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不行?为国家而结婚吧!
越长大,越学习用宏观角度看待世界、分析问题。我也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转变思维模式。学会用宏观角度看问题,很多事情就都豁然开朗,不再纠结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爱谈恋爱、不想结婚,甚至以“单身”“不婚主义”标榜自己特立独行,来为自己的“自由的人权”加持。这是时代的“精神文化思维意识”产物。当然,女性独立、财务独立、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社会联系更加紧密,许多人已经可以不用通过“婚姻”来换取资源的保障、维持关系,相反,独身的年轻人免于家庭负担,利用资金去旅游、阅读、交友,爱了就在一起,不爱就分手,活得更加多姿多彩。这届年轻人仿佛是“人性大解放”的一代,“完全放飞自我”的一代。另外,对于婚姻,他们要求更高,他们呼吁要“与爱情结婚”。
以上,都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年轻人从“自我”来回答:我为什么不结婚。
那么,从国家、从世界的角度来看问题呢?中国已经进入全球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的行列(我懒得去找数据)——老年人“存量”多、年轻人“增量”少。老年人“存量”多是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的提升,老年人活得更长寿,实属可喜可贺。年轻人“增量”少是因为年轻人不爱结婚了,而且国家在放开二胎政策后,年轻人好像也“不领情”“不买账”。当然还有其它复杂的情况。发达国家日本比中国提前经历了人口老龄化的国情,进入“低欲望社会”“无缘社会”(提出这些说法的是日本的社会学家),甚至会免费赠送房子给年轻人住、甚至发展出一个专门去空房子收尸的行业。多么疯狂啊!因为年轻人的生育能力提振不起来啊。从肤浅的层面的理解就是:没有足够的年轻人,直接导致国家的劳动力受创,创新能力受挫,进一步导致国家发展受阻。另外,“养儿防老”不是骗局,国家养老是捉襟见肘的。因为老龄化速度快,养老模式不够完美,总是收缴A家的钱,去给B家养老。千千万万个A,就是年轻人。你看,年轻人,你不结婚生子,是对国家不利的。最终,会对个体自己不利。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理大家都懂。
总是有年轻人习惯性和政府保持“对峙”和“疏离”——我绝不能让政府对不起我。我绝不能吃亏。政府的大工程与我无关。但当会从以上如此宏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就会觉得——我简直是上天派来的千千万万的救星之一啊!——我愿意为国家而结婚。不敢标榜这是爱国主义——这是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权衡利弊后下的决定。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本质上是国家为人民争取的利益高于一切。
只要想到这个层面,我豁然开朗,但马上我又陷入一个新的纠结:Who the hell would I marry with?
时代的进步发展让每个个体变得“自私”了吗?这与演化论相违背吗?我想这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在社会的运作。要怎么改变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势必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每个个体学会换个维度思考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舆论对年轻人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