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与齐邦媛
有说法齐邦媛写作巨流河的初衷是有感于二战后日本德国均有相应的文学作品问世,而中国近代的真实历史却不被世界所知,有说这是齐邦媛为齐世英所作的清洗和解说,在我看来,它是一部从文学角度记录历史的真实作品。她先以齐世英的二十年爱国救亡经历讲述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的真实历史,后以本人的文学道路带出了台湾及大陆的五十年发展史。巨流河中有无数流血牺牲、家破人亡、颠沛流离之苦,但它贯穿始终的理想和忠义,在写出了这么多苦难之后,依然给人希望和力量。
齐邦媛自我评价幼时是个哭娃娃,为人避世,一生胆小不涉政治,其母亲离乡背井时渍酸菜做大酱的朴实宽厚、对其父亲全心全意的接受和奉献的传统价值观念让齐邦媛有了温顺纯良的性格基石。她母亲去世前不久仍然说:“我还是会嫁给他。他虽不是“家庭第一”的男人,但他是温和洁净的真君子。”及至后来齐邦媛夫唱妇随又为罗裕昌放弃文学发展毅然回国也就不意外了。
但父亲齐世英对其影响更大,齐世英留日德回国即加入郭松龄反张作霖,功败垂成后加入国民党组织地下抗日革命,期间成立“国立中山中学”,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训,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保留革命火种,带领近千个十多岁的学生南迁,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仍劝说革命志士东渡台湾,续求再起。1954,齐世英因在立法院公开发言反对为增加军费而电力加价,被开除党籍。他一生抗日救国,不在乎功名利禄,二十年的奋斗化为泡影,最终留下无数憾恨和悲痛,但君子绝交不出恶言,他终生称他为蒋先生,论政也对事不对人,可见其心性和品格之高洁。这对齐邦媛影响非常深远。
如同齐世英一样,齐邦媛实则也是外圆内方,经历八年战火颠沛流离,她心有永难磨灭的国仇家恨,但初到台湾时见待遣送的日本人的瑟缩之状却知道这些不是该偿还血债的对象;摈弃“政治正确”坚持以文学情操教育的理念编撰教科书及文学丛书;在台湾坐院长座车时,突然警觉幼年时父亲不许坐公务车的原则立刻下车走路。她对流血牺牲流离之苦难满怀悲悯,对仇恨保持清醒和沉静,能感怀人间悲苦又能坚守是非,能于战火间见壮丽江山又能看清虚张声势的繁华,有其温柔悲悯又有其原则和坚守。
巨流河以记录历史而立意,人物常常寥寥数语带过,但人物形象丰满而跃然纸上,孟志荪、朱光潜等人的学识素养和文人风范,不一而足,这些人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亦有高洁的人格品性,耳濡目染,才有了至纯至善孜孜不倦追求文学的齐邦媛吧?只有纯粹干净充满力量的心灵,才能写的出如此温暖明亮的巨流河。也同样引人深思的是,当年大批文人志士撤至台湾,背井离乡之下在文学上找到了心灵出路,而大陆却陷入学潮和红色文化二十多年,封闭而古怪,真正能反应中国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太稀少了,西方世界缺少了了解真实中国的渠道,联系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排斥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我带着几个问题读巨流河。
什么是真实的战争?被问“不知为什么我爸爸的头挂在城门楼上?”的壮士盖文华,为掩护战友战死空中的张大飞,还有“童子军代表走路进城去共赴国难,无数焦黑尸体,站在路边拚命哭,一面唱:“我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少年兵,年纪虽小, 志气高……” 烽火烧得炽热,炸弹声伴着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密集轰炸常常伤亡数万,八年抗战家破人亡几乎无人能幸免,南京大屠杀一天妇孺老弱惨遭屠杀者就十余万人,日军甚至有比赛屠杀之恶行。齐世英铮铮烈骨也泪流满面“我们真是国破家亡了”,覆巢之下无完卵,懵懂幼童不懂生已知死,何其悲壮而惨烈。
什么是理想?十九岁家破人亡的张大飞毅然从军,他说“日本人把我们逼成这样,我考入空军,能真正报效国家,为我父亲复仇。”后战死。张伯苓为教育救国的理想,两度前往日本参观各类学校,四十一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创设南开。吴宓教授学潮时不畏强权在国民党政府枪下以学者的身份保全了缪朗山的安全,并且亲自护送他到机场乘飞机赴香港。梁肃戎在蒋介石集权统治下为雷震、彭明敏及自由人权辩护。还有齐世英救国救亡的一生。理想大约就是能让人不顾忌私情甚至性命,不计较得失,坚持一生、又必须时时警醒的信念吧。
路在何方?齐邦媛一开始中意哲学课,孟志荪,齐邦媛的启蒙老师,带领其初窥文学之路,朱光潜,名满天下的学者,至情至性,他劝说齐邦媛“你太多愁善感,似乎没有钻研哲学的慧根”,齐世英也对女儿的评价 “你感情重于理智,念文学比校合适”。孙晋三(中央大学外文系的名教授)指导其 “在武大外文系上朱先生的课,该是很幸运的事,何况他亲自劝你转系,还自愿担任你的导师,更是求之不得的事了。文学教育贵在灵性(或慧根)的启发。”在这些文学大家的启发和指引之下,齐邦媛放弃哲学,走上外文系的道路,从此有了一个不可撼动的目标。
怎样奋斗?从偶遇同学任高中英语代课老师开始教育之路,考取“美国国务院交换教员计划”奖助去美国进修英语及旅行访问,到转任台中的台湾省立农学院教大一英文开始学术生涯,及至任职故宫博物院秘书开启笔译及口译生涯开阔了视野。抛掉初始迷茫蒙昧,坚持梦想,一直保持好奇求索之心,一生保持奋斗的热情,她一步步走出来的路已日见踏实和成熟,到后来主持编撰文学丛书,任名誉教授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什么是政治?巨流河直面了政治斗争中最大的无情和谎言。“我们半生出生人死为复国,你当年鼓励我们,有中国就有我们,如今弃我们于不顾,你们心安吗?”,其实哪止弃之不顾,更多的是被清算,曾经的英雄为革命与爱国出生入死,从战争中活着出来了,却无法在政治斗争中幸免,当年的抛头颅洒热血为国为家,最后没有家破人亡已算幸运,几乎一整代人全被政治牺牲了。被牺牲的又哪止生命,还有那些盲目而热烈的理想,最终都被斗争消耗了。
什么是好的爱情?巨流河无暇写爱情,仅从人物中带出来了一点。为齐世英的济世理想一生颠沛流离几度生死徘徊的妻子,这是爱之坚定;郭松龄反奉失败,其妻韩淑秀说“夫为国死,吾为夫死,吾夫妇可以无憾矣”,这是爱之忠义;罗裕昌以其理智与坚强引导齐邦媛走出敏感与思虑,这是爱之宽厚;齐邦媛以全力支持帮助罗裕昌实现人生理想,之余始终不忘自身奋斗,这是爱之力量。原本强烈的爱,归于沉静后落到生活细微之处,其中经历的每一次磨难都是爱情婚姻的财富,因始终坚持往一致的方向前进,心无旁骛,而长远光明。
我身在黑暗,却眼忘光明。——巨流河
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应“弦歌不辍”。——齐邦媛
而我需警醒,不管是理想还是爱情,都应归于生活归于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