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个月
我并不是一个旅行狂热份子,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每个人都不相同,而我大概是用它来逃避生活中的淤堵黏痰。是的,只是想离开,只是想放松心情。
环泸沽湖是一段计划之外的旅程,因为初中时去过一次所以开始并没有特别期待。这次在飞机上看见它的时候,它就是躺在群山之中的一小块水域。它是湖,可它比海还蓝;你以为它是静态的,亲自走进它才发现一波又一波的浪拍打着岸边石子。这浪没有海浪的汹涌,它是有固定振幅和波长的,泸沽湖用自己的内力阻止了湖浪肆意飞扬。湖水可真透亮,水里的石子和生长在水中的树全都触手可及,把手插进湖水中感受它的温度和律动,这是来泸沽湖应该做的第一件事。
在泸沽湖,喂鸟是开启一天的模式。清晨起床一开门便被大自然拥抱在怀中,跑几步便奔到湖边,早起的游客已经在岸边开始给鸟子和鸭子投食了。这个“食”可以是馒头、面包或者鱼干,投食者嘴里要大声“喔喔啰啰”地吆喝,成群的鸟子和鸭子就会应吆而来。游客只需把食物分成小块抛向空中,白色的鸟子低空盘旋抢食,黑色的鸭子湖面聚集抢食,背景是静止的天、山、雾、湖、舟,宛如一幅彩色油画,再配上近在咫尺的空旷的夺食声,恍惚间会觉得这一切不真实,好像自己是在摄影棚里。
吃过早饭,开始了一天的徒步。准备好这一天的奇遇了吗?清晨出发的时候是冬季,山阴的路面还有厚厚一层霜;走到湖边仿佛又看到春天,岸边仍有五颜六色的野花,远处的湖面还有晨雾未散,配上岸边柳树又是一出江南水乡画;到了中午灼热的阳光刺人身上,能感受到夏天的炎热,沿着盘山公路一转弯,眼前的景色又如美国西海岸的开阔;抬头看见湖岸的树,金黄的叶子摇摇欲坠,风一吹来所有的树叶随风摇曳、闪闪发光,这就是秋天。
徒步使得我们和泸沽湖的关系更加亲密了,不仅是表面的驻足观光,也有慢慢深入地探索。道路,便是探索泸沽湖的渠道,有尘土飞扬的水泥盘山公路、有吱呀呀的栈道木板路、有不起眼的泥巴小道。乐趣在于从盘山公路旁的树丛中发现一条当地人走出来的泥巴小道,不起眼的一条土路,游客罕至,它不仅能更加快捷的带你进入下一个村庄,还能让你躲避沿途的飞尘。当然这也需要一点心理准备,万一此路不通又或者它不能带你去你想去的方向,你就得重新走回来。顺着这条路走,终点是未知的地方,脚踩在落叶上“嚓嚓咔咔”的脆响,停下脚步能听到懒懒的几声鸟叫,比手掌还大的松果掉在路旁,枯黄的松针铺满灌木丛。此刻的我,除了一双行走的腿需要支配,身体其余部位只需要放空,任凭阳光晒黑我的皮肤,任凭湖风吹乱我的发丝,任凭小石子掉进我的球鞋。
阳光是泸沽湖一大要素,它让泸沽湖从青灰色泼墨中国画慢慢变成了彩色写实西方油画,白天的湖面因为它波光粼粼,黄昏的泸沽湖也因为它拥有了丁达尔现象。到了夜晚,太阳退场,星星出场,夜晚的星空广大深远,第一次感觉到星空居然这般立体。你不要试图数星星,太多了,你肯定记不住它的位置;所以在星空之下来一场斗地主,是不错的选择。猪槽船是泸沽湖另一大要素,船是木质结构,被涂上了不同颜色,和山上彩色的经幡相互呼应。它可以是一叶扁舟;可以是一舟一世界;可以是群舟出游;可以是某人一下午的温床;也可以是鸟子的歇息地。泸沽湖被称作女儿国,是母系社会,“走婚”是它的的一张名片,但是作为外地旅人,我们只能在走婚桥上走一走。
同行的朋友是两位经验丰富的旅人,看见路边的小卖部会进去买啤酒,边走路边喝酒。古代旅人是仗剑走天涯,他们是仗酒走天涯,我很喜欢这样的随性和潇洒。想起徐克拍的《笑傲江湖》,东方不败一个翻身,跳进湖中,举壶仰头,大口喝酒,那一幕大概叫做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其实红尘俗世的豪情无关性别,在我看来,世间的男男女女都应有这种豪情仍在的痴痴笑笑。虽然我并不嗜酒,不过在那时那地喝酒,比喝奶茶酷一千倍。也是受教于两位经验丰富的旅人,我学会了行走的晾衣杆这一技巧。
这一个月的几段旅程,遇见的都是温暖可爱的人们。之前一个人的出行怕遇见坏人,好运的是坏人从未遇见我。从踏上去银川的火车开始,一路上我遇见了睡下铺叫我丫头的阿姨,给我提供拍照技巧的列车员,清真寺前送我一块麻花品尝的老板,冰天雪地里主动为我趴在地上拍照的团友,火车上唠嗑的东北小哥们,公车上要过八十大寿的精神老太,客栈里为我免费升级湖景房的老板,以及在泸沽湖那些总问客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的人们。在他们的友善面前,我甚至怀疑自己才是那个所谓的“坏人”。
泸沽湖的草海,当然是夏季来看的好,那时的草海是绿色的,映着蓝天白云很是畅快。我们是冬季来的,据说来的不是时候。草是枯黄的,倒伏在湖面,看着是厚实的荒芜。但我来的恰是时候。之前去银川有人说我去晚了,树叶都掉光了;去哈尔滨有人说我去早了,江面还未冰封;去色达也未到时间,土拨鼠还未出洞。可我若不是这些时候去了,我怎么会有幸看见铺满黄叶的银川大街,怎么会有幸听见松花江面结冰的咔咔声,怎么会在天葬台体悟到人生的平凡轮回。一切来的正是时候,我在这个点上正好遇见了它,在我眼中便是最美。
忘不了的,是那去往青铜峡空无二人的绿皮车厢,灵武的第一顿德克士早餐,小芳家不间断的暖气,同心春惊为天人的手抓羊肉,银川机场的大漠日出,下午四点漆黑的哈尔滨街头,亚布力的林海雪原马拉爬犁,高速路上结出冰花的车窗,滑雪场上180度摔跤的冰爽,中东铁路桥上让我耳朵生出冻疮的风,松花江晶莹剔透带有气泡的冰块,中央大街上随时闯入的红肠味,哈尔滨到北京的通宵硬座,胡同里没人摘的柿子树,北京黄寺的那一口酱肘子,鼓楼旁那一夜的无忧好觉,什刹海又圆又大让卢平变身的月亮,晴空万里下黄瓦红墙的故宫,姚记炒肝小窗外的鼓楼一角,北京豆汁的酸臭味,百花深处里老旧的二把车,以及无数顿填鸭式的餐食。因为这些细微的记忆片段,让这段时光和其他时光不一样,这段时光美好又不真实,但却是真正有用的,让我知道了生命的辽阔,也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救赎一种赏赐,我长长地喘了一口气,继续忍受下一段乏善可陈的时日。
写下这篇文章,是为了往后仍然记得这些片段,这些让此生饱满丰盛的片段,这段似梦似幻的时光,印上我的烙印,存放在我的平行时空,等待着下一次与它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