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德国南之一 - 法兰克福
是多久没有回到欧洲了呢,一晃就过去了6年。德国是当年在欧洲时唯一一个做好计划却没有去的地方。从断掉的地方接上,于我是有意义的。
香港飞法兰克福的航班比我预想的要少很多,每天只有两班,还都是红眼航班,到达法兰克福早上五到六点,估计多数乘客都是来此商务旅行,航班安排还真是帮商业人士节省旅行时间啊。下飞机,入关,取行李,取车,一切顺利,德国人办事严谨有条,是想象的样子。比起去过的其他德意志民族为主的地方,比如奥地利、瑞士德语区,德国人更冷淡些,不苟言笑,但做事也更稳。
行程中并没有为法兰克福留太多的时间,这城市太商业太平淡,欧盟金融中心,没有太多文化气息。二战之中法兰克福遭到了严重的轰炸,80%的建筑物付之一炬,战后整个城市虽得以重建,但极少重建极具历史代表性的建筑,城市布局与德国其他城市相同,基本就是一个没什么个性的现代城市。
在从机场开向市中心的道路上,Fish夸口说,在香港深圳停过车,来到这里肯定是停车场一霸。没想到,德国的停车场层高很低,停车位也比想象中的小许多,可以和深圳的小型停车位相媲美了。在三倒五倒终于把车停进去后,Fish露出了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嘿嘿......”
第一站,罗马广场(Römerberg)。罗马广场在法兰克福老城的中心,修建于中世纪,是整个法兰克福的中心广场。在二战期间被英军炸毁,战后重建,保留着中古街道的面貌。在古时,集市、商品交易会、政治性集会和法庭审判都在这里举行。回想起之前读过的《忠实的刽子手》,立刻便能想象到刽子手走在前、罪犯带着枷锁跟在身后、周围人窃窃私语的中世纪场景。广场的几栋极其富有中世纪特色的建筑现在仍在修缮,另外当时在广场有节庆活动,临时设置了大型舞台和座位,所以到达罗马广场时也没有那种豁然开朗且震撼的感觉。椅子摆得极其整齐,再次体现了德国人严谨有序的做事风格。

广场中间是旧市政厅的正义女神喷泉,喷泉曾经在加冕仪式上喷出红白葡萄酒供市民分享。只是不知为什么,正义女神雕像竟然被偷走了.....

罗马广场游人如织,当时是个周六清晨,广场上的本地人并不多。可能这里是法兰克福打卡胜地吧,广场上都是旅行团,以中国和美国为主。这次旅行下来,德国的美国游客特别的多,他们对二战相关的事物尤其感兴趣,我仔细观察了下,除了犹太人回来寻根及追溯,更多的人仍抱着一种战胜者的心态。当然,美国游客在欧洲十分不受待见,这是众所周知的……
第二站,歌德故居。顾名思义,歌德的祖宅、他的出生地。他奶奶买下了这套房子,父亲对它进行了改造,歌德直到16岁去莱比锡学习法律之前都住在这里。和其他景点一样,这里也在二战中被炸毁,现在的房子是重新建造的。房子的构造及家具摆设展示了当时法兰克福富裕人家的生活,部分房间内的展览也详细地介绍了歌德家与这座房子的渊源。

第三站,欧元塔。来到了欧元总部所在地,还是要看一眼有标志意义的东西。九月底德国的早晨已是有些凉了,空气的清新度又让体感温度降低了一些。路上行人寥寥,但阳光甚好,加之旅行开头顿然轻松的心情,好一个惬意的早晨。欧元塔来打卡的外国人很多,特别是欧洲人,或许大家也都觉得拍张合照可以财源广进?啊,我们就是默默这么想的 ;) 欧元塔上贴着标语,跟CETA有关。全球贸易现在站在了分岔口,究竟何去何从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不提了。

在走去下一站的途中,在河边看到了各种主题酒吧的棚子。恰逢十月啤酒节,又是周末,河岸上正在举办大型的周末市集活动。在各色棚子之中,插着彩虹旗的啤酒棚一眼就看到了。

第三站,铁桥(Eiserner Steg)。欧洲大城市总有一条河,泰晤士河、塞纳河、多瑙河……而法兰克福的这一条,叫作美因河,是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的支流。这里的景色实在很无聊,只是由于想去的特色餐厅在河南岸,正好经过罢了。


相较于河岸北的啤酒棚及大型商家赞助的活动摊位,河岸南边的市集更平民化,像是跳蚤市场。在北岸市集里,白人占了绝大多数,而在南岸,则更多是黑人和中东人。这里有阿拉伯特色的毯子,非洲部落特色的木雕……Fish 一直拽着我,提醒我注意相机,注意财物安全,跟别人保持距离,生怕从人群中蹿出一个恐怖分子……

从市集出来,沿着Schweizer Str. 往南走,进入了真正法兰克福人生活及购物的区域,high-street brands、Pharmacies、超市鳞次栉比,身边走过拿着咖啡、冰淇淋悠闲散步的朋友们、推车婴儿车带孩子出来晒太阳的新晋父母们、骑车去买菜的青年男女们、在路口坐着等待施舍的乞丐们……秋风阵阵,吹着树叶沙沙作响,放眼望去,泛黄的树叶、蓝色的天、慢节奏的行人,仿佛日子又回到了那个毫无顾虑、可以望着美景喝着咖啡放空一天的日子。

可以一直这样漫无目的的走下去,所以就不知不觉间到了法兰克福行程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到了法兰克福,苹果酒是一定要喝的,所以选择了风评不错的Apfelwein Wagner。之前有评论说有很多游客,但我们在餐厅时看到的本地人居多。因为要开车,点了一杯苹果酒和不含酒精的“苹果酒”。苹果酒很酸,有蛮浓重的发酵的味道,总结来说就是有苹果味的重发酵味啤酒。不含酒精的更像是苹果汁,之后在罗滕堡喝过仅发酵一天的,味道都比它更浓。他家的猪肘和炸猪排也十分不错,在整个行程中算是最好的几家了。


下一站,罗滕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