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赫的一点想法

为什么我们很难欣赏古典音乐?很显然,大多数人还没达到有最基本的音乐鉴赏素养这一标准。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流行音乐单旋律抒情芭乐影响很容易在潜意识占据审美的位置,从而难以接受新的音乐类型,虽然古典音乐这种类型并不新这。不过一旦对古典音乐产生了兴趣,就算是一时兴起,我们也要抓住机会去了解一番。
了解一位音乐家的方式有很多种,甚至可以不从音乐本身入手,比如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生平,他的创作经历,都可以延伸到作品本身。
巴赫,绝对没法用一两个标签来概括他的作品。巴赫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多的乐谱,无数音乐家数学家为之着迷。除了大可介绍的优律键盘曲集,他还留下了很多对于大众来说接受度也很高的作品。我们比较熟悉应该就是G弦之歌,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哥德堡变奏曲之类的,想必大家都听到非常多了,再加上不是那么有名的勃兰登堡组曲系列,都是听了很容易对巴赫产生兴趣的曲子。
巴赫的作品并不是都绝对理性,我们也可以听到他浓厚情绪色彩的作品。而且巴赫作品,多数时候没法用来当做工作、学习时候的背景音乐。当然,我也有一些朋友用哥德堡变奏曲当做洗澡时候的背景音乐。其实,正确的食用姿势推荐冥想、思考以及读西方艺术史时一起食用。
我推荐一个入门巴赫的方法:先听不那么难的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版本的,五五年和八一年都可以。然后听大无,斯塔克版本的。大无之后小无,谢林版本的。听完这些就可以听一些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平均律键盘曲集以及小调弥撒。有兴趣还可以欣赏一下圣诞清唱剧之类。
西方古典乐的世界很大,说实话有兴趣踏入这个世界的话,巴赫并不能算作很好的入门音乐家,毕竟他的音乐真的很难欣赏。
想入门古典音乐,不妨这听一些诸如: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老柴、肖斯塔科维奇、海顿、门德尔松等。这些音乐家有从西欧到东欧到北欧都有,风格区别很大,各自都有我听过但是不知道名字的作品。
欣赏古典音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听得久了,如果喜欢上了,可以尝试去听一场音乐会,现场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来自一个有艺术感的新浪微博:陆途爱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