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吃过的苦
我们这一代人基本都成长在小康及以上的家庭,偏远地区的不算。要说苦日子,必然是没有多少人尝过的。
父母记忆里的苦日子,是衣衫褴褛饥寒交迫,是逢年过节才能闻到的一丝肉香,是光着脚翻山越岭挑回的一担柴,是夜以继日地辗转在不同的临工场所,我听着那些故事长大,个中凄苦艰辛虽不曾体会,倒也是耳熟能详了。
以至于我一直以为吃苦这种事情是与我这种盆栽花没有关联的。
即使在刚刚参加工作时,月薪不过7k,我愿意花去至少二分之一在我的衣住行上,食另算。我不算讲究,但也不凑合。第一次自讨苦吃应该就是跟了老王这个抠抠嗖嗖的焚蛋吧。一个消费观念消费标准与我大相径庭的小葛朗台。(老王对此是很自豪的,因为他执掌家庭经济命脉并且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和他在一起之后,我的住宿标准直接从独门独户一室一厨一卫一阳台的朝南大开间变成了合租房中的一间卧室乃至最后的毛坯房,还被房东驱赶。地理位置从滨江东中心地段一路向南甚至出了杭州……
老王那个脑残曾带着我从城南郊区坐公交杀到下沙,花了四位数的钱买了一辆破的不能再破的小电驴,返途不到五公里,电瓶报废,于是又推车回去找老板换电瓶,而后开始了一台电驴两个人满城跑的日子,几次被交警叔叔教训,无数次骑到半途没电,路边干等快充,下着大雨索性收了伞裸奔,大太阳,我缩在后面物理防晒,捂出一脸热油汗。
再次自讨苦吃是明明新房已经交付,装修完毕,为了养猫,居然跑去富阳租了一套毛坯……一楼只有两个卧室,一间被房东锁了,只剩一间,自然留给了跟着我们一起吃苦的妈妈,我们一家三个住客厅。
房东介意我们养猫,于是强硬地将我们赶了出去。咽不下这口气的我,狠狠心咬咬牙,在同小区买了同户型房子一套,算是给自己争了口气,然后开始了第三次自讨苦吃。我们存款为0,负债小100,零首付买下那套房之后,负债立马飙升180,可怜的我当时还在家奶孩子,没有任何收入。猫舍还在持续投入中,地段偏僻,导致小猫也很难销售。第一次尝到肉体之外的苦。无助甚至是绝望的。一度怀疑自己是神经病,松快的日子不远,非得瞎折腾。那是争吵,冷战,嚎啕大哭也发泄不了的苦闷。
当然那些苦逼日子已经过去。外债依然100➕,但是我已经住进了自己的大房子,我重新工作有了收入,猫舍正在走上正轨开始盈利了,给猫舍请了阿姨,分担了很大一部分体力劳动。
苦着的时候,老王总说,慢慢熬吧。终于熬过来了,我们没有死。
现在他也说慢慢熬,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状态。
就像那句名言:今年是最艰难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