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与电影:《玫瑰角的汉子》能让人联想哪部电影
最近读博尔赫斯短篇小说,越发觉得其小说形式的高明与有趣。譬如《玫瑰角的汉子》,毫无疑问的《恶棍列传》中最有趣的一章,故事以回忆的形式展开,期间不时地插入一些与作者的直接对话和对故事中人物后事的交代,出奇地并不让人出戏,反而成了叙事手法上的有趣的点缀和包装。由于本身并不是一个侦探类小说,所以不会有类似于阿婆《罗杰疑案》一样的步步为营、寻找凶手而不得的惊喜,反而到结尾处是平地起惊雷的欢畅。博尔赫斯整个过程就像在平静的讲述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雷亚尔来到一个“不法之地”的舞厅,寻找男子汉罗森多进行决斗,罗森多的沉默和怯懦,让雷亚尔抢走了他的女人,随后当雷亚尔再次回到舞厅,却身中致命一刀,一命呜呼。在执法者赶来之前,大家急忙把尸体处理并一哄散去。
这个故事有趣的地方在于,作为真正主角的“我”一直隐藏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直到最后一刻才向看客或听众解下面纱——作为叙事者的“我”在故事的结尾亮出了凶器;而在知晓真相后,回头去寻找“我”的杀人动机,其实能找寻到两处:一是雷亚尔粗鲁地撞开舞厅的门正好打在“我”的身上,“我心头无名火起,向他扑去,左手打他的脸,右手去掏那把插在马甲左腋窝下的锋利的刀子”;另一处是“我”的自我觉醒(如果算是自我觉醒的话),“那堆垃圾中间又能出什么人物?无非是我们这批窝囊废,……接着我又想,不行,居住的地区越是微贱,就越应该有出息”,仿佛忽然从碌碌无为、卑贱无聊的生活中获得了某种力量和信念。
整个故事充满了美国西部片的氛围,像是昆汀或者科恩兄弟电影的荒诞风格。正因为故事采用了叙事者的视角,回忆与对话的形式,最后会让读者不由得去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个故事是真的吗?讲述者是否有夸张的成分或仅仅只是一场毫不负责的吹嘘?

昆汀《八恶人》里杀戮中透露出巨大的荒诞感
-
Sunyu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13 12: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