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一日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十一月十一日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双十一,我打开的任何软件的首屏广告,我电脑的任何弹出框广告无一不在提醒我今天是个剁手的日子。
生生被造出来的日子,生生全民购物的日子。
我常常怀疑我是不是活在一个被裹挟的时代里,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里。购物也能带点全民狂欢的意思。我仿佛见到了一群女子手拉着手横扫一条购物街的好爽。
我最早知道双十一来自于当年国共签订的《双十协议》。以前的节日都带有政治意味,历史含义。现在的节日为消费低头。
落花时节又逢君,我初中看的时候还能看出点少女怀春的感觉,像情诗。不过年龄大了就只剩下,江湖萧索,人情冷暖。
这么一说我还真写过类似的情感,在《离散》里我写过人老了,古人相聚的情感。
老太爷要我与二哥侍在一旁。那场宴持续了一夜。一夜,酒未停馔未断,老太爷与其挚友豪饮不缀。我立在那裡,听他们说,说他们如何在江浦相遇,又如何在岐山死斗。听他们如何生,又如何死。听他们如何笑,又如何哭。听他们如何爱,又如何恨。听他们如何被举世所誉,又如何被世人渐忘。他们相拥而泣,又互相拍肩慰藉,一瞬已识四十载,四十载前的江湖又剩下几人?又有几人还能互相相识,聚于一处,笑泣不止?
上面大概就是,正是江南好风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剧情式的描写,大悲要在大喜之内,苦笑不止,然后淡然。三四年前我大概对情感是这么一个程度的理解,看来过了这么久也没发生多大变化。有些思维一旦固定了,估计连肉体的衰老都无法侵蚀它一毫。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江南逢李龟年》,其实题目就能大概猜出一下几个味道。
江南,杜甫早已入京为官,因为安史之乱,就是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那场叛乱。长安被攻破,杜甫逃出,流落他地。江南对杜甫跟李龟年来说都是异地。
逢,是一个及其有意思的词,这个词基本表示,未曾约定,出乎意料,并且十分高兴的一个感受的词。基本上用上逢了都有一种心里得到安慰,踏实的感觉。这个词是我蛮喜欢的一种词类,这种词基本是除了基础的表示意思外,还带着及其复杂跟让人细细揣测的意思在里面。如果你说江南遇李龟年,虽然也有见面,也有带点意外的意思,但是你看不出这个人的心境,不太有任何感情色彩。
李龟年,李龟年是开元盛世时候的“金嗓子”,你看唐朝好诗文,好歌曲。李龟年的歌手身份让其很吃香。这诗句的前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说,杜甫经常在皇家里,大臣府跟李龟年碰面。那个时候杜甫大概多大呢。当年李白给杨贵妃写“月想衣裳花想容”的时候,李白大概四十多一点,杜甫比他小十一岁。杜甫在长安客居十年,也就是大概杜甫三十岁到四十岁的壮年时期都是在长安渡过的,估计跟李龟年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等他们再见面就已经垂垂老矣了,令人唏嘘了。
杜甫毕竟是个希望国家强盛的士族,估计当他看到李龟年的时候,说不定就两个老人持手而泣。他再也看不到当年那个开口咏凤凰的李龟年了。正如他再也无法回到开元盛世时候的唐朝了。
再接下来的一百多年,整个唐朝就快跟民国差不多了。表面上一个中央政府,实际上各个藩镇各自独占一地,听不听中央的,那得仔细讨论讨论。
杜甫的诗很少有像李白的那么瑰丽,动不动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但是越老读杜甫的诗越觉得贴心,越觉得感同身受。
高中还是初中,大概学习杜甫的诗不太多,一首《春望》,我喜欢的不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喜欢的是最后一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最后一句我觉得特别贴近生活,我经常读的时候都愿意用手插插头发。尤其到我现在发量越来越少了,很快就浑欲不胜簪了。
