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鲁迅年轻,让胡适感叹,广东何以为广东?
广东何以为广东? 为什么要去广东? 最根本的问题 最生动的解答 《去广东》 费勇教授主编 小林老师(林帝浣)漫画摄影 一本为广东旅游找魂的图书 重新发现你所不知道的广东

下面是文化学者费勇老师为《去广东》所做的序言,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真正含义。
去广东的理由,很多,很多!
01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叫沈复(沈三白)的苏州书生因家道中落,靠卖文卖画为生,他的表妹夫对他说:“这样不是长久之道,为什么不和我一起去广东呢?去了那里一定能发大财。”

为了赚钱,为了发财,沈复去了广东。他先是到了江西,然后坐船到南安,翻过大庾岭,就到了广东境内,在山巅上,他发现一块碑上写着“激流勇退”,一块碑上写着“得意不可再往”;又发现有一座梅将军寺,却没有看到有什么梅树,所以怀疑这个地方叫梅岭,是因为梅将军。沈复从大庾岭下来,一路到南雄,又坐船到佛山,最后到了广州。
这一段经历,沈复详细地写在了《浮生六记》里的“浪游记快”里。林语堂很推崇这本《浮生六记》,认为是一本体现了中国人生活艺术的书。沈复到了广州,发现广州不只是商贸发达,可以赚钱,还可以享受到内地体验不到的生活乐趣。
发财去广东,大约在南北朝时代就有这样的说法,《南齐书·王琨传》里说:“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

明清时代,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说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有“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说法。
这和广东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广东拥有中国最长的海岸线,也是两千年来唯一没有衰败过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秦汉时代,广州就已经是南海北岸最大的商贸城市,到了十九世纪,广东成了中国和西方贸易的集散地。一个事实值得关注,在很长时间里,中国政府唯一允许西方贸易的海路口岸就是广州;而在上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广东又被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02 广东还有点蛮气,较好
1927年1月18日,鲁迅从厦门乘船来到广州。鲁迅为什么要去广东?为了恋爱。鲁迅那个时候正和许广平暗暗地热恋,许广平是一个地道广州女孩,出生高第街的许家。据说,鲁迅和许广平曾经考虑过定居广州。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鲁迅只在广州住了八个月,就去了上海。

但1927年的时代背景,也是鲁迅来广州的原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上世纪20年代,因为早期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以及后来孙中山的影响,广东是革命的策源地。1927年那一年,如果你去翻阅当时的文学文本,就会发现很多新文学作家,比如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都到了广东;还有很多满怀理想的年青人,为了革命,也到了广东。

鲁迅到广州那一天,已经是农历的腊月十五,广州已经有过年的气息。鲁迅说自己不过农历新年,但1月31日也就是年二十八那一天,他却受了广州花市的诱惑,和许广平、孙伏园去逛了半天的花市。

在接下来的广州时间里,鲁迅好像受到广州美食的巨大诱惑,有人做了一个统计,鲁迅在广州253天,去过25家酒楼、茶楼和冰室,其中去过2次以上的有七家,其中有一家去过七次之多。
严肃的、战斗的鲁迅到了广州,好像也变得年青了,变得感性了,开始享受生活了。他对广州的印象是:“这里(广州)很繁盛,饮食倒极便当。”又说喜爱广东的点心。在给友人的信里,他说:“广东还有点蛮气,较好。”
03 为了六祖慧能
2006年春天,美国作家比尔·波特从武汉坐火车进入广东,“列车一路向南,朝着湘水上游的方向行驶着。我在车轮与铁轨撞击出的铿铿锵锵声里沉沉睡去,在睡梦中穿越了南岭山脉。一觉醒来,窗外已是全然不同的世界。……除了那些巨大的嶙峋怪石之外,一切都是绿的。”(《禅的行囊》,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版)

比尔·波特在韶关下了车。如果你问他为什么要去广东?他的回答一定是:为了六祖慧能。比尔·波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美国作家,他喜欢中国古典文化,从1972年开始,长期在中国的大陆、台湾旅行,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典籍,包括六祖坛经,他对于六祖的喜爱,流溢在文字里。在比尔·波特看来,“慧能是中国禅宗第六祖。一千多年以来,他已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之一的最受尊崇的大师。”

比尔·波特在韶关寻访了大鉴寺、南华寺等慧能的遗迹,又去乳源拜访了云门寺的佛源老和尚。他见佛源老和尚的场面很禅宗:“年轻的和尚们本以为佛源会给他们智慧的点拨,没想到老和尚说的全是种地吃饭的事。毫无疑问,云门寺秉承了禅宗重视劳作的古老传统,所有僧众都有份参加寺院的农田和果麦劳动。”“佛源并没有询问我的来意,而我也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要问。”
在云门寺附近,比尔·波特偶遇了一位意大利女子,叫丹尼艾拉·坎普,一聊才知道,这位意大利女子一个人来到广东,是为虚云和尚而来,她在法国高等实践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虚云和尚,所以,她要在中国走遍虚云和尚去过的地方。1934年到1944年间,虚云和尚主持重修了已经荒芜很久的六祖南华寺,1944年到1949 年,主持重修了云门寺。
04 去广东,体验生活之真味
201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广东省旅游局官方统计,有5564.6万人次从全国各地以及国外来到了广东,同比增长了15.3%;广州市旅游局数据显示,到广州的有1591.55万人次。这些人为什么要去广东呢?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是为了去广东过年、看花市。

数千年来,广东吸引了全世界的商人来到这里,创造财富;今天,她也在吸引很多很多热爱生活的人,来到这里,过年、度假、寻访、短居,在这片土地上,重温最具活力的人文传统,欣赏最具活力的自然景象,感受最具活力的商贸文化,追溯最具活力的思想源流,体验最富活力的生活方式,发现最具活力的历史场景……

一段山间小路可能是千千万万人南下踏足的古道,留着太多的歌哭与生命的温度,也隐藏着中华历史的另一个版本;一条海岸线可以勾勒出泱泱中国如何融入世界的图景,可以贯连起代代粤人勇猛精进的魂魄;一缕禅院钟声蕴藉了无尽的智慧,一桌早茶凝聚了太多日常的兴味,一街花市看尽南国别致生活的奥妙。
梁启超说:其剽悍活泼进取冒险之性质,于中国民族中,稍现一特色焉。
胡适说:中原的文化许多都变了,而在广东尚留着。
张爱玲说:上海女人像粉蒸肉,广东女人像糖醋排骨。
陈序经说:广东是旧文化的保存所,又是新文化的策源地。
这就是广东,可以最民族最世界,可以最传统最开放,可以最执着最活力,可以最风雅最世俗;可以赏尽山海之胜,可以体验生活之真味。
这就是广东,出发了,就“不辞长作岭南人”。
怎么样,读到这里,有没有感觉“广东”这个名字,从文字到画面跃然纸上。如果你还是觉得不过瘾,可以购买生活榜的新书《去广东》,感受最广东的生活方式。
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书,希望大家不要错过,去广东,叹生活!

来源丨生活榜Life
文丨节选自《去广东》,主编费勇
图丨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