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拉扎罗
181109-181110 幸福的拉扎罗 拉扎罗,一个圣人与愚人的结合体,或许从根本上,圣与愚是统一的。 影片在两个背景下展开。在Inviolata,54个农民过着被奴役的生活。他们不知晓外界的变迁,以为细侬制度依旧存在,任劳任怨地干活。侯爵夫人是他们的统治者,他的儿子坦克雷迪是一个纨绔子弟式的人物。坦克拉迪自导自演的绑架案因为报警而引来了宪兵队,他们解救了Inviolata的农民,他们在城市中过上边缘人的辛苦生活。因为寻找坦克雷迪摔下悬崖的拉扎罗在昏睡多年后醒来,时间没有给他留下痕迹,他来到城市,见到了旧时的熟人。 坦克雷迪与拉扎罗的交往很有意思。一方面,他鼓动拉扎罗摆脱母亲的奴役,告诉他真相,一方面又奴役拉扎罗,让他为自己服务,割破手指。表面上的反叛者同时又是奴役者,这言语中究竟有几分真心,亦或是只是脑中无物,追逐潮流的人的投机罢了。重遇拉扎罗,他隐藏了自己破产的事实,依旧装出侯爵的样子,他的妻子不招待客人,却要他们留下礼物,因为她从包装看出了礼物的贵重。对于贵族的虚荣,导演给予了深深的讽刺。 Inviolata的农民,也是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和现实中一样,弱者往往不会团结起来对付强大的对手,而会自相残杀,奴役更加弱小的人。拉扎罗,便是他们驱使的对象。到了城市里,他们貌似获得了自由,实际却陷入了更大的囚禁。他们偷窃,抢劫,利用他人的善良骗取钱财,对他人怀有深深的不信任。老人们不愿意再劳动,年轻人不能找到正经的工作,他们依旧像过去一样,驱使利用拉扎罗。导演利用农民,表现的是人性的丑恶。在生存的压力和长期被压迫的扭曲面前,受害者同时也是施暴者。最终,这群获得自由的人竟又想回到Inviolata,不禁使人思考所谓“自由”,是否真正是乐土。 拉扎罗,唯一一个没有成为施暴者的善良人。他一直扮演着温顺的仆人,从未想过反抗。他有一种骨子里的奴性,纵使他人欺他千遍,他依旧至死忠于主人。他没有脾气,近乎圣人,却又因此愚昧得不可救药。纯真善良是美德,这个看法并非永远成立。 狼,追逐着圣人。那匹徒有其表的狼解救了Inviolata的农民,也蚕食了他们身上本不多的美德。狼追逐着拉扎罗,给了他生的机会,又给予了他黑色幽默式的死亡。在一尘不染的银行,它在众目睽睽下离开,去寻找下一个圣人。 自由,并非真的自由。美德,并非永远可爱。导演构筑了一个架空的世界,用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调,对当下的世界提出了批判与怀疑。 胶片拍摄很适合这部电影。对于意大利农村的拍摄,生活的美感与开阔并存,色彩运用出色。拉扎罗总是微驮着背,手放于腿前,不知所措地站着,多个全景镜头,如西欧油画一般。
-
桑 楊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7 1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