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怪谈 | 艺术与首饰的故事 【第一集】

AIVA一直致力于发现有趣的首饰学习者和首饰设计师,想通过他们的视角和看到当代首饰艺术在不同个体身上产生的化学反应。
关于Lisha
1997年出⽣在南京,热爱当代艺术和⾸饰制作,在意⼤利佛罗伦萨念当代⾸饰,先后在 Le Arti Orafe 和 Alchimia 各念了⼀年,于今年七⽉回国。目前在上海,如果想和她见面聊聊天,欢迎来AIVA。
Writer/Lisha(本文阅读时间约12分钟)
首饰作为艺术的一部分
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要更好的理解当代首饰
就不得不先了解当代艺术
而想要看懂当代艺术
就得先大概知道艺术的发展历程
所以艺术史看似与当代首饰毫无关联
但事实上它们密不可分

《艺术的故事》
是西方艺术史于我的启蒙书。
对于读者,它是入门级的。
关于艺术,它是殿堂级的。
“艺术与首饰的故事”这一系列微信连续剧,
将引用《艺术的故事》作为艺术史的基础,
再加上我自己对于西方首饰史的整合,
希望给大家带来连贯清晰且生动有趣的介绍。
感谢《艺术的故事》的作者E. H. Gombrich,
以及中文版的翻译者范景中和校对人杨成凯。
并且强烈推荐大家阅读此书!!!

0. 导论
论艺术和艺术家
正如艺术的故事开篇第一句话所言∶“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许多我们现在称之为“艺术”的东西,可能在创造之初并不是用于欣赏,而是具有某些特殊的功能和意义。艺术并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怪物或神仙,艺术家也不过是一种职业而已。只要我们愿意走近并观察他们,就能发现各种欣赏的乐趣,理解不同的艺术语言。如果我们可以抛开偏见和刻板印象,像第一次降临在这个星球一样,充满好奇地观察周围崭新的世界,也许我们也可以像艺术家一样去探险和实验,发现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些出人意料的美丽。
王小波说∶“艺术只是人的感受与不同的表达方式,故而艺术需要一种伟大的真诚。”前半句中关于艺术的定义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讨论,但关于这“伟大的真诚”我想不管是不是艺术,都是活在当今社会越发稀缺但必不可少的,作为人的优良品质之一。

1. 奇特的起源
史前时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
我们对艺术的起源和语言的产生所知甚少。如果艺术是指建庙筑屋,绘画雕塑或编制图案,那全世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如果艺术是指奢侈品,博物馆展品或华贵装饰,那这其实只是近代才发展出的观念。过去的艺术并不只是拿来欣赏,而是被当做有明确用途的东西。所以想要理解它们就得先了解它们被创造的目的。

对于原始人而言,建筑和图像并没有区别。他们建造茅屋是为了遮风避雨,躲避可以操纵自然现象的神灵。他们制作绘画和雕塑是为了施行法术,保护自己免受其他超自然力量的危害。他们相信大自然与超能力,他们不认为实物与图像之间有区别。也许在我们看来这些古怪的想法傻的可爱,但如今依然有巫师使用替代的人偶来“扎小人”,我们始终不愿意损坏我们心爱的人的相片。这些“原始性”扎根在人性的深处,就如信仰与习惯一样难以察觉。

这是19世纪在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的洞穴和岩石上发现的冰河时代的人所刻画和绘制的动物图案。显然这不是为了装饰漆黑一片且难以出入的地下深处,如今我们很难确定其具体的功能和用意。但有可能是原始狩猎者认为只要将猎物画下并痛打一番,那真正的猎物也就俯首就擒了。许多原始部落现在依然有类似的习惯,他们相信某些动物通过神话跟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制作并佩戴动物模样的面具,在特殊的仪式上模仿动物的动作跳神圣的舞蹈。在那个梦幻世界里他们既是人又是动物,他们像孩子一样沉溺在自己的世界当中,没有人会打扰他们。

在这些神圣的仪式当中,绘画和雕塑的意义不是看起来美不美,而是能不能实施所需要的法术。当时艺术家的工作不是去创新或改变,而是用他们的全部知识和技术去完成这项工作。就好像国旗不能被看做一块颜色美观的布,也不能由作者随意地更改颜色和图案。人们在限定的框架中创作,却依然留下了独特的痕迹。

原始艺术并不是技艺上的原始,而是观念上的原始。以上图毛利人的木雕作品为例,他们对图形的刻画和细节的把控堪称极致。许多部落使用及其简陋的工具,却依然能做出令世人震惊的作品,他们对技艺的耐心和磨练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

艺术发展史并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许多证据表明部落艺术家也能真实的表现自然,这是在尼日利亚发现的数百年前的铜像中的一个。图中人物的五官及面部特征十分到位。厚厚的嘴唇加上周围的胡渣,即时几百年后的我们也依然可以理解和感受。

