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树
很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做《老旦是一棵树》。因为一直不明白生活在荒漠里的男主人公为什么要成为一棵树,这个名字也就一直萦绕在我心中。
陕南乡村,花果木和树随处可见。印象中,白杨树是行道、固堤、沿溪、隔村的树,也有水湾、荒地或坡地里一处处的几行林子。笔直而坚挺的白杨树的叶片白泛泛的,绿色叶片的背面生着薄薄一层绒毛,到夏天才褪去,在风里哗哗作响,听着凉爽极了。杉树爱水,一般都在屋后、沟渠、水田、池塘边见,衬了生长地临水湿冷的氛围,杉树总给人特别清透的凉爽感。桃、李、杏、梨、桔和月季花、栀子花、葡萄藤,在我家乡,就和水稻、麦子、油菜一样,每一家都有栽种,只是都栽齐的少,拣几样栽的占多数。像我外婆家那个小村子,他们就像院子里的星星,房前屋后、果园里、道路边、拐角处突然闪现。它们是秀气清逸的。春天开花点亮一整个乡村的袅袅晨雾,夏天挂果成熟给孩子和大人绵延到冬天的快慰和满足。冬天就和树一样凋光叶子,灰了枝丫,在寒风霜雪里成为灰蒙蒙暗淡萧索的影子,与人一起等待春风。
一年四季,他们都有留下特别的模样存在我心中,一连十多年,都是我春天的明媚、夏天的荫凉、秋天的吃食和冬天低落寒冷的陪伴。我一直觉得它们和我一样,是有生命的。
长江边的武汉,比家乡陕南小城这个沾了秦岭淮河气候分水岭之益的小江南,雨水充沛、夏季漫长,花果木和树一样高大婆娑,树就长的也更加疯、野。我读书的大学校园,校舍隐逸在深山老林里,日日行走在春山秋水间,所以在江城待了七年,没感受到大都市的现代快意和繁华,却浸染了山林野趣的纯真与纯粹。
当年学校迎新大巴穿过车水马龙、杂乱堵闹的市井街巷,开进香樟分立两边的牌坊大道,路过被爬山虎包裹的教四,呼一下拐入深山老林一样的樟树林道时,我就惊了。“这树怎么都这么高大啊!这学校还可以这么诗意啊!” 樟树棵棵苍劲,株株参天,枝干像郁金香的花朵一样优雅地伸展。加之树皮皴黑苍老,生有青苔,树根又被漫山遍野的蓝色鸢尾花托着,展翅而飞的小花朵轻盈柔美的像星子一样映衬着高大挺拔的樟木,自然和谐之美感荡胸成云,令我难以自持。原来生命的组合可以这样紧凑又茂盛,如此盛大又欢喜。
大三那年暑期去二档实习,二档恰好坐落梧桐蔽日的中山大道上。在南京最湿热的盛夏,待在空调房里看着窗外闪着阳光和波浪的梧桐叶,心里特别静。下班走出大门,站在牌坊后,看着雨珠滚落的梧桐,像一支支撑开油纸伞一样密匝匝齐整,着实有一种回到过去的年代感。新秦淮河上,有一段河堤的两岸,一边是柳堤,一边是梧桐道。看不同的岸边,会有此岸、比岸的时间压在一条河上的厚重与丰富。衬得了小桥流水,也担得起梧桐听雨。到了南京,即便不去走街串巷、访古揽胜,看见梧桐与柳条,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阴柔与劲道。
原以为江南好风物,在梅雨、近海的条件下,树木的生长已经再茂盛不过了,可到了广州,才发现自己眼界窄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水土之于生命之树更是如此。
中大校园钟美于海珠校区,与长江边上的母校一样长踞中国最美大学排行榜。两座校园都傍水,一头是流光溢彩的珠江,一边是波澜不惊的东湖;也都有美轮美奂的建筑,中大的红砖小楼充满民国小资情调,而母校的大理石宫殿建筑,碧瓦丹墀、中西合璧。他们再有的不同,就是掩映建筑与水光的树了。虽然如云似雾的樱花不在中大,但中大的紫荆花期,也能令人记不起桃李杏梨的诗情画意。在仰观花枝满天的赞叹中,小家碧玉的桃李春风多少是黯淡了。樱花让我感受到极致的美,而紫荆花却让我强烈地领悟生命的美。
三年来,自知晓、看过华农紫荆花、黄花风铃木与楼宇齐高的花朵与枝叶,我已经渐渐地将赏紫荆当做春日的仪式。在这繁华都市里,如果我还是家乡的一株花果木,或者校园里美到不真实的樱花树,我会生存不下去,也承担不起花开花落之后的气旋与秋台。也是来了广州,见过饱满硬挺而硕大的木棉花,和她挺立坚硬的枝条、树干,我也才明白舒婷的爱情诗里,为何选择木棉做女性的意象。她的树扎根摩天大楼旁小小的土孔里,却可以将枝干劈向高高的空中,火红的花蕾可以凋零在楼顶,都给人一种不可轻慢的存在感。
在生活的重压下,女性必须有男性的强大与韧劲。
身处一线城市,我却常常不见高楼只见树。从小村从走来的我,除了喜欢树,也是希望自己能像树一样扎根这座生活的城市。这种强烈的愿望和感受,是在看见榕树之后,越来越明确的。
