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蛇口|蛇口美食Ⅰ(广州面家)
我对蛇口太熟了,蛇口所有的小馆子,小摊位,我几乎都吃过了。如果要介绍几家经典的美食,我想不出来。因为随着世风日下,能保有本味不变,好如香港那样动辄百年老店的是不存在了。姑且,我介绍几家还不错的吧。
广州面家


我介绍的这家不在蛇口,蛇口那家“竹升面”老字号在湾厦,老蛇口肯定知道,想去吃的可以打听下,味道还算上乘,但我认为不如这家。于是我跨过蛇口,来到南山图书馆附近,这一家破旧到哭泣,好吃到流泪的“广州好好味面家”。


第一道必推,我最爱的“猪油捞面”,我看过很多香港人写的美食书,说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早晨的那一碗猪油捞面。而这家的猪油捞面,完全还原了小时候的味道。其实让我这个山西人能爱上广东的面食,一定是它的面有过人之处,他家就是。一个不起眼的不锈钢碗端上来一碗黄面,一勺猪油,伴进去,再倒入一些豉油,拌在一起,那好吃、单纯的味道,可以上天了。这九块钱一碗的耗油捞面,精髓就在它的面,真正的筋道、有弹性,且含香。不知道竹升面来源的可以百度下,这种用鸭蛋黄活得面,一人坐在竹竿的一头,不停的压,压制出来的面。而现在能保有这样传统技法的面店,还有几家?我相信,他家是。不然怎么会这样好吃?


另外,一定要吃他家的净牛腩,净云吞,(广东人说话,古意十足。所谓“净”就是单纯只有这一味的意思。比如净云吞,就是只有云吞。云吞面,就是有云吞和面。)净牛腩很神奇,不是自己家做出来的红烧味道,也不是街上那种连锁牛杂味道,它很老广,却十分够味。另外净云吞,我是看了《街头美食斗士》,才知道广东人的面汤是用猪骨和柴鱼一起熬煮的老汤。能将骨头与鱼干混合在一起,我想这就是老广们的智慧所在了。如我,是如何都不会冒险尝试,比如拿鱼和羊肉凑成一个“鲜”字。所以,你喝广东的不论云吞汤,还是面汤,都有一种浓浓的清香味。是的,浓和清香,这两种味道并不相冲,它们同时出现在老广们的汤水里。在广东人的云吞里,你是吃不出肉的,他们已将肉的纤维化于细微的无形中。不像北方的大包子,大饺子,能吃到一口口扎实的肉。所以,广东人对食材更为细心,是无疑的。


还有很多人喜欢吃他家的肉粽,猪脚姜,都是老味道,不变的回忆,和我十年前第一次吃,没有变化。他家的一切都是简朴的,食物一律用不锈钢碗盛,座位好像是幼儿园的小矮凳,而这些都不影响它的门庭若市。去他家一定要赶早,中午饭点或者晚上饭点,基本是连一个小板凳都不剩的。他家不送餐也没有外卖,可说是底气十足了。全市也仅此一家。只能暗暗祈祷这样一家老口味的小店,不要随便拆迁了才好。
PS:问我当年如何发掘他家的?十年前,我去南山图书馆借书,傍晚出来饥肠辘辘,然后满大街溜达找吃的。作为吃货必有的火眼金睛,一眼就看上了他家,事实证明果然没有错,原来他家早已是一家名声大噪的吃货食肆。
(未完待续)
唯美食与文字不会辜负我!
●这里的文字皆由“一一”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上所写并非源自辞海或字典,如有认同很正常,如不认同更正常。不喜勿喷。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iongrenchihuo【“穷人吃货”拼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