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nher von Braun
现在是2018年11月12日星期一,北京时间9时08分。
昨天约孤鸿一起看了电影《毒液》。
电影三点半开始,我三点二十左右开始等,期间试过联系,但对方一直没反应。
最后到了三点半,我决心先进去再说,正在我跟检票的商量该怎么办的时候,他终于来了。
进去后,不想妨碍别人,也就没按票上的座位,随便在前排找了两个空座。
《毒液》这电影吧,没什么好感慨的。
哦,有几个镜头有恐怖片的感觉,那还蛮刺激的。
片尾曲,听声音,该是Eminem。
《星空清理者》仍没看完,现在到了第二十一集。
要分类的话,这不是一部少年漫,它更多的是青年漫。
在恋爱戏上有 这么一段:
发现头带八和田边部在约会,之前追求过田边部的正盛,跟头带八说,没什么,反正我们俩也只睡过一次而已。
不过,正盛说的这个不是实情,接下来田边部否认,他也说这只是个玩笑,算是对朋友偷偷夺爱的一个报复。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这不是一个玩笑,有没有可能这是一个老于世故的做法——正盛担心头带八在乎这一点,所以用这种开玩笑的语气带出这件事,索性在这里聊开。
我也不确定,不过,不管有没有,这种台词都不是少年漫的套路,更多的是青年漫。
在工作戏上,航天事业出了事故、死了人,科学家很淡定,说有了这次的数据,下次肯定没问题;木星计划选拔航天员,考试过程中,有考生遭遇事故,去帮忙的考生因为帮忙导致时间不够被淘汰,不去帮忙的考生顺利入选。
如果是少年漫,那个科学家肯定是反面角色,怎么如此冷血,但在这部作品里,他不是。头带八等人回顾航天史,说到曾为纳粹服务的冯·布劳恩,科学事业的发展有时就需要这种人。
至于第二个,按少年漫的逻辑,那些牺牲自己考试成绩去帮助他人的人,才应该得到肯定啊。但这部作品很明显也持审慎态度,这个考试是模拟木星任务,如果当时真在木星,那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完成任务,因为任务失败大家都得死。
事后,有考生争辩,毕竟现在不是在木星啊,而且这是意外事故,难道不能重来吗?于是考官反问,你的意思是,如果在木星,这种抉择你就能做吗?真的在木星执行任务,就没有意外事故吗?如果在这种相对安全的考试环境中你都做不到,你真的确定,在实际状况中你能做到?
昨天还是看了《The Practice》,最终牺牲了清晰度,看了带字幕的。
那年的凯莉·威廉姆斯真的好年轻啊,算了下年龄,她那年是27岁。
按一般人的观念,可能这也不算年轻,但我对她的印象更多的来自《Lie to Me》,那时她37岁。
不过,按我的审美趣味,我其实更喜欢37岁时的她。
第一集女孩藏毒品的案子,交叉质询那一段还蛮精彩的。
至于Bobby说的那一套,因为之前见过类似的,所以没那么惊艳。
一个点是跟凯莉说的,给有罪的人辩护固然头疼,但给无辜的人辩护更是terrifying;
另一个点是跟陪审团说的,说做了律师之后,很多时候,委托人都是有罪的人,有时你很困惑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但有时你也会碰到那么一两个无辜的人,这时你会想起你身上的重担,想起当年的初心。
第一集还涉及一个东西,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那就是认罪协商制度。
为什么检察官可以和被告人达成较轻的认罪协议,为什么辩护律师不能在陪审团面前说认罪协议的内容?
这一套制度刚接触的话,可能会让人觉得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