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养成记 | 曾住13平米蜗居,在搬家公司打短工,却成为百万畅销漫画家
每天都有浩浩荡荡的年轻人带着丰满的理想和单薄的行囊从家乡来到北京、上海这样的世界大都市,每天也有被梦想挤压的遍体鳞伤的年轻人黯然神伤地离开都市回到家乡。
这样的故事情节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它同样发生在纽约、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悉尼……

前两天我刚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家庭卖了北京的房子到大理买了一座小院,受到了无数追捧。
其实,我们奔向大都市,还是毅然离开,都是一种飞蛾扑火的姿态,都扑向心中的一份理想。
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
心安之处是吾乡。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它是承载你梦想的地方。

今天遇言姐要介绍的是一个,以“一人住”系列闻名日本的女生高木直子。
不知道为什么,写到她的故事的时候,我总是想到自己20岁漂洋过海到了加拿大,一个人坐在课堂最前一排,老师讲课只有1/3能够听懂的日子。
她最成功的地方是学会在一座大大的城市,浮夸的世界里“一个人住”,没有嫌弃这座城市,而一直心存感激。

“我要去东京当插画家!
我心中只有梦想,没有目标,不知险恶地来到一个朋友也没有的东京。
只要上东京,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等着我!
光凭着这种毫无根据的想法,没有计划,存款也只有一点点。船到桥头自然直嘛,我想。”
这是高木直子在绘图日志《一个人上东京》中的序言。

74年生于日本三重县的高木直子迄今已出版了29本作品,是在中国首位销量突破100万册的日本漫画家。
她是一位外表平凡(只有1.5米高),学历平凡(美术专科),出身平凡(乡下小康之家,姐妹弟弟三人)的姑娘。
“性格内向,胆怯,希望自己是一个更善于社交的人”是她对自己的评价。
学生时代的直子各科成绩中等偏下,外表平平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是老师记不住名字的“沉默的大多数”。
虽然如今已是亚洲著名的绘本画家,日本的绘本天后,高木直子始终极之低调,几乎找不到露脸的照片。

16岁时,直子参加了漫画社的征稿,两次都获得比末等奖还低一等的鼓励奖。
在动漫界不乏少年出道的天才作者,直子并非天赋神力的幸运儿。
直子的父母都是恪守本分的普通人,希望子女能自食其力就好,从未要求出人头地。
专科毕业后,直子在一家位于名古屋的杂志社画插画,工作了几年后觉得这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在还没有谋划好下一步的情形下便擅自辞职了。
之后的几个月随遇而安的直子干脆领着失业救济金在娘家过着悠哉的米虫生活,之后又去搬家公司打些零工。
在搬家公司做体力活的直子一度觉得这样简单的日子也挺不错,可难免又会惆怅:难道就这样放弃画画了吗?!
在搬家公司每天看着为了生活和梦想南来北往的客户,为了梦想甚至不惜远离家乡的年轻人,可能给了她鼓舞。

24岁,作为一个害羞胆怯,没离开过家,也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乡下姑娘,直子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决定:搬到东京做职业漫画家。 “抱着失败的话也可以彻底死心的心情,我一个人来到东京。然而到了东京后又发现承认失败,卷包袱回老家这种决定一样艰难。”

虽知居东京不易,到了东京还是被现实浇个透心凉。
房租高昂,积蓄很快用光,专业工作屡试不第甚至还被用人单位劝告:“你一个女孩子来东京,靠这一行吃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再仔细考虑看看吧!”
画画的门槛很低很低,专业画家的门槛却高不可攀,梦想之门不得其径。
为了维持生活,直子开始了打短工的生涯。
这期间,她在寿司工厂做过流水线工人,在银行写过信封。
干体力活最能磨灭人的意志,出国后,我见过在赌场做了十年荷官的博士,在洗衣厂上夜班不愿离开的工程师,当贫困的生活像一份耻辱贴在你的脸上,你还是要记得梦想。
虽然日子过得很穷,直子仍然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计划:集中时间只打短工,一旦攒够房租和生活费就立刻安心作画。
好几年中,直子的生活极为清苦,穿的是姐姐的旧衣服,自己剪头发,能步行就不坐车,吃次吉野家当做奖赏自己。

