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之路——第一篇
两年半间,我尝试着新鲜,多见人和多学知识。
我是做结构设计的,建筑结构,走上这条道,因无聊开始,不是上大学时就认定。我从小的梦想,是建筑,当建筑师。学了土木工程后,大部分女生毕业做造价,可我没兴趣。一晃三年,挂过科。那时,眼看课上完,大家找实习单位,我心慌。考研是之后的事,怎么决定,好像无意看到宿舍柜有本李永乐的书,想都没想,就抽书跑去自习室坐着。四个月的考研生活,我挖开了兴趣的源头,虽然没考上,但是一本材料力学,让我恍如隔世。后来,我顺利接上结构设计,找了家设计单位实习。来到这家单位,我不会规范,连CAD都不会,只是满脑的材料力学和毕业设计的基坑支护任务。CAD绘图,我现在的快捷键,还是从实习单位带出的。那时的结构概念,仅仅是规范里梁端梁中最小配筋率的强条黑字,疑问大过刚工作的新鲜。因深度温习过材料力学,我对规范的每个字都窥探到力的影子,混凝土学的非特好,压根没想起适筋梁超筋梁的概念。从那段时间起,我就疯狂买专业书。
人,我遇到很多,方方面面,各有千秋。但其中一位,却是我很重要的导师,授之以渔者,陈总。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