广州处处可见气根垂悬的榕树。高山榕、小叶榕等品种丰富,他们都有直奔土地的气根、油亮硬挺的叶片和鼓出地表的根系。15年我刚来广州时,感情、生活、房子都在未知状态,站在28楼的窗台怎么都望不见城市的边缘时,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在城里,可看见树,我就又开心起来。它们带着故乡的亲切,带着乡土的气息。更重要的是,在它们身上我感受到求生的力量。我常常想,到处都是水泥钢筋混凝土,一方土孔都被贴满砖石,可是榕树依然能长得那么茂盛,把根扎在城市的地上,我也可以。
“哇!这树的根怎么跟水泥塑的一样咧,那么粗壮。”婆婆从南京过来,我们陪她去天河公园游玩。拐过锦鲤湖,婆婆就跑到一棵榕树下,她新奇地喊着:“呀!太神奇了,你看这树多用力地在生存啊!”婆婆饱含钦佩又觉得不可思议地轻轻拍打着榕树的根,仔细端详着。用手触摸它的根,粗粝可感,像握着常年干着体力活而长满老茧的父亲的手。从小到大,我手里握着的父亲的手,无法完全握拳,也无法完全伸展。厚厚的老茧长在关节活动处,使父亲的手又大又刺痛女儿的心。榕树的皮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触摸久一点,似乎还能感受到温暖,似乎它也有心跳。
我和婆婆都是坚强乐观的人。婆婆一辈子风雨如晦,从医科大学出来就当了握手术刀的医生,心细而温润,坚韧而沉稳。我虽然年轻,但经历了贫穷的磨炼与捶打,常常为可怜人而心酸。大概正因为此,婆婆和我一样都喜欢树。在我们心里,扎根一方土地太不容易,撑开一片绿荫更不知要经历几度春秋。春芽秋萎,来日方长的树势生命的化身,她教我们看见生命可能的美好与强大。每一棵树都像身边努力生活的人。
榕树的气根不但想要扎根土地,也会寻得他人做自己的支柱。在长的茂盛的榕树周围的树上,常见榕树扎入他树皮里的气根,也能见到预料树枝单薄快要折断似地倒着长回来支撑着自己的气根。水翁的生命,惹人眼的与榕树不同,他的生活力散在天空。
他的根和主干是很客气的,发育较榕树瘦,但他的支脉在天空拥有更大的世界。像一片苍穹,枝干在高处曲折,有些盘旋迂回地长成圆盘。在树身上,不仅有自己细碎的叶片,页寄生着爬藤与蕨类。当我伸着脖子仰观水翁的天空时,发现中大的校园都是一颗颗水翁的分野,会看见一丛丛蕨类在阳光的沐浴中闪着光。
在广州待得久了,见的树越来越多,会更理解广州人的辛劳品质,也更懂得这里富人过着朴实生活的真谛。在广州见的树多了,我更想要活得更努力,而不再只想着桃李杏梨的明媚与樱花梧桐杨柳的美丽,我更期待有一天,自己像榕树一样垂下无数气根在这片繁华大地上,像水翁一样供养自己的家人,像榕树一样生出与广州故乡般的深缘。
现在每看一眼榕树的气根,我就想成为一棵树,也逐渐明白老旦为什么要成为一棵树了。
-
卢龙散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2 22:37:11
-
翻身睡大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1 22:47:35
-
yo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8 20:04:58
-
小新同学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9 19:28:32
-
卓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4 07:40:33
-
zhuyq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3 17:39:33
-
小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3 15:24:47
-
窗小又桐梧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3 09:45:36
-
微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3 02:20:27
-
克莱芒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2 23:49:57
-
Viole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2 00:58:55
-
风信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30 23: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