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马仕决定打造一个中国奢侈品牌,他们的最佳人选是她
文丨周柯言
首发丨光芒glamor(微博、公众号同名)
2009年,蒋琼耳与法国爱马仕集团在中国携手创立了高端品牌「上下」。
成立之初,它就被打上了要成为“中国爱马仕”的野心。

财大气粗的爱马仕,做出怎样的决定,本不会太令人意外。可这位欧洲大佬,这次想要创造的,竟然是植根于东方文化的奢侈品,一时间令人议论纷纷:
“蒋琼耳到底什么来头?”、“爱马仕为什么选她”、“中国的奢侈品应该长什么样?”......
今年,是「上下」成立的第9个年头,关于人们曾经的那些疑惑,它也在一天天的成长中,给出了答案......
“我和爱马仕的爱情结晶”
蒋琼耳出生于书香门第,外公蒋玄佁,生前为同济大学建筑系美术教授,父母也都是上海著名的建筑师。
她的名字是外公所起,“琼”意为美玉,“耳”意为庶民。
外公希望她在人生路上,既要追求完美,也要甘于平凡。

出国深造,是蒋琼耳生命中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她本已计划好,要去美国完成硕士课程。
然而,大四那年,一次欧洲背包旅行,令她改变了心意,要留在并没有语言基础的法国。
留学法国期间,蒋琼耳看到,欧洲的许多文化文明,都以品牌的形式,被一代一代,传承了下去,这在国内并不常见。
那有没有可能,她也能在中国,创立一个可以传承文化的品牌?
“在国内,我问过很多人,‘你想要东方雅致生活吗’?他们都说想要,都有这样的生活愿望,但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愿望,具体应该长什么样。那好,我要创造出实物,分享给他们。”

完成课业后,蒋琼耳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开始与不同的品牌展开合作,爱马仕中国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蒋琼耳负责给爱马仕在中国的门店,做橱窗设计。设计中,她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手工艺,她希望能用这种方式,让东方美学走向世界。
幸运的是,正是这些别出心裁的创作,让她结识了爱马仕高层。

蒋琼耳形容,与爱马仕全球总裁的会面,是一次美丽的相逢。双方对文化传承的激情,对创造力的追求,甚至是为人处世的态度,都高度一致。
一起在中国实现一个美好的梦想,成了他们接下来共同的使命,「上下」就此应运而生:
“「上下」就像我和爱马仕的爱情结晶,它是个‘混血儿’,既有东方的智慧,又散发着法式浪漫,它源自中国也放眼世界。”

“上下是一个圆”
「上下」的含义,第一是承上启下,第二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它们指的都是传承。但也只能说是愿景,而蒋琼耳将传承的内核,具体到了手工艺。

在国内,蒋琼耳早早就开始着手手工艺的传承和复兴工作。一个高端品牌,它所呈现出的精湛品质,必然和手工艺有关:
“为什么大多数奢侈品牌,都来自欧洲,因为那边有很完善的手工艺产业链。”

中国从来不缺手工艺,但却始终没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所以要想成就「上下」,蒋琼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探访手工艺。
真正的匠人,大多过着出世的生活,要找到他们,实属不易。然而,蒋琼耳却说,她绝不会形容这是一场艰难旅程,相反,这一切给她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回忆:
“整个过程中,我自己也会去学那些手艺,还能和老师们一起突破一些技艺,原本的局限,创造出高科技与传统手工艺结合的新工艺,这是很有趣的工作。”
9年过去了,属于「上下」的手工艺产业链,已经画出了基本雏形。接下来,蒋琼耳要做的,就是怎么把这些来自东方的雅致,更好的分享给大众。

“如其在上,如其在下”,出自《翠玉录》,它原本是炼金术的宗旨。而蒋琼耳则将这句话,定为「上下」的产品宗旨。
“如其在上”,指的是「上下」出品的一系列珍藏。它们的制作过程,不计时间,不计成本,不计收益,有的甚至是孤品,只为创造出这个时代最极致的作品。

“如其在下”,是要赋予一些传统手工艺新的角色。让它们不再只是,只能被欣赏的工艺品,而要成为真正被需要的设计:
“所以我说「上下」是一个圆,一个半圆,是要将最好的手艺,留在社会上;另一个半圆,是要将博物馆里的工艺,请回到日常生活中。”

“我的孩子上小学了”
蒋琼耳的儿子蒋若依,只比「上下」早“出生”两个月。这9年,她看着「上下」的成长,就像看着儿子长大一样,忐忑而喜悦:
“它从婴儿期,到幼儿期,现在也上小学了。”

对于她而言,「上下」早就不只是一个品牌,它也像是一份答卷,是送给老一辈和下一代,最好的礼物。
曾经,当不少人都对「上下」的诞生抱有怀疑时,只有蒋琼耳的外婆,无条件支持了外孙女的决定:
“她说你做的这个事情,非常有意义。”
只可惜,外婆最终无法见证「上下」的成人礼,于97岁高龄,离开了家人。

然而,在蒋琼耳看来,生命似乎是永恒的,虽然外婆已逝,但外婆的希望终将在下一代身上实现:
“我的四女儿菲菲,对设计,对艺术,对色彩,特别有感觉,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好像接力棒传到了她的手中。”
这似乎就是「上下」的终极使命,作为桥梁,蒋琼耳将带着它,将老一辈和下一代之间的河流打通。
蒋琼耳希望,当人们想起「上下」,想起的不只是一个品牌,而是时间和情感:
“就是那种,妈妈传给女儿了一套茶具,爸爸传给儿子了一块手表,我的作品能够作为一种情感寄托,随着时间一代代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