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设计密码(之一)| 每个封面都是一则“谜语”
2018年9月,《班门》获得了知名设计师网站站酷网的“站酷奖出版物类评审特别奖”。
2018年10月,在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上,《班门》又获得了评奖环节的艺术类铜奖。


站酷评审奖是由我国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大师吕敬人颁出的。

在颁奖现场,主办者播放了各位评委对他们所选择的评审奖作品的评述,吕敬人老师非常认真地念出了他的评审意见:
“《班门》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叙述系统,以建筑的概念建立排版的层次、结构,很好地处理了文字的字体、字号以及文本的灰度和阅读主次的关系;纸张语言的经营、色彩纷呈的设定,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编辑设计的意识,而不是局部的装饰的概念。
虽然它是一本普通读物,但设计师却精心地投入,体现了整体书籍设计语言和语法的把控能力。书名‘班门’慎重考量应用了聚珍仿宋这种字体,它与内容、语境相吻合,并且强化空间的文字语言与全书的构筑主体内容,色彩的理性分析和配置相契合。它没有华丽的设计的缀饰,而诸多细节的设计思考耐人寻味,给予读者很好的阅读感觉。”

在《班门》诞生之初,“设计”就是一个核心的“创造”理念。
在《班门·方》的《你的生活充满了营造:〈班门〉设计新理念》一文中,我们的设计师顾瀚允老师曾经详细阐释了他改造班门装帧与版式的思路。
而在与设计师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也在不断地对书籍“设计”进行新一轮的学习。

在这里,我们希望再次审视2017辑四期《班门》的设计,梳理一下,看看究竟是怎样的设计密码为一本杂志书注入“魔力”,使之成为优秀的设计作品。
《班门》设计密码(之一)| 创作静态“蒙太奇”
《班门》的封面设计,最重要的元素都是设计师采用自己摄影的方式来创作的,这在通常的书籍设计中并不常见。
他为《班门》创作的所有摄影作品,都是为了表达“空间”这一主题。而这正是这本杂志书的重要起源。

老子那句著名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通过一种辩证法,很视觉化地讲述了建筑之初衷:创造空间。
《班门》由致力于城市建设的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策划,虽然的选题跨越建筑、艺术、设计、生活方式,但它最初的立足点是建筑设计,每期也都固定会有关于建筑的文章。

从2017年开始,《班门》将“关照生活,关注日常”作为自己的理念,其中的意义在于,尽管这是专业设计院出品的书,但它期望将关于建筑、设计以及美的东西带给更广泛的读者,而且我们也相信,只要我们足够细心,就会在我们周遭的生活中发现“营造”、“设计”的影子。

设计或营造,它们并非专业人士专有,而是浸润在我们的日常思考中。


基于这样的想法,设计师决定利用生活中最普通的物件来表达空间。
比如,第一本《方》的封面主体是设计师摆拍的照片,上面是一小张摊开来的,褶皱的金属色方形纸片。它被放在一个大理石纹理的桌面上。
单看这张照片,除了视觉上的美感,它似乎是语焉不详的。
它实际上是一个关于空间的谜语,而这张照片是“谜面”。

设计师将谜底放在了封底。
在那儿,你会看到一块被铝箔纸包裹起来的糖。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见到的糖果的包装形式。

这个创意,来自设计师日本旅行时购买龙角散润喉糖的经历。
当糖纸被从糖的立方体上被剥开,然后平摊,糖纸所包裹的那个空间就消失了。
三维空间变成了二维平面。



这实际上是是一种关于建筑理念的比喻。
在建筑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立体空间,但目力所及,你看到的墙、柱,都是线条、平面。
运用一些想象力,建筑就可以像电影《盗梦空间》那样可以折叠。
这个封面是想说,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糖纸折叠,就能看到一种“营造”的意味。
将“揉纸”作为设计理念的建筑师,大名鼎鼎的要数弗兰克·盖里。
虽然“揉纸”是玩笑话,但他那些摆脱了正常形制的“歪歪扭扭”的建筑,的确让人们思索空间来源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三期《班门》封面,设计师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摄影创作。
第二期《圆》的封面,设计师找来了一枚气球。封面上,是这枚充了气的气球摆放在一个板凳上,这使得膨胀的橡胶中产生了空间。

封底,是这枚气球被戳破的残破的皮,你可以想象,原本充实空间在被戳破的时候兀然消失了。

第三期《线》的封面,设计师开始了更为“激进”的实验。
封面上,你将看到一个奇怪的T形物体,你根本无法了解那是个什么。

只有翻到封底,你赫然发现,那是两个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一轴缝纫线和一枚长尾夹。

原来,封面上的那枚物体,是将细线不断缠绕在长尾夹上形成的,这样,一维的线,通过缠绕,造成了一个三维空间。
设计师说:
“我就是不断地缠绕、缠绕,缠绕了四个小时之后完成,然后拍摄下来。”

这个实验,最初设计师是想缠绕一个巨大的石膏人像,但太过费时费力,也并不“日常”,就放弃了。

第四期《角》的封面,设计师用了最简单的方法,同时也将创作“材料”指向了《班门》,或者说书籍本身。

他将《班门》的某一页折叠,这个行为,仿照的是我们看书时为了记下阅读位置而折叠的折角。

而将这个折角放松,它会在书页上拱起,本来平面的书页因为这个动作而变得有点像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形状,笼罩了小小的一片空间。
在封底,这个折角被抚平——空间就此消失了。

上面所说的,就是2017辑《班门》的封面创作“密码”。
当你在书店里拿起一本还未拆封的《班门》,先看看封面,然后再看看封底,就形成了一种类似电影剪辑的“蒙太奇”效果。
一种“你的生活中充满了营造”的新意义就在两张图片中诞生了。
这多少已经有些超越了设计,在进行一种艺术创作了。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

《班门》MOOK豆瓣条目
第三辑
《班门·光》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77916/
第二辑
《班门·角》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40205/
《班门·线》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68396/
《班门·圆》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91921/
《班门·方》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98160/
第一辑
《班门04:石之形》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28962/
《班门03:铁之温》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71472/
《班门02:砼之色》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77985/
《班门01:木之纹》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23740/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

-
此系紫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0 1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