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岂止
李想没想到家里的老房子已经破败成这样了,屋顶都长草儿了。也是,从奶奶去世,已经七年了,连回乡祭祖的爸妈也不会踏进这个院子。
但她还是扔下行李箱,准备住下了。当务之急,李想爬上梯子去把屋顶那棵草儿拔了。然后在屋顶坐了一会儿,俯瞰整个村子,还是从前的样子,门前那个让小李想摔过狗啃泥的小池塘已经干涸了,从梯子上下去的时候李想竟然有点儿怕?怎么人越大,胆儿越小,怪不得小时候妈妈总不让李想爬梯子。
李想带了一床新被褥,本来她坚持带自己从小盖的被子,妈妈才告诉她,那床被子已经扔了。那行吧既然不是原来那个,随便哪个都无所谓了。李想铺好床,看着空了大半截的土炕,有点儿怀念小时候,她们家还没搬去城里的时候,冬天她和妈妈坐在炕头儿,腿上盖着小棉垫子,妈妈织毛衣,李想给自己讲孔繁森的故事,那时电视里总是放孔繁森的事迹,她记住了这个名字,用这个名字编了整个冬天的故事。有火炉的冬天可真暖和啊。
老房子里有火灶和火炉,李想都不会烧。但她还是硬着头皮去隔壁阿姨家借柴打算生火,阿姨给她抱了一抱玉米秸秆,还要给她拿大劈柴,李想琢磨改天可以用大铁锅炖土豆鸡块。记得小时候,爸妈都在外面干活儿,李想从锅里偷吃过一块炖土豆,美味极了。可能是很多年没烧过火了,火灶并不好用,李想烟熏火燎得呛了一脸灰,阿姨忧心忡忡的跑过来,拉着她让去她家吃饭,别把房子点了。
李想决定去镇上买个电锅,吃饭问题得解决,铁锅炖是泡汤了。她还买了涂料和刷子,打算把老房子粉刷一下。
房子是在李想出生之前盖的,这么多年,已经看不出白墙的痕迹。不均匀的散布着斑驳的土黄色,一点儿也没有小时候的影子。也不是,李想用彩色粉笔在墙上画的“苹果”还依稀可见,奶奶并没有擦掉。
李想刷了屋子,又开始收拾菜园。厢房里有铁镐和铁锹。李想小时候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小铁镐,是爷爷给她做的,还在,但是对现在的李想来说,有点儿太小了。
李想没种过地,但毕竟在农村长到六岁,她按照记忆里的样子,在菜园里平整出菜畦,撒上了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辣椒的种子。甚至种了一小片香菜,李想本是不太爱吃香菜的,但她觉得有香菜才叫菜园。
村里人对李国栋家的孙女突然回来无不议论纷纷,但是别说李想,连李想的爸爸都不认识那些人。
村里很少有像李想一样的年轻人,年轻人大都在大城市打工,或者在城乡结合部买了房子,没人愿意在土哈哈的农村生活。
不是说“年轻时爱四方,老了爱故乡”么。其实李想也不太明白自己为什么回来,有一天睁开眼,她想再不回来种菜春天就过去了,在瞬间决定了一切。
早已经在脑海里演练过太多遍,告别这个奋斗了七年的城市好像也没那么困难。
一家人都不理解李想为什么好好的辞掉工作跑回农村住,把李想团团围住,看着痛心疾首的爸爸和欲言又止的姐姐,李想骗他们只是回去住几天。其实她把自己买的房子都已经转租出去了,合同签的是两年。房租不太够抵房贷,她想着自己还有些积蓄,先过一段时间吧。
期间爸爸来过一次,看李想把老房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菜园里还有浅绿色的萌芽,后院的杏树也修剪了枝丫,显然有点儿惊讶。
“你……失恋了?”爸爸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李想乐了,“我姐跟你说的吧?”
“我也觉得不可能……那你是遇到什么事儿了?”李想觉得爸爸几乎认为她欠高利贷了。
“没什么事儿。”李想挠挠头,不知道该不该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你这是……年纪轻轻要养老了?”
“爸,”李想看着爸爸说,“爸爸,我只是累了。也许逃避不是办法,请允许我把人生暂停一下。我的话,只求今天像每一天一样平淡。”从读书到工作,李想自己做过很多决定,这一次最任性。
李想从后院的香椿树上摘了香椿给爸爸带走,这玩意儿在农村不值钱,在城里还挺贵的。那棵老香椿树上结的香椿李想自己根本吃不完,只能任它老去。这棵树有多大岁数呢,李想是不知道的。
-
该卸载豆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3-04 0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