直子的绘本总给人温暖又不煽情的真诚。
她从不用大段的内容描述生活的艰难,在重压之下,苦恼之中,仍然没有停止脚步,比如起早贪黑地打工、熬夜赶稿、准点冲去超市抢半价的鱼。
“我容易心情低落,但很快就忘了。”
尽管自己蜗居在一间13平米的狭小公寓,每次在电车上远眺东京的水泥森林,直子仍会忍不住赞叹:
“我真是住在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呐!”(大家有没有想起一部叫做《蜗居》的电视剧)

边打工边画画的直子在网上上传了一些自己的绘画日记。
因为身材娇小,遇到不少尴尬事,所有的衣服袖子都太长,七分裤穿成十分裤,坐公车抓不到吊环。
直子记录的这些生活点滴繁琐但有趣,在东京漂泊的第五个年头,她终于获得编辑的关注并出版了第一本书《150cm Life》

直子坦言不擅虚构:
“我觉得,无论是谁,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事情,开心的,烦恼的,渴望尝试的……尽管都是一些生活琐事,但把它们画进作品里,或许可以让人产生共鸣。”
首部作品技巧质朴,内容平实,却出人意料地受欢迎。
之后,直子又出版了令其名声大振的一个人系列:《一个人上东京》,《一个人住第五年》,《一个人住第九年》,《一个人的第一次》。
今年春天出版的《一个人住到几时》中直子透露已有男友,自从搬到东京辗转已有18年,不管是继续单身还是选择结婚,相信这位姑娘都已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如同直子所言:“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定有某个人和我想的一样吧。”
“一个人系列”因其真实而温暖,不仅深得日本年轻人的共鸣,在豆瓣也获得极佳评分。
直到如今我还记得她将一锅米饭分成小盒冻起来,怕遇到推销不敢开门,不小心看到恐怖片吓得睡不着,最令人动容的是父亲来访时,因为屋子太小,父女二人紧贴着洗碗槽打地铺,临走时父亲装作不经意的样子拿出一只装着钱的信封交给直子(亲爱的你,年轻的时候有没有被父母这样平凡地宠爱过呢)。
没有豪言壮志,三言两语,寥寥几笔,却是击中人心的小确幸。
正是这种平凡却充满了爱的家庭,才让直子有这种平凡而温暖的画风。



看直子的书,犹如看着自己的影子。
她的小惊喜、小郁闷、小糗事、小梦想都是细微而琐碎,像一个人拿着放大镜,仔细看眼前生活,没有大悲大喜,但平实感人。
原来每个人的生活都相似,尽管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的我们永远是自顾自地,默无表情擦肩而过。

2008年,34岁“高龄”,个子矮又缺乏运动神经,只有在追电车时才会跑的直子决定开始练习跑步。
“我爆发力和柔韧性都不行,只有拼耐力了。”
如同直子在东京隐忍漂泊了五年终于获得出版社青睐,在运动上直子也选择了看似枯燥,没有太多技巧纯靠毅力的慢跑。
练习了大半年,磨烂了一双跑鞋后,直子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可以轻松跑完20公里了。 08年冬天,直子在夏威夷成功完成全马,用时5个小时零1分。
次年,在日本与论岛马拉松中直子跑出了4小时39分56秒的好成绩。

年轻的时候,遇言姐总羡慕扎克伯格或是戴维·卡普这些年少得志、一鸣惊人的精英,如今才明白更多的成功是像郭靖,像阿甘。
他们简单,正直,没有私心杂念并坚忍不拔。
他们的成功,绝不是聪明取巧,比他人更快、更高、更强,相反,是比他人专注、质朴和坚韧。
“踏出脚步才发现,光是维持基本生活就已经精疲力尽。
如果留在老家,也许现在的我会过上另一种幸福的生活,但仍然想对当年彷徨中决定上东京的自己说一声:“加油啊!”

每天,在地铁上看到形形色色的年轻人,大家像直子一样抱着“总要试一试”的念头在大城市中打拼,反复地自问自答: “我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再努力一下下吧。”一面拭去泪水,勉强撑过每一天。

有着小小的野心和模模糊糊的理想,有着不为外人道的笨拙和愚钝,也曾孤独迷茫,但仍愿意以乐观的心态看待这一切。 日子,就是这么一步步地走过来了。
或许有一日当我们不再追问“我这样做的意义何在”的时候,就是默默灌溉的种子开出花朵之时,而你真正可以和这个世界对话,和这个世界和睦相处的时候,正是你学会并享受和自己相处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