。豪豪每次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时都特别挣扎,一副极度愤恨的样子。老板对他说,如果哪里有不会做的就问问姐姐。他会思考半天然后拿着试卷或者课本走过来问我。其实豪豪很聪明,每次我说到一半的时候他就马上进入的状态,点一下就马上明白了。通过几次的接触,我明白了豪豪为什么每次写作业总是特别的挣扎与痛苦,为什么十五六岁的男孩看上去这么忧郁,为什么在我眼里这样正常的一个孩子在学校会和别人打架,会被老师和父母评价为自私的孩子。
豪豪的父母做生意,他很小的时候父母都忙于生意,没有太多精力放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如今孩子慢慢长大了,接触的外界环境越来越复杂,又正处于叛逆期,所以他们决把生意上的来往减少一些,多抽些时间陪伴孩子。可我觉着他们已经错过了和孩子相处的最佳时间。虽然父母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每天把时间都用在孩子的补习教育上,每天都在微信里接收来自老师对于自己孩子的评价和反馈。从这些信息里看似父母有了教育孩子的方向,老似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忙的不可开交。但我想问那些父母们,你们是否真正懂得孩子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真正缺少的又是不是你们这些所谓的无私奉献的爱呢?
2.阿翔,是我今年空闲时间做补习的一个初中小弟弟。他的情况比豪豪更厉害。据阿翔的妈妈给我介绍,他经常和妈妈发生口角更甚者会出手打妈妈,甚至有时候威胁妈妈说要跳楼。阿翔学习情况不是太好,但从补习的过程中,我一下子惊讶了,他这么聪明的孩子没可能学习不好,和我相处的过程中他很爱说,也很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为什么在妈妈眼里却是一个自私、想法极端、叛逆心特别强的孩子呢。妈妈一直逼着他找家教,把他的学业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一直把他当作一个小孩子来看待,其实我想说妈妈总是把爱给予的过度。孩子爱看漫画,妈妈就觉着这样会很耽误孩子的学习。孩子迷恋打游戏,妈妈就马上阻止他生怕他迷恋上游戏。每天孩子的起居饮食都照顾地特别周全。自己的衣服袜子从来都不让孩子自己洗,吃饭后也没有要求孩子收拾饭桌。这难道就是对孩子的爱吗?
接下来我想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其他人的观察和了解中表达一下看法。如果你读到我文章的又正好与我意见不同,你大可以忽略。我想说的是,在我的心里一直认为父母除了给予我们生命之外,他们也只是我们的朋友。父母孕育生命,把每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我认为这是一种出于对生命延续的本能作出的行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我还能听到养儿防老这种想法。但是有这种想法的父母也产生了另一种想法:现在的孩子都指望不上了。说这些话的父母大部分都是过了60岁了。而他们的孩子又在经历着怎样的生活,也许他们一点也体会不到。
记得看过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一段对话,安德烈说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西方国家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当孩子往前走路的时候,他们的父母是一直在push孩子向左或者向右,而中国的父母却是一直在前方造路。对于安德烈的这句话我深有感触。可是父母却把这种造路当成了他们这一生的责任。父母倾其所有都想让他们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希望他们上名校,有好的前途。可是当孩子毕业的那一天,父母又会给孩子安排工作,希望孩子留在他们身边。一边是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一边却又在用传统的思想束缚着孩子的成长。我的这这些话也是自己的亲身感触。我不认为这是一种爱,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生命是属于大自然的,我希望每个人都给予对方多一些尊重与理解。孩子们希望父母做他们真正想做的事业,而不希望二十多年后当孩子长大了,父母会说就是因为你我放弃了自己最心爱的事业。
父母对于我来说,我更愿意和他们作为朋友去交流。希望多年以后这个愿望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