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希的十年之后

2018年5月26日,香港艺人阿娇(钟欣潼)与台湾医生赖弘国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世纪婚礼,这个被流言蜚语攻击了十年,却始终学不会坚强的女孩,终于如愿穿上了婚纱。
同一天上午,陈冠希在微博发出了一张中年人的旧照,并配图十个大笑的表情。照片中的人是陈冠希视为亲人的“龙叔”,也正是当年拿着陈冠希电脑去修的人。
此微博一出,顿时引来无数猜疑。
1,
2008年1月26日,一个名为“奇拿”的网友在天涯社区“香港讨论区”的成人贴图区上传所谓陈冠希与钟欣潼私房照。
起初,陈冠希还不以为意,发短信给朋友说:
“我要变成香港的Paris Hilton了。”
没错,私房照泄露这种状况娱乐圈早就有例可循,帕丽斯·希尔顿因为被前男友泄露私密视频,不仅得到巨额赔偿金,还因此受到广泛同情而名气大增。
陈冠希果然也名气大增,蹿红的速度和广度至今无人能及,只可惜是臭名昭著。他以为自己是受害者,泄密照片的人才应该被千夫所指,但他错误地预估了国内外对“性”认知的巨大差异,他自己却成了被钉在耻辱柱上的那一个。
2月21日,陈冠希在香港召开记者会道歉,“我衷心向所有人道歉,之后,我会退出香港娱乐圈,没有限期”。
搁在现在,如果吴亦凡因为爆出小G娜事件,而宣布永久退出娱乐圈,公众可能会觉得他疯了,你这样把吸毒队、家暴队、出轨队置于何地。事实上,吴亦凡依旧稳坐国内顶级流量小生的头几把交椅,拍广告、上综艺、跳舞、唱歌、演戏丝毫没有影响。
可惜陈冠希生不逢时。
在当时的香港,舆论已经先于法律给陈冠希订了罪,无论他如何解释也难以翻身。于是,那一年我们一起见证了一个演员在演艺生涯最巅峰时,在最好的年纪里,阔别荧幕十年。
很长一段时间里,陈冠希都不能理解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他能宽慰自己的解释仅仅是:
“我能理解的是,我做的很多事,我代表的很多东西,在一个保守的社会里仍然是禁忌,既然大家需要一个坏人,那只能我来做那个坏人,我之前的确是很烂的人。”
2,
事发后,陈冠希从天堂跌到地狱。
父亲陈泽民早就自身难保,陈家生意从2003年开始负债,之后屡屡受挫,直到2008年被逼破产,欠下一大笔外债,陈冠希此时出事无疑是雪上加霜。
陈冠希把自己关在家里,连续五天待在黑暗的环境里,身边随便披点东西,不想去任何地方不敢见任何人,曾经不可一世的他变得格外敏感脆弱。
所有人都急于跟他撇清关系,演艺圈明星们对陈冠希三个字避如蛇蝎,曾经的音乐伙伴陈奂仁拒绝和他合作,他失去所有的代言,演艺事业几乎全面停滞,巨额赔偿使他负债累累。
在香港,陈冠希连出行都很困难,到处都是跟拍的狗仔,他曾为躲避狗仔在汽车后备箱藏了十五分钟,以为自己会被闷死在里面。
远走他乡后,没有佣人的照顾,陈冠希只能自己洗衣服倒垃圾,他第一次知道三分钟熨烫不好一件衣服,自己曾经以此为由对佣人的破口大骂完全是无理取闹,“原来我真的是坏人”。
2011年陈冠希尝试发了一张专辑,只不过没过几天就收到了一封夹着子弹的匿名信,和各界山呼海啸的唾骂。
美国黑人导演伯特·伯特·菲茨杰拉德·迪格斯(RZA)是陈冠希的好朋友,他本可以不用试镜就获得一个角色,可他还是没能参演。
因为影片中有部分取景地在中国,当地政府态度很坚决:
“要是有陈冠希,你们就甭在这儿拍电影了”。
RZA跑来问他:
“你是在中国杀人了么,他们的态度好像你杀人了”。
陈冠希拍摄了一部历时三个月的纪录片《触手可及》,在镜头里他总是云淡风轻地谈起过往种种,但唯独在谈到电影时,他神色落寞。
“我真的很想演戏,那是我的解药,我真的很想接一部电影,这是我目前唯一的遗憾。演戏是我的激情所在,他们拿走了我的激情,他们赢了,这是他们唯一打败我的地方。”
3,
陈冠希自幼和母亲姐姐一起在加拿大生活,九岁独自去香港找父亲。
父亲陈泽民是当时骏雷国际董事局主席,更是签约谢霆锋、容祖儿、Twins和陈奕迅这些当红歌手的英皇公司的高级董事,江湖人称九哥,财势雄厚,在娱乐圈颇有威信,坊间传言说他父亲好同性。
陈冠希千里迢迢跑来投奔父亲,而陈泽民对他却并不十分上心,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给钱,这导致后来陈冠希对父亲的印象就是,
“我来香港,我爸爸给我好多钱,因为他没有好多时间陪我”。
陈泽民忙着满世界飞,就安排自己的贴身司机去照顾陈冠希,要求就一个“你看着他就行”。这位司机就是从陈冠希12岁开始陪伴,经历了“艳照门”,直到现在还在陈冠希身边的“龙哥”。
凭借父亲的权势,陈冠希小时候就把香港演艺圈里的明星认识了个遍。有天回家,父亲的好友黎明正在他家吃饭,正聊起要拍一支英文信用卡广告,要求演员长得帅英文又好。机缘巧合之下,陈冠希接拍了这支广告,从此正式出道。
刚出道时,唱片公司撒钱给他开记者会造势,张国荣、成龙为他保驾护航,陈冠希一时风头无两。
张国荣是他干哥,他买不到喜欢的衣服时,张国荣会帮他去买;他的第一首歌是和张国荣一起录的;张国荣指导的电影会给陈冠希留一个角色。大哥成龙在监制《紫雨风暴》时首次介绍陈冠希,把他誉为“秘密武器”,随后又邀请他拍摄《特警新人类2》。