但我们能理解的原始艺术终归还是少数,多数作品还是怪诞离奇,破碎支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他们的部落传说和表现方法,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上图的房屋模型就是一个及其生动的例子,除了三根柱子,一些脸和一个洞,我们什么也看不出。而土著人却能看出柱子上画出的古老传说:从前有一个叫Gwais Kun的年轻人好吃懒做,在岳母的批评下羞愧地离家出走。当时湖中有妖,专吃人和鲸鱼。他立志除妖并得神鸟相助,于是取树干用作捕捞,上吊两小儿做诱饵。妖被杀后,他身披妖皮捉鱼,并偷偷把鱼放到总是挑他刺的岳母家的台阶上。岳母见此情形很是高兴,以为自己法力无边。最后年轻人讲出真相,岳母羞愧而死。。可能这个故事听着有些无厘头,甚至有点搞笑,但是这项工作在当时可是庄严无比。全村的男人都要在巨大的柱子上雕刻数年,以此来凸显作为酋长的权势与荣耀。

过去由于仪式的需要,常有用活人献祭。而上图则是一个祭坛上对于死神头部的雕刻,很难相信这个看似呆萌的头像居然是死神,也不知道这位死神见证了多少的可怖和骇人听闻。

许多图像看似巧妙诙谐但背后寓意却完全相反。这个设计简单形状分布和谐具有当代感的面具,实则代表着一个吃人的山鬼,他张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牙齿,满面血污。艺术这一奇特的起源看似有趣实则神秘,许多作品可能我们永远也无法得知其寓意何在。

古代的秘鲁人喜欢把容器做成人的头的形状。上图中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神情微妙,虽然表达手法依然原始,甚至有些可爱,但人物表情已经十分自然,令人惊叹。

原始艺术家们用独特的方法表达各种人物和图腾。他们一边敏锐的观察自然又无视事物的真实样貌,他们认为只要有形状特征就足够,不用在意那么多细节。上图酷似考拉的雕刻实则是发现于墨西哥的雨神。在热带地区,雨往往决定了粮食和生命。他们把雷雨之神想象成某种凶神恶煞,把天空中的闪电想象成巨蛇。雨神的嘴是两只响尾蛇的头,嘴里还有大毒牙。雨神的鼻子是绞在一起的蛇身,眼睛是盘绕的蛇。这位雨神似乎充满了闪电的力量,面目狰狞,强悍无比。在古代墨西哥蛇还能引申为闪电的标记,于是成了文字。早期文明的图像不仅跟法术和宗教有关,而且也是最初的文字形式。关于艺术的起源背后神秘的故事,我们所知甚少。但至少我们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书画同源,所以也许我们可以从文字的产生中获得些许启示。

首饰似乎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很有可能是人类创作的第一种“艺术”。除了装饰,首饰的功能似乎更加复杂。它像是某种超能力,魔法或者迷信,拥有它就仿佛拥有了某种特殊的力量,同时还可以用它来抵御邪恶能量,当作护身符。当然它也是个人能力,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一开始首饰的原料大多来源于自然中易得的物件,像是捕猎后得到的兽皮,动物骨头和牙齿,捡到的五颜六色的贝壳或者奇形怪状的石头。当时的人们已经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艺,例如切割,钻孔,打磨和抛光等等。

约公元前3000年的青铜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加工过的黄金。当时金属的使用和加工技术越发成熟,上图月牙形的黄金装饰物便是很好的证明。当时的人利用黄金的延展性将一整片厚金属锤揲至薄片状,并在上面刻出几何纹样的装饰。我们隐约可以看见一些三角形或菱形的图案,以及一些波浪或锯齿状的线条。这些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大量的耐心和枯燥的重复,在没有压片机的情况下一锤一锤的打薄,也不知道当时的人需要多少力气和时间才能完成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作品。

除了金属,还有许多非金属的材料可供选择。例如上图的项链就是由黑玉制成,当时的人们选材更加讲究,他们大量使用玉石和玛瑙,做成各种形状并钻孔穿成项链。很像我们现在穿的手串之类的首饰,只是当时没有现在钻孔的机器,却依然准确精美。

青铜时代的大多青铜物件都是铸造而成,首饰也不例外。上图是一个青铜手镯。乍一看很像是由一根青铜线从两头分别卷曲制成,但事实上它是铸造而成。手镯上有许多由细线组成的图案和纹理,为其增添了许多细节。

Sussex是英国南部的一个郡,上图中的手镯均来源于此地。每一个手镯都是由单独一根青铜线弯曲制成,线条干净流畅,简单大方。

上图这一扭转形的手镯有两种做法,一是铸造,二是直接用金属丝或金属条扭曲成这一形状。它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佩戴方式,古代英国人通常将其缠绕多道戴在手腕上而古代爱尔兰人则将它拉成一长条戴在脖子上。这也是当时对于同一首饰的不同佩戴方式的典型案例。

黄金易延展,易锻造,能压成金箔,能拉成细丝。上图的黄金丝卷完美的展示了黄金的“美味”它们分别是一对胸针和三个首饰的零部件。让我想起了我最爱的蝴蝶酥。。由此可见黄金有多么柔软,可以像面条一样做出你想要的形状。
首饰就如食物和信仰一样
是原始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他们有时间有智慧有耐心
他们用手创造用心体会
如果首饰是艺术的起源
那我们为什么不通过这奇特的起源
以全新的角度
感受艺术,感受首饰,感受生活
—— End——
下集预告:埃及:追求永恒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