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工智能失去控制,世界将会怎样?
查看话题 >虾丸EP 09丨关于AI(人工智能)的肉搏观察与近视前瞻
本期嘉宾:雨桐、墨哥

这期我们围绕最近随处可见的“AI(人工智能)”这个热词,请两位从事专业领域的嘉宾来和我们半懂不懂的两只一起聊聊,这么常见的AI到底是什么,现在的应用场景发展的到什么程度,简易介绍运作原理,以及我们对AI在近未来的期待。
时间线索引
01:00 关于AI(人工智能)概念的热烈讨论
12:00 AI初印象极其技术发展的热潮
16:14 那些给日常带来巨大便利的AI产品
25:27 不甚成熟的产品——“人工智障”
30:00 热门新产品:新零售、无人超市
37:16 AI发展面临的必然问题:信息的安全采集和使用
44:24 对行业未来前景的展望
60:00 虾推荐
收听指路牌
👇扫描二维码,可直接收听本期节目👇




虾丸自习室
01
图灵测试 / The Turing Test
图灵测试是一种用来判别计算机程序是否真的会思考的实验方法。为了更准确地定义”思考“,图灵测试实际上判断的是:计算机是否能在智利行为上表现得跟人类一样别无二致。
提出这一方法的是“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Alan Turing)。1950年,图灵在一篇论文中设计了他的“模仿游戏”。

游戏由3个角色参与,计算机(左)和人类A(右),都呆在房间里,人类B(中)在房间外分别通过键盘向另外两个角色对话,并判断与自己对话的是计算机还是人类。
1952年,图灵在一次BBC的广播中进一步提出,如果有超过30%的人误以为自己在和另一个人说话而非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测试。
02
中文房间 / The Chinese Room Argument
“中文房间”是一项向图灵测试和“强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反对的思想实验,由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John Searle)教授在1980年提出。具体实验设计,可以通过这个60秒的小视频来了解一下。
(非常推荐各位看一下这个视频,因为……大头在节目里把这个实验说得挺扯的哈哈哈哈哈!)
03
强AI与弱AI / Strong AI vs Weak AI
“中文房间”其实是想驳斥图灵测试所代表的强AI的概念。
关于人工智能,一种观点认为就是用计算机模仿人的思想,就像我们模仿其他东西一样,这就是弱AI,也被称为“高级仿生学”;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计算机模仿出的思想已经可以通过图灵测试,那就不仅仅是模仿思想了,而是创造了思想,这就是强AI。
——约翰·希尔勒
在希尔勒看来:房间里的中文应用指南相当于计算机程序,箱子里的中文字相当于数据库,而在房间里的希尔勒就相当于一台电脑或者说中央处理器。然而希尔勒即便能够用中文对答如流,他本人依然不懂中文,汉字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些符号。照这样类比,即便有了非常合理有效的程序,这些程序无法理解中文语义,只是按照程序的设定进行操作,无法称其为“有思想”。
希尔勒以此证明即使通过了图灵测试,也无法说明计算机进行了思考,或者说具有了思想,这也等于是说强AI是不可能出现的。
>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讨论并没有就此停止,“中文房间”之后也受到了很多质疑,有兴趣的胖友可以自行继续了解。
本期虾推荐
每期节目的末尾,我们会看心情结合当期聊天内容,瞎推荐一些有的没的,请大家一起配合食用。
这期推荐的是纪录片《阿尔法围棋/AlphaGo》(又名:《阿尔法狗与李世石决战前后》),两步“神之一手”真是壮怀激烈啊。
如果需要集中复习往期推荐内容,请查收豆列【虾推荐】。
【一则小贴示】
雨桐小姐姐自己平时也会记录一些观察体验,不仅限于AI行业,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嘉AI家”。
下期预告
下期我们会请来大名鼎鼎的厂长,一起聊聊台历“戏园食单·2019”的创作花絮。有什么想问的可以这两天给我们留言,下次录音的时候我们也不一定回答:)
11月22日(下下周四)上线,到时见!

♢往期回顾♢
EP 07丨除了算命,我们还可以这样了解自己 EP 05丨大胆而清新的兰卡三人行漫谈
EP 02丨边吹边黑聊饭圈:是饭圈太疯癫,还是圈外人看不穿?
“虾丸”是由大头和莫默共同策划的访谈类聊天播客。内容不定,主要围绕两位常驻主播的日常兴趣和关注点即兴产生,话题涵盖戏剧、电影、音乐、科技、医疗等等,高频涉及京剧相关话题。
为了尽可能避免我们的节目被迫更新延迟、阉割、篡改或下架等情况,我们非常推荐您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来订阅我们的节目。
同时,您还可以通过在喜马拉雅电台、荔枝fm、bilibili这几个平台来收听。
“虾丸“非常希望能收到您的交流反馈。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通过PayPal或支付宝给予捐赠。无论是反馈或捐赠,都可以通过邮箱shrimptalk@outlook.com 找到我们。

-
自在水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20 1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