另外一首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歌是单独的一个文体,跟诗是有区别的,准确来书应该是歌行。所以你会看到里面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句子。不过我当时学的时候老师也不会跟我说就是了,毕竟这个怎么说的超纲。很难保证出题的人能有准确的判断。
我很喜欢这句,因为我确实体会到了一个文人独有的心怀天下的气概,就是杜甫在房屋被秋风吹破了,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了的时候,想的不是,谁能帮帮他,说的是,谁能帮帮天下所有的寒士呀。
其他的就有点记不清还学得杜甫啥了。年龄大了很多东西记不起来了。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明白初中高中的课本是以什么原则挑选诗词的。感觉很多时候都是看的这些诗人快老死前的诗。
改天翻翻现在的语文课本看看都选的什么诗。
杜甫就不总结了,写日记的时候有事没事的插他两句嘴,估计慢慢也就把他说全乎了。我挺喜欢看人的生涯的,觉得特别有意思。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特别爱买某某人合集的那种盗版书,在夜市里,或者放学了在学校附近的舒坦,一个月买一次,一次买个五六本,十块钱一本。厚厚的一千多页,上面几乎把一个作家医生所有的作品都印进去了,那个时候盗版还是错别字很多的,我就捧着一本看,看到这本书的最后一页。看完了吐一口大气,就是感觉看完了这个人的一生。
哎,我的高中以后有时间再说,有些事情一旦去细细品味就会觉得很有意思。
今天早晨差点起不来床,梦里我就听到我把把我的门打开,虽然我没看到他什么样子,我感觉他就是把头伸进来了,叫我起床。我在梦里能够明确的感受到他说话的位置就是在门缝里。有的时候人的敏感度特别的高。
我睡觉除了喜欢转圈睡外还经常趴着睡,醒来的时候人像死了一样,脸盖在床上,我初中养成的这个毛病,我躺在那里睡觉,值班老师把我叫起来,说你别玩了,好好睡觉。我的天呢,我都睡着了还把我弄醒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面朝下睡觉很少有人这么睡呀。
我跟我前女友一起睡觉的时候,我就很老实,我很怕我一个不老实把她一脚踹下去。我觉得到时候那可不是一句,我错了能够解决得了的事情。
今天做了两道菜,一道香菇炖萝卜,还可以,就是萝卜有点骚哄哄的。另一道是蛋黄焗南瓜,这一道就很失败。蛋黄没有附在南瓜身上,糖放少了,盐放多了。结果吃起来先咸后甜,再吃一个就又从甜变闲,口味跟上下摇摆,吃的我是心脏病都快犯了。还是慢慢从基本的炒菜,炖菜开始吧。这个油炸对我来说有点难,我看我妈倒入那么一大桶油,真是心疼,尤其是做坏了以后我更心疼。无怪乎有些人老是一直用老油了,确实是炸一次东西就要放很多油。
这几天不光做饭,连每次吃完饭刷完的事情也一起做了。跟老妈一起做饭,一起刷碗,分工起来速度会快很多。我家经常五点做饭,五点半吃饭,六点就吃完了,然后坐一会就下楼走走消消食。
emm他喵的又十点五十了,每天做完锻炼,洗个澡,再烫个腿,上床就基本九点半到十点之间了。写着写着就到十一点了。
上次的问题我下次在回答,赶快睡觉,保持良好睡眠。
双十一,我打开的任何软件的首屏广告,我电脑的任何弹出框广告无一不在提醒我今天是个剁手的日子。
生生被造出来的日子,生生全民购物的日子。
我常常怀疑我是不是活在一个被裹挟的时代里,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里。购物也能带点全民狂欢的意思。我仿佛见到了一群女子手拉着手横扫一条购物街的好爽。
我最早知道双十一来自于当年国共签订的《双十协议》。以前的节日都带有政治意味,历史含义。现在的节日为消费低头。
落花时节又逢君,我初中看的时候还能看出点少女怀春的感觉,像情诗。不过年龄大了就只剩下,江湖萧索,人情冷暖。
这么一说我还真写过类似的情感,在《离散》里我写过人老了,古人相聚的情感。
老太爷要我与二哥侍在一旁。那场宴持续了一夜。一夜,酒未停馔未断,老太爷与其挚友豪饮不缀。我立在那裡,听他们说,说他们如何在江浦相遇,又如何在岐山死斗。听他们如何生,又如何死。听他们如何笑,又如何哭。听他们如何爱,又如何恨。听他们如何被举世所誉,又如何被世人渐忘。他们相拥而泣,又互相拍肩慰藉,一瞬已识四十载,四十载前的江湖又剩下几人?又有几人还能互相相识,聚于一处,笑泣不止?
