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老年朋友解释IG夺冠的含义
查看话题 >ig拿冠军,不玩英雄联盟的我也很开心
ig夺冠,网络刷屏,大叔如我一脸懵逼,ig?what?who?lg的小兄弟? 在我们成长的年代,网吧里飘荡的是counter-terrorist win,doboule kill和实况足球怪怪的解说,那会打游戏还不曾拥有那个高大上名字——电子竞技,是个不被社会理解的娱乐项目,职业选手只是韩国和欧洲遥远的传说,远不如网瘾少年在媒体上曝光率高。 于是,在无数城市水泥隔间里,无数拳脚谩骂后都会听到一句:这些破玩意玩的再好有什么用! 我们无法责怪父母,因为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打游戏原来还能打成世界冠军,我们也认为那只是娱乐,不可能当做饭碗。因为那个年代,没谁能靠这个挣钱糊口。 所以,我们怂了,乖乖金盆洗手,上进,努力做个社会普遍肯定的正经人。可当我们向着父母社会描绘的成功巅峰艰难跋涉,却隔段时间会看到“游戏主播年入百万”“游戏行业成资本新地标”,“亚运会设立电子竞技科目”之类的新闻。我们眼睁看着那个永远难登大雅之堂的娱乐成了职业,成了产业,乃至成了可以为国争光的事业,只能发出那句慨叹:不是不明白,世界变得快。 其实,世界哪一日不在改变呢,追逐风向永远站不上风口,太易跟着社会评判调整航向,好像那只穿越玉米地的狗熊,拿了很多,丢掉更多,最后仍两手空空。反而那些沉下心把兴趣当事业的人,才是等风者。 如同奇葩说里邱晨所讲,我不是有了奇葩说这个舞台才很努力,我即便面对只有五个观众的辩论赛都很努力,才能站上奇葩说这个舞台。 再看那些电竞职业选手,哪个不曾经历那些枯燥训练,当一日面对屏幕十几小时,不断重复那些机械技能,支撑她们绝不是游戏过程爽快,而是对这份职业极端热忱。 正如此,他们才成为这个行业最顶尖小搓成员,而社会普遍规则对于各行业里拔尖精英往往网开一面,比如造型师与理发师工作相同,待遇却天差地远。 人的一生会面对太多选择,选择之难不在于无法预判可能结果,而是无法预料机会成本。一笔十万闲款,买了车即不能买基金,买车成本不仅这十万,还得包括如买基金多挣的收入。机会成本这个东西,让我们即使走上巅峰,也会怀疑岔路口那端另一条路上,是不有更好的风景和更容易的成功。 何况大多数时候,我们仍跋涉在爬坡的路上,多少次坚持仍无能为力,多少次努力却豪无所得,午夜梦回,我们不禁问自己,如果当初我选择了那个机会,那份工作,那座城市,那个人,可能早成了。世间最苦的遗憾不是不可以,而是本可以。 所以你选择了体制内安稳,却仍向往体制外的自由;选择了白玫瑰清纯,却还怀念红玫瑰的娇媚,在得陇望蜀间耗尽了快乐。 你的痛苦在于做选择只考虑有啥用,却忘了问自己最根本的问题,哪个选项您更喜欢。 之所以因机会成本痛苦,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未来白菜更贵还是茄子更贵,但你能确定无误知道自己喜欢吃茄子还是白菜。这是你做选择唯一可参考的依据,也应该成为你唯一参考的依据。 记住,代沟无法弥平,永远别奢望别人会理解你的选择,听从内心的召唤,用成功让他们认可你的选择。即便仍不成功,至少还在追求过程里体会着快乐,这可仍算您自己的成功。 毕竟,成功只有一个版本,用喜欢的方式过完这一生。 致敬ig,他们努力给那一代不被认可的过去和现在正名。即使游戏仍不玩,依然将掌声献给坚持做自己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