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维权经历
查看话题 >网购遇坑,我是这样维权的
又要双十二了。

大家好,我是田静。
又快到「双十二」了,大家双十一剁掉的手长回来了吗?
双十一本来没什么想买的,但还是趁着活动屯了一堆猫粮。毕竟院子又多了几只流浪猫,吃起来挺费的。
有时候看到读者在后台留言,向我咨询关于网购的法律问题。
「静姐静姐,我双十一前付的预付款,现在东西不想要了,钱真的不能退了嘛?」
「我的快递不见了,他们还点了已送达,我该怎么办啊?」
「不是说七天无理由退货吗?为什么我买的东西不能退?」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我们网购时可能遇到的。如果知道应对方法,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在「双十二」之前,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份网购维权指南。希望能帮到大家。
商家营销套路
在「双十一」「6.18」这类活动前,不少无良商家会钻法律漏铜,欺骗消费者。其中,常见的销售套路有以下几种:
1.刷销量、刷好评
刷单组织通过黑卡批量注册账号,然后提供淘宝账号和商品链接给兼职刷单师,按照需求,专门去刷某一个商品或特定几个商品。
为了规避电商反刷单机制,刷单师不会直接下单,而是会模拟真实用户的购物过程:
在三家商铺的同类商品页面分别停留,然后在同一店铺的三种不同商品页面停留,最后集中刷一个单品,使其成为爆款,同时占据关键词搜索结果的前排。

下单后,商家通过发空包快递的方式节省物流成本,确定「收货」后,按照商家提供的好评模板和配图虚假评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淘宝评论里看到好几个用户用同一张配图。
按照这种方法刷销量和好评,平均每单成本不到一元钱。如果是用高级会员的账号刷好评或是发布连图带字的原创好评,收费会更高。
所以朋友们,不要轻信所谓的爆款产品,大多是爆炒出来的。
2.虚假宣传、误导性广告
减肥、生发、祛痘类产品,经常会放出夸张的前后效果对比图,以吸引顾客购买。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效果图都是用PS软件做出来的。想想各类美图软件的「神效」就明白了。
3.红包返现删差评
我有段时间迷上种多肉,在网上买了一大袋有机土。收货后发现后里面有一半都是碎石子,于是很自然地给了中评。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一个电话,说只要我删了评论就有8元的现金红包。
询问之下才知道,卖有机土的店家,把我的购物信息外包给了删差评公司。我确实没想到,为了20元一袋的有机土,商家居然舍得雇一个团队给顾客打电话,还塞红包删评论。
后来做黑产调查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职业,叫做「差评师」。

他们被淘宝店铺雇佣,专门给竞争对手写差评,有的甚至明码标价「300降星,1000关店」,只要给够钱,就能通过差评和恶意举报让对手的商铺停业。
也有人通过写差评,发布虚假信息来勒索店家退款或多发货物,从而盈利。这种行为已经涉嫌敲诈勒索罪。
由此可见,好评和差评都不一定是真的。
网购风险提示
从点开购物软件的那刻起,消费者就进入了和商家的博弈过程,每个购物环节都可能存在着风险。
1.定金不能退
要注意「定金」不同于「订金」。
「订金」则仅仅表明意向,就算后来没有达成交易,也是可以退的。而「定金」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合同形式,起担保交易的作用。

上周大飞给小魔买狗粮时,先付了20元的预付款,准备双十一当天再付尾款。
这里的预付款指的就是「定金」。后来大飞嫌这家狗粮太贵,不想买了。根据法律规定,这20元的定金是要不回来的。
但如果大飞想买但店家由于缺货等原因不卖了,店家需要双倍返还定金给大飞,也就是说大飞拿不到狗粮,但可以拿回40元(包括自己预付的20元)。
简而言之,「定金」性质的预付款是不能退还的,大家在购物前一定要考虑清楚。
2.不是所有商品都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
网络购物刚兴起时,由于监管不到位、评价机制不完善,消费者和商家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买来了东西常常和网上的不一致,为了保护网购消费者的权益,法律制定时作出了有利于消费者的「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但同时也做出一些合理限制:

很好理解,如果退货后影响产品二次销售的,大多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
比如,以下商品通常不予退货:
定做的刻着自己名字的印章,退货后很难卖给其他人;
保质期很短的生鲜,退货的路上估计就变质了;
像是食品、饮料和药品,一旦打开包装,为了安全,通常是不允许退换的。
音乐、电子书、软件等数据资料等,下载到电脑上了,再说要退货,这显然不合理;
报纸、期刊这种容易随着时间贬值的作品也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另外,像是内衣内裤这类产品一般也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只要不想穿到别人穿过的,应该都能理解。
注意,以上所说的,都是不能「无理由」退货的情形。如果非消费者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那么不管是什么产品,商家都应退换货。
3.赠品同样受法律保护
小杨这个人法律意识很强,买东西就算是赠品也斤斤计较。
前阵子他买了一部微单,店家送了一个镜头。结果他在官网上查不到这个镜头的序列号,怀疑是假的。于是他去找店家理论,没想到客服以镜头是赠品为由,拒绝更换。
小杨二话不说,直接甩了法条和案例上来。店家沉默了一阵后,同意更换并承担邮费。


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未将赠品排除在「商品」范围外,因此,即使是赠品,同样享受「三包」服务,即包修、包换、包退。
所以别以为是赠品就不当回事,赠品的费用都给你在成本里算着呢。赠品质量不合格的,要修理;食品、药品等过了保质期的,要赔偿。
4.买到假货怎么办?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规定,交易过程中,经营者若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主张权益的,经营者必须赔偿。


举个例子,还是小杨买微单那件事。假如他花3500元买来的相机,收货后发现是假货,根本没法用。此时,他可以向商家主张返还3500元相机款,同时要求3倍的惩罚性赔偿,即10500元。
5.冒充淘宝客服诈骗
相信大家应对诈骗电话都有足够的经验了,但「双十一」发货周还是想唠叨两句。
由于网购时信息泄露,会有诈骗团伙利用伪造基站打电话,称由于意外,你的快递丢失,需要提供账号或验证码来退款。
遇到这种情况,简单干脆的办法就是直接挂断。放心,你的快递不会丢的,就算真丢了,后面也有办法帮你。
6.用好「运费险」
退货运费险是一种运费保险,分为买家版和卖家版两个类别,无论哪种,都是交易成功后自动失效。
交易中,如任何一方事前购买了运费险,当买家对产品不满意想要退货时,先由买家支付,最终由保险公司承担退货运费,一般在退货成功后的72小时理赔。
大多数靠谱的卖家都会无偿提供运费险服务。这样用较少的成本,不仅平均了退货风险,也减少了售后矛盾。
7.快递侵权
「快递丢了怎么办?」「快递给我送到其他地方去了,还让我自己去取」「快递箱子都烂了,里面东西少了」......
经常剁手的我们,难免会遇到不靠谱的快递。这时候光生气没用,应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上述种种问题时,可以先拨打快递信息页的快递员电话或快递公司客服电话询问,无人接听或无法得到满意结果时,登陆国家邮政局申诉网站http://sswz.spb.gov.cn/或者关注「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微信服务号。

申诉时,如实填写信息即可,一般两周内邮政行政部门会督促快递公司做出整改,并按照你留下的电话回访,如果问题还没有解决,快递公司将受到全国范围的通报批评和行政处罚,涉事快递人员也可能面临高达2000元的内部罚款。
田静后记:
知名律师郝劲松说过一句话:「权利不用来伸张的话,就只是一张纸。」
他曾先后七次将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北京铁路局告上法庭,原因是在火车上购物和地铁上厕所时没有要到发票,也因为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
因为他,铁道部实行了14年的春运涨价制度废除,也让无数人受益。
我非常欣赏他这种看似「斤斤计较」的态度,因为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维护。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勇敢维权,行业才能不断规范,变得更完善、更好。
所以,掌握好方法,勇敢维权,这并没有什么可耻的。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国人大网
3.《中华人民国和国刑法注释本》法律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国人大网
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6.《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2017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90号
7.《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国务院公报 2007年第26号
8.《中国消费者报》:减肥贴减肥 没那么神奇
9.威胁猎人:2018双十一前夕电商行业黑灰产研究报告
10.搜狐新闻:郝劲松状告铁道部的公益价值
【女孩别怕】是女性安全话题研究室
大多基于真实案例分析女性安全问题
为女孩自我保护提供解决方案
关注『女孩别怕』公众号,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