出道后的陈冠希因为过于受欢迎,所到之处往往被粉丝围得水泄不通,人也变得愈发张狂,
“拍电影都不好好看台词,心里想着,我在这儿你们就该觉得开心、幸运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买他账,刘伟强就曾在陈冠希拍戏神游时,上去就是一巴掌。但刘伟强同样夸赞过陈冠希有天分,演戏一点就通。
出道不久,陈冠希就搭档梁朝伟刘德华出演了经典警匪片《无间道》。他饰演刘建明的青年时期,一个阴鸷的回眸,眼里的嫉妒和不甘心触目惊心。
《狗咬狗》是他演技的巅峰,他饰演极度凶残的柬埔寨杀手,没有几句台词,造型也是极其邋遢,但这部作品却是他的“封神之作”,他几天不睡觉,把自己逼到崩溃的状态,最终演出了一个真正的野兽。

那时,杨老板就警告过陈冠希、谢霆锋等人,
“你们以后会是四大天王的接班人,请谨言慎行,严于律己”。
已故影星梅艳芳也叮嘱陈冠希,
“我觉得你真的很有潜质,如果你肯听话,不乱来的话,你会成功的。”
可惜他不听话,跑去修电脑,结果把整个娱乐圈搅得天翻地覆。
4,
“艳照门”之后,陈冠希被迫转战潮牌。
潮牌COLT是陈冠希和高中同学潘世亨在2003年创办的,本来只是玩票性质,没想到后来会成为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4年他们在香港铜锣湾开了第一家店,销售世界各地的潮流尖货;第二年开始建立自己的产品线;之后花了3年时间向Nike证明自己的创造力,和Nike一起出过多款联名鞋;现在,COLT实现了每年1000万美金的营业额,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潮流风向标”。
2017年,陈冠希作为COLT创始人受邀到纽约大学做一场即兴演讲。
“不能因为“中国”这两个字,标准就放的很低,我们要为此做出努力,也许有些改变并不一定要发生着在有生之年。”
这次演讲是陈冠希趁着音乐表演的间隙赶去的,连PPT都没来得及准备,但这场随性演讲却燃爆全场,扭转了很多人对陈冠希的看法。

