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合伙人》:都是黑夜,容不下不一样的烟火
今天看了一部印度电影,一部不卖座的电影《印度合伙人》觉得很不错,看完之后就想着给它写点什么,不然真是对不起我一个人在偌大的电影院流的眼泪。
这部电影是我的母亲大人推荐给我的,再去电影院的路上,我妈啧啧嘴和我说,这个电影吧,好看,但是你这么小的年纪不一定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啊。我“切”一声,一遍低头玩手机一边告诉她,我的心理年龄大概是有八十岁。
其实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值得深深考究的地方,当然我是就它的内容来说的。《印度合伙人》的内容非常简单,一个深爱妻子的丈夫拉克希米为了妻子的健康着想 寻找低成本的“姨妈巾”的生产方法的故事。在我的印象里,印度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当然也是一个对女性比较残忍的国家,在生理期的女性不能和男人接触并且要睡在外面的一张小床上,因为她们被认为是“不洁”的,而且因为卫生巾价格昂贵,就会没有家庭能够负担起这样昂贵的消耗品,所以女性选择用肮脏的布、树叶甚至是是炉灰来处理被看做是“不洁”的生理期。正因如此,很多女性早早就不能够生育严重者还丢掉了生命。
故事围绕这个简单的主题展开,我看完电影之后,随手翻了底下的评论,看到人们对这部电影褒贬不一,在这里我并不想从电影的内容、影音、画面色彩这样的专业角度来评论这部电影,因为这是影评家要去做的工作,而且我也自知没有这样的好本事写出恰当的专业影评。
我想让大家看到的是我们人这个群体,我们每天接触这么多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我们到底为什么被社会接纳又为什么会被社会疏远。
《印度合伙人》影片一开头从拉克希米和妻子的婚礼开始,然后紧接着就是一大段的歌曲混合这快剪。每一个镜头都显示出主人公不同于常人的头脑和思维方式,这就注定了他不会平凡的人生。当大家都在买金黄色的鲜花做头饰时,拉克希米环顾四周随后放下手中的鲜花,从树上摘下雪白的茉莉戴在妻子的发畔。
他对妻子的爱他的创新思维引领这他走上发明低价卫生巾的道路,然而,一个男人在印度这样的社会,要研究“女人双腿间的这点事”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所以拉克希米被人认为是疯子,是变态,妹妹、妻子、母亲离开了他,村子里的人鄙视他不和他接触。拉克希米仿佛在自己的故乡变成了异乡人,他固执的用双手扒着悬崖的边缘,但是所有人都要在他的双手上踩一脚,知道这个善良到有些傻的男人掉进谁也看不见的深渊里。
因为什么,为什么人们可以容忍数十万的人,却容不下一个拉克希米?因为他和别人太不一样了,他想要打破人们坚持了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传统,他是一个手持长矛的先驱者,他就像炸开在黑夜的一朵烟花,可是拉克希米不明白,当周围都是黑夜,就容不下不一样的烟火。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多纳托雷三部曲中我最后看的那一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女主人公玛莲娜是小镇上出了名的美人,拥有的精致脸庞,长而黑的卷发,窈窕的身材,正因为如此,玛莲娜成为女人们季度的嫉妒的对象和男人龌龊幻想的对象。后来玛莲娜的丈夫和父亲先后去世,村子里的女人不卖给她食物,男人趁机对玛莲娜进行骚扰。饥寒交迫的玛莲娜最后终于自暴自弃的变成了一名妓女。
后来战争结束,和德国军人接触过的玛莲娜成了小镇的女人们出气的对象, 她们拽着玛莲娜的头发野蛮的殴打,并且撕烂了她的衣服,而后残忍的剃了她的头发让她赤裸裸的暴露在众人面前。面对曾经的邻居,这些所谓的“老乡”玛莲娜歇斯底里的尖叫。绝望的她离开了这个给了她太多伤害的小镇,火车带走了玛莲娜带走了小镇上唯一的烟火。多年后玛莲娜挽着大难不死的丈夫回到小镇上,此时的她身材走样,眼角也添了皱纹,这个时候小镇上的女人热情的卖给她东西,就好像曾经那些事情并没有发生过。
无论是玛莲娜还是拉克希米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伤害别人,他们善良过自己的生活,却还是遭到讥讽、嘲笑、驱逐甚至是伤害。这个社会容不下的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是那些像烟花一样照亮黑夜的人。鲁迅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
所以电影中的拉克希米在妻子拿51卢比去猴神处祈福的时候问她:“为什么你宁可用51卢比买这些所谓的祝福,也不愿意用55 卢比买能使你健康的东西?”他的妻子回答他:“只要心灵纯洁就不会生病。”
拉克希米惊醒了这些人所谓的“美梦”,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一个惬意空闲的午后睡得正像,这时候闹钟突然响了,你会怎么办?当然是,关掉闹钟继续睡!拉克希米就是这个惹人厌烦的闹钟,他响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人们终于忍无可忍,砸碎他,扔掉他。
人,是群居性的动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够独自生存,所以每个人都尽力的融入社会,拼命地把身上的棱角磨掉,然后跑到人群中说:“看,我和你们是一类的人呢。”然后跟着人流走进人海。这样的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彩色的肥皂泡,缤纷炫目却十分脆弱,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它,决不允许任何人身上的刺把它戳破。所以这个时候想要融入这个社会的方法之后两种,一是永远离开它;二是磨掉身上的刺,变得和其他人一样。
写到这里,手机里的歌刚好跳到华晨宇的《烟火里的尘埃》,觉得这首歌很应景,从前很不喜欢华晨宇,觉得他太特立独行了,但是渐渐地也觉得其实他的人或许是更精彩的人生,所以现在也渐渐喜欢上了。
最后把这首歌的歌词送个每一个还在世界上努力生活的人,希望你们无论走了多久,还能记住自己最初的样子。
看着飞舞的尘埃,掉下来,没人发现它存在,多自由自在;可世界都爱热热闹闹,容不下, 我百无聊赖,不应该 一个人 发呆;我的心里住着一个,苍老的小孩,如果世界听不明白, 对影子表白;是不是只有我,还在问,为什么, 明天更精彩,烟火里 ,找不到, 童真的残骸,只有我 ,守着安静的沙漠,等待着花开;只有我, 看着别人的快乐,竟然会感慨,就让我,听着天大的道理,不愿意明白;有什么,是应该,不应该,好奇怪;还在感慨,风阵阵吹过来 为何不回来,风一去不回来, 悲不悲哀,麻木得那么快, 应不应该,能不能慢下来,笑得开怀 ,哭得坦率,为何表情, 要让这世界安排,我就是我, 我只是我,只是一场烟火散落的尘埃,风阵阵吹过来,风一去不回来,能不能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