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鼻孔:鼻炎人群基数那么大,为何市场却打不开?
说起鼻炎,相信大伙儿都不陌生。简单点说,咱们平时得的伤风感冒其实就叫“急性鼻炎”,主要临床表现为: 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如果急性鼻炎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式不当,就有可能转变为一种慢病,名叫“慢性鼻炎”。那么就恭喜你,成功加入到“3亿鼻炎人群”这个大家庭中来了!
前面我提到“3亿”这个数字,肯定有很多人不相信,因为如果真有那么多的话,那么平均下来,应该每家每户都有1个鼻炎患者才对,但好像我们身边并没有那么多鼻炎患者。然而实际上,硬就有那么多!

首先,光是鼻炎的种类就有很多。据笔者从网上查阅了解到,鼻炎根据发病机制及症状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药物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干酪性鼻炎……另外还有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也会引发鼻炎类似的反应。有可靠的资料显示: 在临床就医中的耳鼻喉科中,以鼻部病变最为常见,其中急性和慢性鼻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畸形等四类病人就占鼻科病人的90.05%。
然后我们再拿最常见的过敏性鼻炎来说,这是所有鼻炎种类中占比最高的。所谓“过敏性鼻炎”,其实说白了就是鼻子过敏,跟皮肤过敏、消化道过敏没什么区别。过敏是很正常的,可以说一般人都有那么一两样会引发过敏的东西,比如有的人一闻到猫就会打喷嚏,有的人一喝牛奶就拉肚子。只要避免接触过敏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就行了。但预防鼻子过敏难就难在隔离过敏原,雾霾、花粉、螨虫甚至冷空气都有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据世卫组织2015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的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是11%,我国的过敏性鼻炎平均发病率在10%~15%之间,且逐年增高。

至于其他两种常见的鼻炎,我先说症状,你对比一下看自己有没有。慢性鼻炎: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 半透明的黏液性鼻涕及浓涕、 头痛、说话时带鼻音;干燥性鼻炎: 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鼻内有刺痒感或异物感、经常引起喷嚏、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致使出鼻血。
是不是突然就开始怀疑自己得鼻炎了?
然而如此巨大的鼻炎市场,却为何至今都没有听到哪怕一款家喻户晓的产品呢?相比之下,说起感冒我们就会想到“感康”“感冒灵”,说起慢性咽炎就会想到“慢咽舒灵”,说起咳嗽就会想到“急支糖浆”……难道仅仅是因为鼻炎药的广告没打好?要知道,相比之下鼻炎患者更普遍、更“稳定”啊!

我想,最大的原因应该是人们对于鼻炎的漠视。总觉得这就是个小毛病,除非是资深鼻炎患者,饱受鼻炎摧残的人,才会想尽办法去医治它,尽管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对鼻炎的根治方案(偏方不在讨论范围内)。
相信未来随着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我们身边的鼻炎患者会逐渐减少;也相信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鼻炎不再是医学界的“疑难杂症”。但在此之前,预防和控制鼻炎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