“Hip-Hop是我爸,就这么简单”。
陈冠希依旧坚持做音乐,并且找更专业的人来帮他做,
“定义了Hip-Hop声音的那些人,我们找他们来做母带处理,因为他们是最在行的,这也是我们对自己音乐的尊重,因为音乐是永恒的。”
录制MV《谣言》时,摄像机拍摄他在吃一个苹果,但在MV里倒着播放,变成他在吐出一个苹果,寓意“无中生有”。
《真爱的成分》是陈冠希为秦舒培写的一首歌,记者问他真爱的成分是什么?他回答:
“真爱的成分?就是我跟秦舒培吧。”
自从有了女儿Alaia之后,陈冠希成了名副其实的女儿奴,经常在Instagram上分享女儿的照片,他说:
“比起去赚钱,现在我最不想错过的,是Alaia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第一次走路... ...”
他请求神赐他三个愿望,第一是让舒培想要做到的事情都做到,第二是让Alaia快乐健康的成长,第三是请在国内保证我最爱的说唱文化。
陈冠希曾在纪录片《触手可及》里说过,“我活着,就是为了证明他们都错了”。
2016年,马东在网综《奇葩星球》里谈起陈冠希,
“我之所以觉得我们欠相关当事人一个道歉的原因,是一个感性的出发点,就是因为我觉得他没做错。他也是一个受害者。这八年来,说白了,他为了他自己的过失,付出了很沉重的代价。这种沉重的代价,某种意义上,是社会给他的超出了他应该承受的惩罚,给予了更多的惩罚。”
5,
陈冠希的微博经常挂人,这样好像显得器量很小,但他不在乎,他只要结果正义,不在乎程序正义。

陈冠希曾在机场和一个路人发生冲突,导致误机,无法参加演出。原因是路人插队,而他的处理方式是把对方的身份证给扔了。
“我从不后悔自己做的事,只是遗憾没法去演出了,我不后悔,我就是我,我只做了件很平常的事,正确的事。”
他还因为微博公开撕林志玲上过热搜。
据说是因为林志玲方面不喜欢秦舒培,所以要换掉秦舒培,但秦舒培早已为这档节目推掉很多工作,陈冠希知道后主动同林志玲方面沟通过几次,交涉未果后在微博上公开辱骂林志玲。
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对这件事的解读是:
“水至清则无鱼。但凡完美,都是假象。”
但无论真相究竟如何,陈冠希在骂人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网友们迅速给他定上“辱骂罪”,声称“无论如何都不能骂人,尤其是男人骂女人”。
出席活动,被问到林志玲事件时,他说
“我是谁啊?你不认识我是吧?我是陈冠希啊!我是疯子啊!”,
在所有人都在立完美人设时,陈冠希在媒体面前给自己立了一个“疯子”人设。
陈冠希的微博简介依然是“演员、歌手陈冠希”,但却没有人找他拍戏,也没有电视节目敢邀请他。
《中国有嘻哈》的总制片人陈伟曾想过找程冠希来,但从未真正实施,因为他很清楚,
“陈冠希是劣迹艺人,肯定是不行的”。
一般来说,有吸毒、出轨、嫖娼污点的人被称为“劣迹艺人”,广电总局对他们的态度非常坚决——封杀,宁财神、柯震东、张默、文章、黄海波、陈羽凡都已经凉凉,而陈冠希的“劣迹艺人”标签则有些尴尬,它来自于得势舆论的暴虐,却也无可挽回。
《肖申克的救赎》当年也曾输给《阿甘正传》,输给美国当时的主流价值观,但现在却高居各大电影网站排行榜首位,正应照了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
“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用他最坏的那天来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