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在做什么?
心理咨询从业十余年的费小懿博士她眼中的咨询师工作

主持人(珍珠):
费老师,这位朋友是想要从您这里得到一个更全面的答案。TA提到这一路走来,在不同的阶段,您对心理咨询是否有着不同的理解?心理咨询是做什么的?目的是什么呢?TA想可能随着时间和经验的增加,费老师您是不是也在调整着对心理咨询的理解,而这些理解分别都是什么呢?
费小懿:
心理咨询师在做什么?
首先心理咨询需要有来访者,来访者通常是带着一些自己人生的困惑、一些难题,前来寻求帮助。那么心理咨询从表面上看就是帮助来访者,去解决她这个时间里遇到的人生困难、人生难题。
咨询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去解决TA带来的那些人生的议题:那些打了的结,遇到的困难,但是就路径来讲的话,并不是去出主意啊,给建议呀,并不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人的人生其实自己是主人,需要每一个个体为自己负责任。那么在这一路上可能出了一些难题的时候,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TA并不是一个老师,也不是一个顾问,所以TA并不是去提供一些现成的答案,而是去帮助这个当事人能够拿回自己人生的主人的这个位置 。
那有的时候心理咨询师跟来访者之间建立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说有可能是信任的关系,但是在咨询这个过程当中,来访者可能会把早年的对重要他人的爱恨情仇投注在 咨询师的身上,于是这种信任的关系就会有了变化。
那么这种变化呢,有的时候恰恰是咨询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更有帮助的阶段,那么在这些爱恨情仇当中,由于有着来访者的模式,于是我们可以在TA跟咨询师的这个过程,去化解TA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比如说当来访者对咨询师有意见有困难、有情节、有愤怒、有不满的时候,怎么去处理?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一种真实的东西在生发。我们这种真实的东西可能跟来访者TA一开始带着的那些困难的议题是相关的,那些困难的议题往往就是在关系的层面打结了过不去了,在关系的层面可能丧失了真实性,所以有很多很多的弯弯绕绕的东西夹杂在里面,非常的复杂。
于是呢,治疗师跟来访者之间的这个第一手的关系就成了治疗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
于是在一个安全的情境下,治疗是去帮助来访者去直面,然后去表达真实的自己。尤其是在二人的关系当中那种趋于理想化,帮助来访者能够去建立一种真实的、人与人的关系。并不是把对方理想化,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可以去表达恨、表达愤怒、表达不满,但是这个关系依然是牢靠的,依然是安全的。这样的一些体验,对于来访者来说是一种新的修复性的、有疗愈性作用的、有实质性的、根治性作用的。
因为这个理论是:如果来访者跟治疗师能够产生一种新的关系,这个新的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来访者可以表达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包括对对方真实的看法,而不用担心这个关系会损失、会终结这么一种危险的话,那么在这个关系里,在这个安全的场域里,来访者事实上修复的是自己内在的自我的一种健康度和一种力量。
所以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个人带来的议题是各种各样的,但是真正的咨询里面的实质永远是帮助来访者内在的力量生起来,拿回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样的人生的主权。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敢于去冒一定的风险,敢于去尝试。敢于去承担后果,那么这样的人生,这样的一种疗愈性的关系,是我理解的心理咨询比较能够走向成功的 一种比较理想的。一种过程。然后我觉得这个问题差不多就回答到这里。
老师介绍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费小懿微课-解惑心理学-问题收集中!关于心理咨询、关于体验成长,欢迎大家转发和提问,我们将收集问题给到专业的老师,找到我们的小助手“wqxl2003”,免费入群听课,得到老师一对一答疑解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