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寂抄」碎碎念
那天对比着《唐宋传奇品读辞典》及《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辞典》,阅读《孙恪传》。阅毕,又漫不经心地打开豆瓣,发现了一封豆油。 点开之时,不禁流露喜悦。 “你好啊,还记得我吗?哈哈!在查看这两年的新闻稿的时候,发现了你写的文字,故人心意啊!” 没想到隔着数年,我竟然又会遇见故人。造化委实不可思议。这很神奇,亦微妙可贵。 只是好久没有交谈,二人对话,需不断寻找焦点及共同话题。又觉得,还是稍有隔绝 。 交谈结束,其实有一点失落。 遂向哥哥倾诉,“高兴是高兴,只是话题好少了,他问我的,我通通不想回答。好吧,我今天疯掉了,明明很开心。” 说完,便又读《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辞典》,信手翻到《董永》时,眼前一亮,觉得有些微熟悉。细思,原来这篇出自《搜神记 卷一》的《董永》与我暑假看的《搜神后记 卷五》中的《白水素女》框架相似。 “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白水素女》 “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白水素女》 “‘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董永》 帮助凡人之后离去,而并非中国传统的庸俗化大团圆结局,这的确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而这种在AT分类法中又属于哪一类? 倦意来袭,便睡下。而翌日看见哥哥回复我的消息,“以前我也遇到过,失去联系很久的人,又重逢,会觉得好奇妙。可是,后来才发现,两个人都不是最开始的自己啦!古德奈特。” 看见时喜悦,绽放春色。便开启一天的好时光。 而课程结束后,假期来临,便径自前往小姨家。 晚餐后,哥哥发来他拍的花,又说道,“你回家了吧。” “哈哈,我真的回来了。不过是小姨家。很厉害,哥哥怎么知道的?夜观天象,掐指一算?” 又想到哥哥孤身在外,是不是也会很寂寞?遂向他分享天气预报的配乐《渔舟唱晚》,说道,“哥哥,我把家也给你。你听到了吗?” “哈哈,听到了。以前小时候最喜欢听了,因为这个声音一出来,就代表新闻联播完了,就可以愉快地看电视了。” 未几,他又道,“周末好好玩,一日一寸金君。” 和小姨一道聊天,她说道,“你有没有回去看看你爸?” “我上周回去了。” “嗯,那好,你如今有时间是要多去看看,像是到了我这个年龄,能回去的时候就很少了。” 她说时,我其实是明白的。而与母亲视频通话时,五姨恰好给小姨打电话,道,“我们明天一道回家去看看吧。” 是星期六晚上回去的,叔叔开车时,窗外万家灯花,连绵不断,闪闪烁烁。还记得高二暑假,叔叔驱车,也是这样的模样,眼望这样的灯花,那时的我想到《昨夜之灯》: “你信不信每一盏灯光后有一户人家?每一户人家有他们的故事?爱、恨、生、老、病、死。你信不信当我们站在这儿看的时候,那些灯光下,就有无数故事正在发生,正在进行,或正在结束。你信吗?你看看!有多少灯光?有多少人家?数得清吗?数得清吗?”车流过,闭上双眼,又想着自己的未来。 醒来时,望着窗外,只见叶落孤风,寒灯微微。 叔叔说道,“我们到了。” 于是见到了外公外婆。 再次走进了这间属于我的小房,从书柜中抽出几本书,打开书时,从中溜出一张纸。我拾起,又细细打量。再看时羞愧不已,却又蕴含着喜悦。 原来那时的我是这样的啊,我轻轻说着。 “我把它作为一种心的媒介送给你了。” 幸赖文字,而让我一窥当时的自己,迢递时空,我似乎又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我喜欢这种感觉,也寻求这种感觉,十分喜欢它。那种感觉洋溢着浓郁的温暖,让人对余生充满期待。 也记得,那时的我,其实是不大想前往大城市的。甚至对未来恐惧多于期待。后来到了武汉,学会了如何乘坐地铁,也见到了许多事物。只不过,没有那种心情。愈来愈觉得,离外公外婆远了。 有趣的是,遇见了外公外婆,姨妈们的小孩属性就出现了。 因为表弟青春期带来的的叛逆而让五姨伤心不已。于是外婆笑着对五姨说,“你从小就爱哭,如果有天妈妈死了,你会很伤心吧。” 五姨说道,“又说这种话。” 她们与我们又有何种区别?都一样害怕父母的离去。 在这里时,充满着温情,充满着喧嚣,有时姨妈和叔叔吵起嘴来,彼此说道,“我最不想看见你了!” 外婆说道,“哈哈,我最喜欢看你们斗嘴了,像是在看戏。” 你方唱罢,我已登场。真是恰好。 于是又一道结伴逛街…… 是为识。