上面大概就是,正是江南好风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剧情式的描写,大悲要在大喜之内,苦笑不止,然后淡然。三四年前我大概对情感是这么一个程度的理解,看来过了这么久也没发生多大变化。有些思维一旦固定了,估计连肉体的衰老都无法侵蚀它一毫。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江南逢李龟年》,其实题目就能大概猜出一下几个味道。
江南,杜甫早已入京为官,因为安史之乱,就是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那场叛乱。长安被攻破,杜甫逃出,流落他地。江南对杜甫跟李龟年来说都是异地。
逢,是一个及其有意思的词,这个词基本表示,未曾约定,出乎意料,并且十分高兴的一个感受的词。基本上用上逢了都有一种心里得到安慰,踏实的感觉。这个词是我蛮喜欢的一种词类,这种词基本是除了基础的表示意思外,还带着及其复杂跟让人细细揣测的意思在里面。如果你说江南遇李龟年,虽然也有见面,也有带点意外的意思,但是你看不出这个人的心境,不太有任何感情色彩。
李龟年,李龟年是开元盛世时候的“金嗓子”,你看唐朝好诗文,好歌曲。李龟年的歌手身份让其很吃香。这诗句的前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说,杜甫经常在皇家里,大臣府跟李龟年碰面。那个时候杜甫大概多大呢。当年李白给杨贵妃写“月想衣裳花想容”的时候,李白大概四十多一点,杜甫比他小十一岁。杜甫在长安客居十年,也就是大概杜甫三十岁到四十岁的壮年时期都是在长安渡过的,估计跟李龟年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等他们再见面就已经垂垂老矣了,令人唏嘘了。
杜甫毕竟是个希望国家强盛的士族,估计当他看到李龟年的时候,说不定就两个老人持手而泣。他再也看不到当年那个开口咏凤凰的李龟年了。正如他再也无法回到开元盛世时候的唐朝了。
再接下来的一百多年,整个唐朝就快跟民国差不多了。表面上一个中央政府,实际上各个藩镇各自独占一地,听不听中央的,那得仔细讨论讨论。
杜甫的诗很少有像李白的那么瑰丽,动不动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但是越老读杜甫的诗越觉得贴心,越觉得感同身受。
高中还是初中,大概学习杜甫的诗不太多,一首《春望》,我喜欢的不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喜欢的是最后一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最后一句我觉得特别贴近生活,我经常读的时候都愿意用手插插头发。尤其到我现在发量越来越少了,很快就浑欲不胜簪了。
另外一首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歌是单独的一个文体,跟诗是有区别的,准确来书应该是歌行。所以你会看到里面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句子。不过我当时学的时候老师也不会跟我说就是了,毕竟这个怎么说的超纲。很难保证出题的人能有准确的判断。
我很喜欢这句,因为我确实体会到了一个文人独有的心怀天下的气概,就是杜甫在房屋被秋风吹破了,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了的时候,想的不是,谁能帮帮他,说的是,谁能帮帮天下所有的寒士呀。
其他的就有点记不清还学得杜甫啥了。年龄大了很多东西记不起来了。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明白初中高中的课本是以什么原则挑选诗词的。感觉很多时候都是看的这些诗人快老死前的诗。
改天翻翻现在的语文课本看看都选的什么诗。
杜甫就不总结了,写日记的时候有事没事的插他两句嘴,估计慢慢也就把他说全乎了。我挺喜欢看人的生涯的,觉得特别有意思。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特别爱买某某人合集的那种盗版书,在夜市里,或者放学了在学校附近的舒坦,一个月买一次,一次买个五六本,十块钱一本。厚厚的一千多页,上面几乎把一个作家医生所有的作品都印进去了,那个时候盗版还是错别字很多的,我就捧着一本看,看到这本书的最后一页。看完了吐一口大气,就是感觉看完了这个人的一生。
哎,我的高中以后有时间再说,有些事情一旦去细细品味就会觉得很有意思。
今天早晨差点起不来床,梦里我就听到我把把我的门打开,虽然我没看到他什么样子,我感觉他就是把头伸进来了,叫我起床。我在梦里能够明确的感受到他说话的位置就是在门缝里。有的时候人的敏感度特别的高。
我睡觉除了喜欢转圈睡外还经常趴着睡,醒来的时候人像死了一样,脸盖在床上,我初中养成的这个毛病,我躺在那里睡觉,值班老师把我叫起来,说你别玩了,好好睡觉。我的天呢,我都睡着了还把我弄醒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面朝下睡觉很少有人这么睡呀。
我跟我前女友一起睡觉的时候,我就很老实,我很怕我一个不老实把她一脚踹下去。我觉得到时候那可不是一句,我错了能够解决得了的事情。
今天做了两道菜,一道香菇炖萝卜,还可以,就是萝卜有点骚哄哄的。另一道是蛋黄焗南瓜,这一道就很失败。蛋黄没有附在南瓜身上,糖放少了,盐放多了。结果吃起来先咸后甜,再吃一个就又从甜变闲,口味跟上下摇摆,吃的我是心脏病都快犯了。还是慢慢从基本的炒菜,炖菜开始吧。这个油炸对我来说有点难,我看我妈倒入那么一大桶油,真是心疼,尤其是做坏了以后我更心疼。无怪乎有些人老是一直用老油了,确实是炸一次东西就要放很多油。
这几天不光做饭,连每次吃完饭刷完的事情也一起做了。跟老妈一起做饭,一起刷碗,分工起来速度会快很多。我家经常五点做饭,五点半吃饭,六点就吃完了,然后坐一会就下楼走走消消食。
emm他喵的又十点五十了,每天做完锻炼,洗个澡,再烫个腿,上床就基本九点半到十点之间了。写着写着就到十一点了。
上次的问题我下次在回答,赶快睡觉,保持良好睡眠。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