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笔记(5)-当地生活
出国之前,父亲为我规划了旅行线路几乎包括欧盟二十多个国家和主要城市,甚至注明了去那里的理由(例:布鲁塞尔_欧盟总部所在地;雅典_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母亲要赞助旅行费用,唯恐我抠门不舍得花钱,父母的爱让我感动(这种爱有时苦涩却值得咀嚼一生)。可是相比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我更愿意放慢脚步,停下来仔细观察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国家和地区,并且体验当地人的生活。
当地生活
2018-11-10
中午急急忙忙与女儿去超市,因为到了周末下午2点之后所有商店超市都关门了(中国小超市除外),必须买足2-3天的瓜果蔬菜和生活用品。买一只处理干净的本鸡(除毛,无内脏),是主妇最喜欢的金灿灿的那种,1.73kg,6.06欧元,用30岁以下青年卡优惠到5.4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2.5元。国内这种品质的活鸡应该是25元/斤,一只同等重量的鸡至少需100多元吧。另外,瓜果蔬菜、海鲜、牛奶都相当新鲜可口,女儿做了一道酸汤比目鱼,一道烤鳟鱼,简直可以用“惊艳”形容,主要是食材新鲜。
这里让我感触最深不是宏伟古典的建筑、中世纪的教堂和修道院,而是人们的生活状态:城市规划和管理好(例公共图书馆是17世纪的老建筑,菜场建于19世纪初,把价值连城的古董当日用品),教育和医疗有保障、升学没有压力、不在意白领还是蓝领(收入差别小,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适合自己就好)、朴素不追求奢侈品牌,人之间看似疏离却是互助的、车是礼让行人的。在这里,金钱和社会地位不是衡量人是否成功和幸福的唯一标准,颠覆了我“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一贯理念。



第一次上街,明明是行人红灯🚦,那些车却静静让我这个“外国老人”先走,当地人司空见惯,而我这个被约束惯了的人却受宠若惊,浑身不自在。人们生活非常简单和便利,相比之下,中国人,尤其是主妇被一日三餐和养育孩子耗尽了时间和精力、中国孩子被升学压力剥夺了童年生活真是太“悲惨”了。


今天遇见女儿的法语老师多米尼克,一位身高185cm帅帅的法国小伙,他居然用简单的中文与我打招呼,让我吃惊,女儿说他是特意为了这次见面学的,并且修剪了头发。人的教养、善良和细致就藏在这些细节中,让人舒服。女儿给多米尼克带了一些中国零食,份量在中国孩子看来“还不够塞牙缝的”,多米尼克一再与女儿确认“这真的是送给我的?”,说最爱中国美食,然后高兴的捧着那些绝味鸭脖、来伊份乐颠颠的走了。

为了尽快适应当地生活,女儿为我买了当地电话卡,安装了Google maps,于是我开始自己漫步,寻找古典建筑和异国风情,自信满满。今天路遇一中年妇女用日语向我问路,以为我是她的同胞,发现我不会日语,英语也很有限,很是失望。我用有限的英语和手示为她指路,并说出我喜欢的日本作家及代表作,还有是枝裕和的电影《小偷家族》,这很让她开心。




中午13:30去最大的市场买菜,发现很多鱼铺已经关门,还有一些肉类铺正在清理柜台准备下班。原来此市场下午2点关门休息,进一步了解到,西班牙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的工作时间是上午9点到下午2点,每天工作时间仅5H,且节假日超多,太让人羡慕了。
-
vv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2 19:41:37
-
星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3 16:43:15
-
豆友187067019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1 2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