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觉得自己老了
记得电影《一一》里有一句台词,7岁的小男孩对婆婆说:“你总对我说觉得自己老了,我觉得,我也老了”,让人十分触动。但是小男孩并不是个例,现在互联网上唱老唱衰的可谓哀鸿一片,90后已经开始自称老阿姨、大叔了,80后的我恨不得躺进棺材板,去年的新闻“两名90后中年妇女刺杀金正男”更是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让年轻人提前感受到了中年危机,那么,为什么人特别是年轻人会觉得自己老了? 人生中有各个阶段,有一个阶段,人失去了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连对自己的生活作出最简单的选择也会受到限制,这个生活阶段就叫做“老年”。但是年轻人正是身体机能健全的时候,生活上完全能够自理,怎么会有老年人的心态呢,这里就要引申一个概念叫做控制力。 这里所说的控制力并不是指控制别人的那种能力,而是指个人所拥有的控制自己生活和事件的个人力量。控制力能够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当我们拥有控制力时,我们会成为更快乐更有成就的人。相反,当我们失去了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时,往往会引起不快,并危害身体状况。 心理学家兰格和罗丁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控制力和失控感对人产生的影响。他们和养老院进行合作,挑选出九十一名身心健康状况相近,有相似的社会经济背景的被试。研究人员将老人分成“责任感提升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老人均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和服务,但是两组被试得到的信息是有重差别。责任感提升组在生活中有进行选择的机会,用多种方法调节自己的生活;而对照组将由养老院代他们做出大部分决策。这一实验过程持续了三星期。 测试结果表明,两组被试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责任感提升组被试报告说他们比对照组的被试更快乐,更富有活力,而养老院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机敏程度的评定也高于对照组的评定。 而后续的研究也能为研究结果提供更好的证明。第一项研究结束十八个月后,兰格和罗丁又回到养老院作进一步的跟踪调查,以了解责任感提升条件是否存在长期效应。护士对老人们的评估结果显示,责任感提升组的情况仍明显好于对照组。从医生那里得到的健康评定值也表明,提升组的整体健康状态有所上升,而控制组的有所下降。 在人的丰富多彩的一生中,个人的力量和控制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种潜力丧失之后,人也就进入了老年。看的这里你也许就明白为什么年轻人觉得自己老了。 总是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多么多么幸福,从前都是吃不饱穿不暖。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幸福,他们也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烦恼。从小到大,小的时候要进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要考好学校,生怕落后在起跑线上,成长中面对日益疏离的家庭和人际关系,好不容易步入社会了,还要面对永远高不可攀的房价、越来越难找的工作、阶级固化,可以控制的事情太少了。当有些人发现,许多事情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善困境的时候,就逐渐丧失控制感,像经太阳暴晒的花朵一样,逐渐枯萎老去了。 网上总是有鸡血文,说你为什么还不成功,那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你没见过凌晨三点北京的样子,你还没达到一万小时定律等等,始终强调的是个体努力的作用,你还没成功呢,你怎么好意思倦怠?经常有所谓的“精英”鄙夷的说,穷人为什么穷,是因为他们太懒惰了。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曾经有个心理学家跟踪调查过一个穷人社区,发现他们接受的是较低等的教育,每天做枯燥而又耗费体力的工作,回到家后已经精疲力竭,喜欢看一些娱乐节目放松,没有时间提升自己,也没有机遇开阔眼界,即使他们已经很努力在工作,但是还是穷。他得出一个可能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结论,就是一个人的出身很可能决定了他的人生。 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丧文化、宅文化、佛系青年、低欲望群体等等,都是应时代而生,是年轻人用来应对无控制感的方法,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
风沙星辰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1 11: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