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2018年十二月上)杂志摘抄
最讨厌的那个人,不过是另一个自己
文/朱清
原来,如果你反感一个人,错未必在对方。慢慢长大后才真正明白,并非所有的讨厌都站得住脚。
“为什么我会莫名地不喜欢这个人?”“就算对自己没好处,我还是忍不住去怼他?”事实上,你我眼前所见的世界,其实是一面镜子。对朋友的厌恶、对他人的批判,往往折射着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你的阴影,你的好恶,你的创伤,你的弱点。还有那个自卑、怯懦、想要却求而不得的,你自己。
细数身边,从来不缺那样的人,看什么都不顺眼,与周围人的互动也充斥着颇多的诉苦和怨愤。
无论喜欢还是讨厌一个人,都是很费心力的。你会发现你对Ta比对其他人敏感,你很容易觉察到Ta的一举一动,然后根据对方的言行做出反应。
有一篇文章里写道:“与其用心良苦讨厌她,不如想想,她的哪些塑造了她的顺境,我的哪些短板又伏笔了我的无能。”
现在的我,很少情绪化评断一个人。气到跳脚之时,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会不会是我把自身的优越感投射到对方身上了?会不会是对方的顺遂激起了我无能的愤怒?要知道,盲目地反感、排斥和远离,其实是种模糊不清的劣质情绪。而“讨厌一个人”,恰是认清自己的一次契机。
——摘自《别用嘴上的佛系,掩饰你内心的焦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
无尽的爱,我的看护团
文/(台湾)陈宁
不过交往的前两年,我们也时常争执,时常互踩到对方的地雷而不自知。
——摘自《讲义》2018年第9期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