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州
181117-181118 庆州 崔贤总令人想起鲁迅在《在酒楼上》的那句:“北方固不是我的故乡,南来却只是一个客子。”韩国和北京,如今哪个也不像是崔贤的家。北京的中国妻子,常常要与其争吵,而韩国,人们也大多对其抱有或怀疑,或敬重的疏离感。崔贤似乎寄托了张律的客子情怀,又反应了东亚地区人们普遍的礼教观。 “你是靠回忆生活的人啊。”友人对崔贤如是说。对现实的缺乏兴趣使得他更加沉湎于过去。崔贤是学术上有成的学者,但他却对自己研究的学问毫不关心。曾经的后辈如今无法再好好见面。他在现实中总是小心翼翼,显得无所适从。他渐渐混淆了现实,过去与幻想。导演使三者在影片中自由交织,如他所言:“电影最终是关于时间与空间的。” 淡淡人情的温暖伴随着死亡的沉重,使影片兼有明丽和厚重感。无论是《豆满江》,亦或是这部《庆州》,张律导演的片子总有其他导演身上少见的干净清澈之感。崔贤与茶屋女主人淡淡地,慢慢地聊天,渐渐接近,却又始终保持着合乎礼的距离。穿着黄裙子,蹦蹦跳跳,因为一个小小的问候就很开心的小女孩被母亲带着自杀了,老友毫无征兆地走了,茶屋女主人的丈夫在挂上丰子恺的画几天后死了,死亡来的是那么容易,或意外,或自觉,或只是因为他人不想活了,可爱的小生命就变成了牺牲品。忘了是哪个作家说的了,“悲剧就是把美毁灭给人看”,导演片子中可爱的女孩子总是有着并不美好的命运,总带着难以掩饰的忧伤。 在《庆州》中,弥漫着浓厚的文人气质。青绿小院,参差竹篱,一缸清水,几朵浮萍,数尾红鲤。古朴的茶屋里,导演不惜笔墨地讲述着泡茶,阳光,雨水在一天之间相继光临,恍如隔世之感。家外的帝陵,夜晚如女子光洁无暇的酮体,又有着毛茸茸的亲切感。丰子恺茶室的画,题着“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字,清晨温柔的女声,忧郁地唱着《茉莉花》。茶室的那幅春画,也并无低俗之感,仙鹤立于旁,反有着雅致。导演是制造气氛的高手,看着看着,观者的心也静了下来。张律导演与洪尚秀导演,虽有相似,但更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张律导演具有中国文人的雅致与安静,而洪尚秀导演则多是小酒馆,咖啡店,略显落魄的文人气质。但需要肯定的是,把事业转移到韩国之后,张律导演的风格是比之前要类似洪尚秀导演。
《庆州》中,导演大量使用长镜头,个人觉得有点过度。不时讲两句小笑话,很聪明,不着痕迹,让观众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