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不带钱包的今天,骗子用这3招偷你的钱
现在,我们的生活早已互联网化,无纸币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的出行方式。手机支付也越来越方便,出门不带钱包的今天,结账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下相关支付的二维码,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各种东西。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商家。唯独惆怅的,估计只有那些无从下手的小偷了。以前还能偷钱包,现在钱包没有了,那他们偷什么呢?

在人们的口袋里渐渐偷不到钱了,这群小偷骗子开始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打算从线上偷走你的钱了。看看小偷是如何用这3种方法来骗你的钱的。
01
利用微信安全支付管理来骗钱。
相信这个大家并不陌生,或者就是被骗过来的人。其方法就是利用微信安全支付管理给用户发送的消息,要求点击其中的相关链接,进行微信二次实名认证,否则冻结其微信账号不能使用。

其目的就是发送的信息中链接实为木马链接,一旦用户点击,木马病毒随之而来,进而获取用户银行卡、姓名等个人信息,从而造成盗刷,这也类似之前不法分子对用户网络动了手脚,使用“短信嗅探技术”,获取手机内容,从而进行钱财窃取。
由于平时使用微信支付的频率并不低,大多人对这样一个绿色的微信支付头像并不陌生。所以突然收到这也的短信,无形中让人减少怀疑其真实性的思考时间。

02
线下手机店盗刷来骗钱。
不单单线上微信诈骗的手段花样众多,线下也要提防微信账户被盗刷。
早在去年 11 月,山东市某苹果手机维修店员工肖某借维修手机之机,趁机在获取客户刘某开机密码后,对用户手机微信、支付宝,QQ账户等转账渠道,向自己的账户转账 13 万余元。

所以,大家手机出现问题的时候,在保护好自己个人隐私的同时,一定要拿到正规店店面去维修,不要给留给不怀好意的人任何骗钱的机会。
03
假装用户亲朋好友来骗钱。
除了上述的二次实名认证,手机店维修等骗人渠道,也有不少骗子还是利用这样骗人的老俗套来骗你钱。假装用户亲朋好友,通过事先在不法渠道上获取的用户信息进行精准诈骗,并以各种理由吸引事主点击短信内附链接。

除了冒充亲朋好友,借运营商、银行客服、淘宝小哥等名义发送短信链接也比比皆是。所以,平时在收到好友消息或许相关其他信息的时候,一定要留个心眼,毕竟现在互联网发达,骗子层出不穷,太狡猾了。
面对无现金的生活我们已经逐渐适应,但平时这样的网络陷阱,也能让我们随时从支付无忧到千金散尽。尤其一些中老年群体,对这一方面的意识很弱,对网络环境不熟悉,极为容易上当。所以,希望年轻的各位回家的时候,多跟年长的一辈好好交流,对于手机支付存在的隐患问题,让他们也要一个手机支付安全意识,不至于一下子就被骗子骗了。
另外,建议各位在收到刻意信息时,向官方进行询问核实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希望面对这样的新型骗术,会有相关的法律政策及时出台,给消费者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