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汕头
其实去了汕头好多次了,几乎一年两次的频率,但是真正去走走,已经相隔八年了。
见到了好久不见的朋友,尝到了不一样的美食。
杏花吴记?点评网第一?朋友说,没听过。
一行人风风火火地来到了,丰记。
一人一锅,体验感好太多了,自己把握火候,想吃哪里吃哪里。火气也很重要,一般小锅不够翻滚,不及大锅的火候快,但这里的小锅火候够,牛肉肉质厚实新鲜,纹路清晰,一大块接着一大块,爽哉。以前流行沙茶酱的吃法,现在喜欢小辣椒酱油,保持牛肉的原汁原味。
吃完牛肉,朋友说喝茶,凤凰单丛,汕头的茶,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吃这么多顿了。
喝完茶,逛逛老城区,吃吃汕头本地小吃,蚝烙和粿。蚝烙和粿我都觉得有点腻,糯米的,煎炸的,胃消化不了,也许爱喝茶的汕头人可以。老城区重新翻新了,灯火通明,但是少了些味道,以前那些古老的街道和小店,让人怀念。
去海滨路吃驰名的豆花,有别于传统的豆花,这里的豆花是厚实的,有点炖蛋的口感,洒上白砂糖以及花生碎混在一起。说实话,稍欠豆味,倒是花生碎白砂糖很香,更喜欢它配上纯正的红糖。然后在一对老夫妻开的小店里吃蚝烙,吸着油烟,我们开心地合照,很庆幸我们都没有变。刚吃完,他们又端着杏仁露和芝麻糊回来了。
于是我们继续喝茶去。
然后在十点来到了长平交行白粥。据说当年是个路边摊,但是政府整顿于是整了个小店面。十点对于汕头人的第三顿来说还早呢。门口摆着各式的海鲜冷盘,说实话,看着并不诱人。看着这些无从下手啊,本地人给推荐了鱼饭、腌生虾和螃蟹、炒蚬肉、卤五花肉和苦瓜。
第一次吃鱼饭,把腌制的生鱼蒸熟再冷藏,肉质很结实,淡淡的咸鲜味配上白粥真是一流啊。
很多人似乎接受不了汕头的生螃蟹,只有新鲜的螃蟹才可以做生腌,而且吃的时候最好点下醋消毒。口感粘稠,入口清甜很适合下饭,就是酱汁味道有点重,有点咸。
卤五花肉也很不错,把油脂都卤出来了,并不觉得油腻,入口即溶,配上暖暖的白粥,吃上一口苦瓜中和一下肥肉的饱滞,很有幸福感。
跟潮汕的砂锅粥各有秋千,白粥虽没有放任何配料,但是要煮搭到稠而不糊,每一颗米的大小都一样的口感,非常不容易,这一碗简单的白粥既是配角,又是主角。
去的路上看见灯火兴旺的姜薯豆浆,等我们过去已经卖完了,有机会再去。留个念想。
早餐继续喝茶,然后中午去围炉夜话,据说是最近兴起的卤水火锅。看着不像是老店,是新兴的连锁餐厅。我们点了口味稍淡的卤水锅底,点了鹅肠、黄喉、虾、牛百叶、牛肚、幸运面,还有卤水拼盘。卤水火锅第一次尝新,有药材的香味,跟食材很搭,个人觉得味道真的不宜太浓,会盖过食材本身的鲜味。最后的面惊为天人,跟卤水很搭,极有弹性的蟹黄面配上卤水汁,感觉比粿条好吃多了。
临走前还去细弟牛肉丸吃了碗牛肉丸粿条,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